達到重要目標有兩個途徑——勢力與毅力,勢力隻是少數人所有,但堅韌不拔的毅力則多數人均可擁有。它沉默的力量隨著時間發展而至無可抵抗。
——拿破侖
(一)
1798年3月5日,督政府任命拿破侖為埃及遠征軍總司令。5月4日,在約瑟芬的陪同下,拿破侖離開巴黎。5月8日,拿破侖到達土倫。
在土倫,一路上疲憊不堪的拿破侖馬不停蹄地巡視了海岸和海軍,並重新組建了東方軍團,任貝爾蒂埃為參謀長,他的弟弟路易、繼子歐仁以及上校馬爾蒙、上尉拉瓦賴特等人,組成了參謀班子。
在選拔士兵時,拿破侖也親力親為,因為此次遠征要穿越炎熱、一望無際的沙漠,每個士兵都必須保證身強力壯。
一切準備妥當後,5月19日,遠征艦隊在土倫港揚帆出港,開始了征服埃及的航程。在登船前夕,拿破侖對部隊又發表了極具刺激性的演說,並允諾每位士兵在凱旋回家時可以獲得6畝的土地。
不過,直到輪船起錨時,士兵們還都不知道此次遠征的目的地。這次遠征的目的地是嚴格保密的,隻有包括拿破侖在內的極少數高級官員知道。直到最後一分鍾,官方還稱它是英吉利軍團的左翼兵力,並宣稱他們要經過直布羅陀海峽繞過西班牙,取愛爾蘭登陸。
這個消息傳到英國海軍少將納爾遜耳中,他對此也深信不疑,並馬上命令部隊開赴直布羅陀海峽,在那裏嚴陣以待。而此時,拿破侖正率領艦隊向馬耳他島疾馳。
馬耳他島位於地中海中部,是大西洋通往地中海東部和印度洋的交通要塞,也是地中海最好的港口。當時,這個島上有居民3萬人,由耶路撒冷聖約翰兵團駐守。
1798年6月10日,法軍艦隊抵達馬耳他島,並立即登陸。島上的士兵隻作了象征性的抵抗後便投降了。隨即,拿破侖宣布該島為法蘭西共和國的領土,並廢除了聖約翰騎士團,沒收了他們的土地,建立了新政府。
6月19日,法國艦隊離開該島,同時留下4000名法軍駐守在這裏,以確保地中海法軍的航運能夠暢通無阻。
6月30日,拿破侖的艦隊順利到達了亞曆山大港附近的埃及海岸,此時,海麵波濤洶湧,狂風大作,天氣極其惡劣。拿破侖為避免英國海軍獲得消息後追來,決定法軍艦隊立即在亞曆山大港灘頭登陸。
但是,波濤洶湧的大海很快就打亂了他的計劃,登陸過程對法國士兵來說,簡直就是一場噩夢。他們根本沒有經過專門的登陸訓練,整個艦隊都被惡劣的天氣搞得一團糟,登陸用的小艇也根本無法與大自然對抗,許多人溺死在海中。
盡管登陸進行得艱難而緩慢,但最終還是完成了登陸過程。7月2日淩晨1時,拿破侖率領的法軍踏上了埃及的土地。3時左右,拿破侖親自率領3個師向亞曆山大港出發。幾個小時後,亞曆山大港便落入拿破侖手中。
6天之後,拿破侖命克萊貝爾為當地和全省的司令官,率領9000名衛戍部隊留守亞曆山大,自己則率領其餘部隊向開羅進發。
在通向開羅的不到60英裏的路上,將士們無一不深切地體會到了戰爭的艱苦性。雖然路程並不遠,但因為行軍是在酷熱的沙漠當中進行,故而也極為艱難。
此時正是一年中最炎熱的季節,在沙漠直射的驕陽下,水成了最為寶貴的東西。然而鄉村居民的棄家逃走前,在井裏都投了毒。除了令人作嘔的鹹水塘外,士兵們找不到任何能夠解渴的東西。
空氣裏充滿了毒蟲,黃沙的灼光讓大多數人的視力都受到了影響,許多人甚至因此而失明。路途中不見人蹤獸跡和草木,隻有阿拉伯騎兵神出鬼沒,不時地襲擊掉隊的法軍。
將士們都無法忍受這種惡劣的環境,紛紛怨聲載道,他們甚至憤怒地將帽徽踩入沙土中。唯有拿破侖一人超然於這一切災難之上,他下定決心:一定要將這場戰爭進行到底。他說:
“隻有堅強的性格才有堅強的人,隻有堅強的人才能完成艱巨的事業。”
(二)
法軍入侵的消息傳到開羅,埃及最強大的馬穆魯克指揮官穆拉德貝伊率領2000名馬穆魯克、2000名土耳其步兵和60艘小艦隊從開羅出發,前去阻擊法軍。
7月13日夜間,拿破侖率軍沿尼羅河左岸向南進發,同時由貝雷指揮的一支法國艦隊也沿河上駛。拂曉時分,法軍抵達舒布拉希特,在這裏遇到了穆拉德貝伊率領的馬穆魯克騎兵團。
拿破侖馬上命令士兵將刺刀上好,組成方陣。麵對法軍寒光閃閃的刺刀,馬穆魯克騎兵毫無懼色,他們喊叫著,向法軍發起猛烈進攻,但很快就遭到法軍槍彈和葡萄炮彈的還擊,敗下陣來。在法軍強大火力的逼迫下,馬穆魯克騎兵不得不退向開羅。
與此同時,尼羅河上的法國艦隊與馬穆魯克艦隊也交上了火,法軍艦隊的一艘軍艦被炸沉,埃及士兵登上了兩艘法軍帆船。正當法軍艦隊敗局已定時,一枚炮彈正好擊中了馬穆魯克旗艦上的彈藥庫,整個旗艦頓時灰飛煙滅。敵軍大亂,慌忙撤退,法軍轉危為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