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章 登上皇帝寶座(2 / 3)

在發展與其他國家的新關係上,拿破侖進行得異常順手。在法國的強大壓力下,1801年3月,那不勒斯國王與之訂立了佛羅倫薩和約,兩國講和。那不勒斯以前受反法同盟蠱惑,曾支持奧地利。

1801年3月21日,法國同西班牙締結了阿蘭胡埃斯條約。此後,西班牙對法國俯首帖耳,唯拿破侖馬首是瞻。

1801年6月6日,法國又與葡萄牙簽訂條約,大大地抑製了依靠英國支持的葡萄牙海軍力量。

拿破侖在戰場上和談判桌上所取得的勝利,令反法同盟分崩離析,現在就隻剩下孤零零的英國了。英國既然已經失去眾多作戰夥伴,唯一的出路就是接受法國的和談。

1801年10月1日,英法兩國代表在倫敦簽訂了預備和約的條款。此後不久,英國國內局勢發生變化,一向仇視法國革命和拿破侖的首相威廉·皮特辭職,接任首相阿丁頓對待法國的態度與威廉正好相反。因此阿丁頓剛一上任,便派代表參加了在法國東北部的亞眠召開的與法和平會議。

1802年3月27日,法方代表約瑟夫與英國代表康華裏簽訂了《亞眠條約》。該條約對英國也頗為苛刻,但此刻渴求和平的英國政府也沉重地接受了。因為當時的美國、葡萄牙、奧地利都先後與法國媾和,比利時和荷蘭也已在法國控製之下,本來與英國關係良好的俄國也向拿破侖保證不同英國交往,這讓英國人別無選擇,盡管英國取得過偉大的軍事勝利。

《亞眠條約》的簽訂給法國帶來了暫時的安寧和和平,而這也給巴黎帶來了繁榮。1802年的巴黎,呈現出十幾年來未有的盛世太平之景,到處都是一片繁華似錦、歌舞升平的景象。每到檢閱日,巴黎人民全都湧向演藝場,興致勃勃地參加各種活動,人人臉上都掛著幸福的微笑,這也讓作為其締造者的拿破侖·波拿巴無時不刻不感到榮耀和自豪。

這時,拿破侖的野心再次膨脹起來。他坦誠說:

“人們將會從我身上發現野心,很多的野心,而且是最偉大、最崇高的野心,是史無前例的野心!”

第一執政的稱呼已經不能滿足拿破侖了,擁有至高權力的終身執政成了他新的追逐目標。

自從拿破侖執政以來,法國對恢複和平與繁榮的第一執政拿破侖充滿感激,元老院決定給予他一個象征全國性的紀念。按照法國的慣例,通常是樹立一個紀念碑或一座雕像,但拿破侖對這些根本沒興趣,全國都立滿了頌揚他的凱旋門。最後,元老院大多數議員提議將拿破侖的執政期限延長一屆(即10年)的建議。

但拿破侖還是不滿足,他對參議院提出了終身執政的要求。不過,參議院否決了他的提議。

對於參議院的拒絕,拿破侖並沒有表示不滿,而是說:

“如果法國人民同意參議院作出的10年任期的決定,而反對我擔任終身執政一職,我就遵從參議院的決定。”

顯然,拿破侖是希望借助人民的手獲得更高的權利。

1802年5月10日,法國議會順應了拿破侖的願望,就“是否任命第一執政為終身執政”的問題提交公民表決。

兩個月後,統計結果出來了,350多萬法蘭西公民讚成拿破侖榮任終身執政官,反對者僅為8000多人。

1802年8月1日,元老院決議宣布拿破侖·波拿巴為法蘭西終身執政,並下令豎立一尊和平神塑像。塑像中拿破侖的一隻手執著勝利者的桂冠,另一隻手則拿著元老院的議案。拿破侖終於將終身執政的榮耀緊緊攥在手中。兩天後,他頒發了《共和十年憲法》。

(三)

自從拿破侖擔任終身執政以來,他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如何成為法蘭西的皇帝。為此,他幾次召見弗歇爾,並不時地暗示自己想要做皇帝。善於鑽營的弗歇爾馬上為拿破侖的帝王夢搖旗呐喊。他向元老院呼籲建立世襲政權,並認為建立世襲政權後,即便拿破侖被刺殺,也不能毀滅世襲政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