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九章 第一執政(1 / 3)

大多數人內心生來具有善與惡、勇與怯的種子,這是人的天性;後天如何成長,則取決於教養與環境。

——拿破侖

(一)

霧月政變,使年僅30歲的拿破侖成為法蘭西的第一主宰。但拿破侖很清楚,奪取政權隻是他統治法蘭西的第一步,要鞏固政權,繁榮法國才是更重要的。

建立中央集權體製,拿破侖首先讓西哀耶斯起草製定了一個新憲法。該憲法規定:第一執政有權任免政府各部部長、參政院成員及各省省長,有權任免駐外人員、軍隊將官及法官,有權簽署對外條約。

該憲法實際是起到了集各種權力於第一執政一身的作用,同時也限製了第二、第三執政的權力,拿破侖終於即將大權獨攬一身了。

1800年初,新的憲法還以公告的形式由全體公民投票選舉,結果以壓倒多數——300多萬票讚成,僅1500票反對而通過。其時,此時的民眾們盼望的隻是如何能過上和平安定的生活,並沒有過多關注政府的權力怎麼分配。

在公民投票前不久,西哀耶斯和迪克辭去了臨時執政之職。作為報酬,拿破侖讓他們在元老院中獲得了職位。接著,拿破侖又同意由康巴塞雷斯和勒布倫擔任第二、第三執政。這兩位新任執政都具有淵博的知識,但性情溫和,無權力欲望。拿破侖起用他們,就是希望借他們的知識來幫助他執政理國,並且不與他分庭抗禮。

這樣來安排執政府,拿破侖就可以牢固地穩坐第一把交椅。多年後,有學者這樣評價他道:

“拿破侖的組織天才和軍事天才,他的非凡意誌和生命力,他的榮譽感和過人的力量,令他成了那個時代最令人震驚和最巨大的統治者。”

在製定新憲法後,拿破侖又提出編寫新的法典。他的這一提議獲得了廣大民眾的支持,因為當時的法蘭西在法律上完全沒有準繩,婚姻、家庭等一向都受製於宗教教會,故而民眾也十分希望能有一部新的法律問世。

4年之後,法國的法典終於公諸於世。在該法典的問世過程中,拿破侖起到了不可磨滅的曆史功績。《拿破侖法典》也成為後世資產階級國家立法的藍本,這也許是第一執政對法蘭西最大的貢獻,就連拿破侖本人都說;

“我一生中最引以為榮的事情不是我打贏了40多場戰役,而是我那部永遠不可否認的不朽的民事法典。”

拿破侖還非常重視教育,尊重知識和人才。在他的直接關懷之下,法國各地的小學增設到4000多所,中學增設到700多所,大學增設到15所。

在用人方麵,他還能不記前嫌,不論是前政府的留滯人員,還是對他有過微詞不尊的人員,隻要有真才實學,他都在政府中給予重用。比如貝爾納多特,曾主張嚴處擅離職守回巴黎的拿破侖,並娶走了拿破侖的初戀女友黛絲蕾,但拿破侖不僅沒為難他,還加封他為蓬特—科沃親王。有人認為,拿破侖這樣做是為了表示他對黛絲蕾的一往情深,但拿破侖在國事與私事之間,的確一向是以國事為重。

在擔任第一執政後,拿破侖決定離開盧森堡宮,並於1800年2月30日下午搬遷到法國曆代國王的寢宮杜伊勒裏宮。

(二)

在督政府末期,法國南部和中部所有道路上都強盜盛行。這些強盜在光天化日之下公然攔路搶劫,殺害公眾,襲擊村莊。他們打著波旁王朝的旗號,無惡不作。

拿破侖執政後,決定肅清這批匪幫。他頒布法令:不抓俘虜,一律就地正法;窩藏盜匪或購買贓物者,或與匪幫有聯係者,一律處死。為此,他還派出大量軍隊,毫不留情地鎮壓直接犯罪或其幫凶,並鎮壓那些姑息縱容的法官。

與此同時,擁護波旁王朝的王黨分子也蠢蠢欲動,在法國的諾曼底、旺代等地招募同黨,鼓動一些農民加入叛亂隊伍。王黨還與英國人互相勾結,得到了英國人提供的精良武器,在茂密的森林中和險要的沼澤地開展遊擊戰,反對拿破侖的新執政政府。

對於這些王黨分子,拿破侖並不像打擊強盜那樣毫不留情,而是采取軟策略,稱隻要他們願意放下武器,不與政府為敵,他們就可以獲得特赦。這一措施極大地分化了叛亂隊伍。

1799年11月24日,拿破侖派出埃杜維爾將軍與叛亂分子首領進行談判,並締結了第一次停戰協議。

1800年1月10日,拿破侖又發表了平定叛亂的公告,號召軍隊嚴厲打擊那些“沒有祖國,沒有信仰”的叛亂分子,對其同黨及其姑息養奸者一律處決。在軍隊的鎮壓之下,叛亂也很快就平定了。

為了維護團結,拿破侖對各種黨派的亡命者都采取了寬容態度,這樣,部分保王黨人、立憲派人士、雅各賓黨人以及在幾次政變中逃到國外的人士紛紛回國,幻想拿破侖能夠恢複波旁王朝的統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