挫折也有好的一麵,它教給我們真理。
——拿破侖
(一)
當拿破侖在俄國遠征時,巴黎發生了法國曆史上最怪異、最具有傳奇色彩的顛覆政權及推翻帝國的陰謀。
發動這場政變的人名叫馬萊。他生於法國富紳家庭,曾在意大利萊茵地區的法國革命部隊服役。但他始終反對拿破侖稱帝,而且總是反對上級意見,因此被革職了。
1807年,警方發現馬萊在密謀推翻政府,遂將其送入監獄。一年後,警方再次得到報告,說身在監獄中的馬萊又在重做推翻拿破侖政權的美夢。
1812年,馬萊獲得釋放,但被送到了精神病院。在那裏,馬萊依然策劃謀反活動。10月22日晚,馬萊和他的同夥從精神病院的窗戶逃出來,然後與外麵的密謀者會合。次日淩晨,馬萊及其同夥來到波比科特軍營,準備取得軍隊的支持。
此時,營長克裏內爾·索尼爾正在睡覺,馬萊來到他的窗床前,謊稱自己的“拉蒙特將軍”,並通知索尼爾:
“皇帝陛下已經戰死沙場,政權已經交接,這裏有馬萊將軍要我轉交給你的東西。”
馬萊將自己事先偽造的信件交給迷迷糊糊的索尼爾,信中說,“馬萊將軍”命令索尼爾將部隊整頓好,聽候“拉蒙特將軍”的指揮。
15分鍾後,馬萊來到集合了1200人的隊伍麵前說,拿破侖已經死了,政權已經交接。接下來,馬萊率領這些人來到監獄,釋放了自己的幾個同夥,然後準備實施政變。
很快,馬萊就控製了幾個主要政府部門,並命令將巴黎所有的出口都關閉。在陰謀進行過程中,除了薩瓦裏,幾乎沒有人對拿破侖的死產生懷疑,他們全都按照陰謀者的命令行動著。
最終,馬萊的陰謀被一位治安大臣處的監察長識破,因為他認識馬萊,當時就是他親自送馬萊去精神病院的。在監察長的揭發下,馬萊的陰謀才被識破。
一切陰謀很快就結束了,所有參與陰謀的人也被送入監獄。然而拿破侖從俄國返回獲悉這件事後,卻感到害怕,一個孤僻的瘋子幾乎成功地顛覆了他的政權。同時,他也為這次政變感到悲哀,因為他的軍隊輕而易舉地就相信了一個瘋子嘴裏所說的“皇帝陛下已死,政權已經交接”的鬼話,而且這一切未經任何官方證實,這些人似乎都不願考慮拿破侖還有繼承人。拿破侖感到,法國的高官大臣和軍隊對自己的愛戴已遠不如從前了。
不過,這件事並沒有影響拿破侖很久。很快,他就開始著手組織新的大軍團。他料想,敵人一定會快速發起反攻,他必須抓緊時間,趕在俄國軍隊在普魯士邊界集中之前采取行動。
這時,種種跡象也表明,法國的同盟國也在蠢蠢欲動,企圖脫離法國的控製軌道,他必須以新的勝利來鞏固對同盟國的統治。為此,拿破侖提前征召了1814年和1815年的兩級新軍,很快又集中了30萬人的生力軍。
此時,庫圖佐夫極力勸說亞曆山大一世趁法軍撤退之際與法國媾和,但野心勃勃的亞曆山大堅決不同意,他將這看成是俄國勢力進一步擴充的契機,下決心要將歐洲霸權奪過來。可是,俄軍在追擊法軍過程中,其兵力也已損失三分之二,大炮也損失了一多半,要靠這樣一支軍隊去戰勝拿破侖,顯然是有很大困難的。於是,亞曆山大極力拉攏奧地利、普魯士等國,號召組織反法同盟,並於1813年2月7日派兵進入華沙。
普魯士國王威廉三世在俄國沙皇的威脅、慫恿和國內反法情緒影響下,決定背棄普法同盟。1813年2月27日,普魯士與俄國簽訂同盟條約,規定俄出軍15萬,普魯士出軍8萬,一起反法。3月13日,普魯士正式對法宣戰。同時,俄普還脅迫萊茵同盟參加反法鬥爭。
3月3日,瑞典王儲貝爾納多特在英國100萬英鎊軍費補貼的誘使下,與英國簽訂同盟條約。3月23日,瑞士正式對法宣戰。
與此同時,英國也極力加強在西班牙的軍事攻勢,準備從西南部進攻法國。
在英國的積極撮合之下,第六次反法同盟終於又組織起來了。參加這次聯盟的有英國、俄國、普魯士、瑞典、西班牙和葡萄牙等國。奧國沒有直接參加反法同盟,隻是以調停為名,擁兵15萬,宣告中立,實際是在等待時機,從中漁利。
至此,拿破侖麵臨的敵人更加強大。
(二)
在大戰爆發之前,拿破侖重新整編了大兵,新軍總數達23萬,共分12個軍。隻是由於缺少馬匹,令外界談之色變的法國騎兵數量不多,但拿破侖對此還是自信滿滿。
考慮到未來作戰地區寬廣,以及智慧和實施後期保障的方便,拿破侖將新軍又分為兩個軍團,一為“美因軍團”,由第三、四、六、十二軍和近衛軍組成,是部隊的主力兵團,由拿破侖親自指揮;另一個是“易北軍團”,由第五、十軍的全部及第一、二、七軍的各一部和一個騎兵師組成,由歐仁指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