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四章 艱難的伐俄之戰(2 / 3)

7月16日夜,拿破侖率大軍離開維爾納,數萬大軍連同炮火、糧草一起行進,這情景令人瞠目結舌。26日,法軍前衛終於追上了巴克萊的後衛部隊,雙方在奧斯特羅夫諾附近展開激戰,法軍付出相當大的代價才將這支敵軍擊潰。

第二天,法軍在威特斯克追上俄軍主力部隊,俄軍迅速散開大量騎兵,如潮水般向法軍前衛部隊衝殺過來。法軍倉促應戰,紛紛敗退。法軍趕緊改變戰術,將密集的隊伍分散開,隱蔽在灌木叢中向俄軍射擊。俄軍招架不住,被迫撤退。

這一天的戰鬥非常激烈,拿破侖激動不已。他認為,法軍渴望已久的大會戰即將在明天打響,而勝利也必然屬於兵力強大的法軍。

(三)

7月28日拂曉,拿破侖突然接到報告:對麵的俄軍已經消失得無影無蹤。

原來,俄軍已經在前天晚上悄悄撤離威特斯克。拿破侖倍感失望,命令士兵全力搜尋敵人的蹤跡,但法軍連一個俄軍影子也沒找到。

此時,俄軍已撤退到斯摩棱斯克。8月15日,拿破侖率領法軍趕到這裏,終於與俄軍接火。8月16日,法軍向俄軍發起猛烈攻擊,但遭到城內俄軍的頑強抵抗。雙方為此損失慘重。

8月18日,拿破侖正指揮法軍對通向斯摩棱斯克城的一座橋梁進行轟炸時,突然聽見一陣陣驚天動地的爆炸聲,整個城市成了一片火海。法軍偵察兵跑來向拿破侖彙報說,俄軍已經炸毀了整座城市,全部撤離了,留下的隻是一座空城。

敵人在眼皮底下就這麼溜走了,拿破侖大為惱火,馬上命令繆拉、內伊和達武等軍緊追俄軍。然而俄軍撤軍迅速,沿途將他們經過的地方全部燒毀,不給法軍留下一點他們需求的資源。法軍的狀態越來越差,士兵們每天都要奔波十幾個小時,而且經常挨餓受凍,因為法軍距離後方的供應基地越來越遠,沿途俄軍又將城鎮統統付之一炬,馬匹也在途中不斷倒閉,剩下的馬匹也都虛弱不堪。

麵對這些,拿破侖如同一個賭輸了錢的賭徒一樣,總想著能與俄軍決一死戰。可俄軍總是撤退,根本沒有決戰的打算。然而拿破侖不僅不讓部隊停下來休息,反而還加快了行軍速度,不斷追趕著俄軍。

不久後,拿破侖終於盼來了一次與俄軍較量的機會。

俄軍不斷撤退,法軍不斷追趕,眼看法軍就要兵臨莫斯科了,沙皇開始坐臥不安。他決定起用庫圖佐夫,讓他擔任最高指揮官。此時的庫圖佐夫已67歲高齡,但目光敏銳,雄心未減。他上任後,決定在斯摩棱斯克通往莫斯科之間的博羅季諾與法軍打一仗。他將俄軍十幾萬大軍的陣地設立在博羅季諾村背後的一列山丘連成的弧線上,並在那裏修築了防禦工事,扼守著通往莫斯科的要道。

9月5日,法軍大部隊來到博羅季諾村。拿破侖偵查了地形後,發現了俄軍統帥的作戰錯誤:庫圖佐夫將陣線向北拉得太長了。隨即,他就製定了一套克敵製勝的作戰計劃。

9月7日上午,法軍開始猛攻,戰鬥進行得異常激烈。法軍先後發起7次衝擊,都被俄軍擊退。在法軍發起第八次衝擊時,俄軍統帥巴格拉季昂被炮火擊中,被抬下戰場。失去統帥指揮的俄軍很快就抵不住法軍的進攻了,逐漸退卻。法軍付出了巨大的代價才占領了博羅季諾。

經過10個多小時的激戰,雙方都損傷慘重,法軍傷亡約2.8萬人,俄軍則達4萬多人。博羅季諾戰場上屍山血海,士兵和馬匹的屍體堆積如山。這次戰役也成為人類戰爭史上最為慘烈的一場惡戰。拿破侖後來寫道:

“在我一生的作戰中,最令我心驚膽戰的,莫過於莫斯科城下之戰。”

拿破侖為法軍的巨大損失唏噓不已,但他也很興奮,因為莫斯科就在眼前,克林姆林宮即將成為他的掌中之物了。

(四)

博羅季諾戰役失利後,庫圖佐夫率領潰退的俄軍來到莫斯科,並在莫斯科郊區召開軍事會議。會上,庫圖佐夫宣布放棄莫斯科。

沙皇也很快就得知俄軍不得不放棄莫斯科的消息了,這讓他非常震驚和憤怒。莫斯科城人心惶惶,民眾驚慌失措,紛紛逃命。莫斯科大撤退開始了,成千上萬輛馬車塞滿了大路,車輛顛簸著緩慢行進。

庫圖佐夫派人告知拿破侖,要求在軍隊和民眾撤出之前,雙方暫停交火。拿破侖答應了他的請求,同時命令先頭部隊繆拉率軍跟蹤敵人,迫使俄軍盡可能遠離莫斯科。同時,他還下令莫斯科總督由迪羅斯內爾將軍擔任,帶領足夠的兵力隨他進城,建立新秩序,占領公共建築,並特別囑咐要保護好克裏姆林宮。

9月15日早晨6時,拿破侖到達護城河邊,在那裏下馬等候俄國代表團前來歡迎他進入莫斯科城。但等了兩個小時也沒人來。拿破侖派人去打探消息,繆拉送來了報告:莫斯科城沒有名流、貴族,也沒有代表團,甚至連一個居民都沒有了,它已成為一座空城。

沒有俄國人的歡迎,拿破侖隻好悵然地自己進駐了莫斯科。中午十分,拿破侖帶著他的大軍緩緩進城。莫斯科的街道異常安靜,沒有以前拿破侖攻占柏林、維也納後所受到的熱烈歡迎。除了法軍,城裏沒有任何有生命的東西,連個人影也見不到。

拿破侖走在大軍前麵,徑直向俄國沙皇亞曆山大的宮殿——克裏姆林宮前進。宮殿靜悄悄的,拿破侖突然為這種安靜和沉默感到窒息。他隱隱感到有些不安,似乎有不妙的事情要發生一樣。

晚上8點,不妙的事情果然發生了:莫斯科城的中國區突然竄起火舌,熊熊大火很快就蔓延到市中心,整個莫斯科城都像一個巨大的火爐。

火勢很快就竄到了克裏姆林宮,拿破侖和士兵們一起參加救火的戰鬥,向房梁上潑水,眼紅鐵桶和掃帚撲火。

9月17日,持續了一天一夜的大火延伸到更為廣闊的地區,法軍進駐的北區和西區都已經燃燒起來,而且在風勢的助推下,火勢有增無減,豪華的劇場和大型建築都籠罩在一片濃煙之中。火焰越過了克裏姆林宮的城牆。

麵對狂暴的火海,拿破侖麵色蒼白,他怎麼也不相信,俄國人竟然會縱火燒毀他們的“聖城”。經過長時間的沉默,他不禁感歎道:

“多麼可怕的景象!這是他們自己放的火!他們竟然有如此大的決心,這是怎樣的人啊!這簡直是一群野蠻人!”

克裏姆林宮的大火已經無法征服,拿破侖被迫撤離莫斯科,將統帥部搬到城外數英裏之遙的彼得羅夫斯克耶宮。

18日,老天幫了拿破侖一把,降下了一場大雨,大火被澆滅了,拿破侖再次回到克裏姆林宮。在幾天幾夜的時間裏,整個莫斯科城遭到了浩劫,四分之三的建築——6000餘幢的房屋被燒成灰燼,其中包括800多座教堂。

在這場大火後,拿破侖了解到俄國人戰鬥的決心有多麼堅決。他決定誘使俄國提議停戰媾和,盡快結束這場遙遙無期的可怕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