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軍敗退時,拿破侖仍然因缺少騎兵而未能及時追擊。所以,德累斯頓戰役雖然獲勝,但也是拿破侖在國外土地上獲得的最後一次勝利。
兩天之後,拿破侖部下的旺達姆第一軍3萬餘人,因急於建功,孤軍突入波西米亞,結果在埃爾茨山的一條峽穀裏被普軍徹底殲滅。旺達姆本人也被聯軍俘虜。
此後,壞消息不斷傳入拿破侖的耳朵,麥克唐納將軍由於追擊聯軍脫離主力部隊,遭遇聯軍致命攻擊,結果1.5萬名法軍被俘,大量武器被聯軍繳獲。
在柏林附近的烏迪諾軍也被貝爾納多特的瑞軍擊敗,被迫退至威丁堡。
這些戰事失利的消息傳來,拿破侖表情平靜,但其實他正為法軍在德累斯頓獲得壓倒性勝利後連續慘敗懊惱不已。這表明,拿破侖的領導控製能力正在衰退,法軍的作戰行動中如果沒有拿破侖本人的積極控製,他的整個指揮係統就會徹底癱瘓。
德累斯頓戰役後,拿破侖對下一步的行動又有些舉棋不定。而就在他在各種行動方案之間躊躇時,聯軍已展開了規模巨大的鉗形攻勢。布呂歇爾、貝爾納多特、施瓦岑貝格率領各自的軍團從3個方向向法軍包抄過來。
(四)
10月10日,拿破侖將他的大本營轉移到萊比錫以北20英裏的杜本,決心在萊比錫與聯軍進行一場決戰。
就在拿破侖心急火燎地在萊比錫準備迎戰聯軍時,他又得到了一個讓他不安的消息:巴伐利亞國王和奧地利代表秘密會晤,並簽訂協約,巴伐利亞將派3.6萬人的軍隊加入對法作戰。作為交換條件,奧地利保證巴伐利亞將獲得完全的主權。
拿破侖憤怒地詛咒巴伐利亞這個“背叛者”:
“混蛋!陰謀家!你們都會為背叛付出代價!”
10月14日,拿破侖又將大本營移到距萊比錫東北不到2英裏的一個小村莊羅伊德尼茨。這次,拿破侖選擇的戰場更加糟糕,因為他的19萬人馬被困在一個狹窄的圈子裏,機動餘地十分狹窄。
10月16日,聯軍向法軍發動進攻,萊比錫大戰的硝煙開始升起。聯軍炮火齊發,在炮火的掩護下,4股聯軍瘋狂地向萊比錫的法軍步步緊逼。
敵軍來勢凶猛,法軍的一線部隊難以招架,拿破侖本想等後續部隊到達後再發起還擊,但戰況奔波不允許法軍等待下去。
雙方激戰一天,勝負難分,交戰雙方各傷亡約2萬餘人。第二天,雙方稍事休整,拿破侖請求休戰,但聯軍未予理睬,因為拿破侖的外交伎倆他們早已領教過了。但聯軍也不急於重新開戰,因為他們還在等待即將趕來援助的俄軍。
10月18日,戰鬥再一次打響了。這天清晨,拿破侖視察了戰場各個地段。盡管法軍已經傷亡慘重,疲憊不堪,但依然竟然有序。
7時正,聯軍向法軍發起衝鋒。法軍頑強抵抗,但終因眾寡懸殊被迫退守萊比錫郊區。此時,法軍炮兵將的炮彈幾乎已快用完了。從早到晚,雙方損失都很慘重。夜幕降臨後,拿破侖被迫下達撤退命令。
接到撤退命令的法軍從四麵八方湧來,一起湧入萊比錫城內。法軍隻能從萊比錫西麵出去,那裏的林德瑙大橋是唯一的退路。結果,龐大的軍隊源源不斷地從公路彙入城中,每條大路都塞滿了撤退的法國大軍,街道擁擠不堪。
10月19日,沙皇派人告知守衛萊比錫城的後衛部隊,要求他們放下武器投降,以保全該城。然而,法軍後衛部隊斷然拒絕了沙皇的要求,後衛部隊在等待法軍部隊完全撤出後,再行撤退。然而他們沒想到,由於一位工兵少尉的錯誤,在後衛部隊未撤退之前就將石橋炸毀了,結果導致3.3萬名法軍後衛軍和260門火炮全部落入聯軍之手。
在前麵的戰鬥和這次撤退中,法軍傷亡達7萬多人,其中還有3萬多俘虜和幾千名投降者,另外還失去了48名軍官。
在拿破侖的帶領下,法軍向法蘭克福以及美因茨退去。由於擔心聯軍追上,法軍隻能將受輕傷的士兵帶上。在法軍撤退的路上,到處都堆滿了士兵、死馬的屍體、破爛的馬車以及不能用的大炮。
10月30日,法軍在快到法蘭克福時,4萬名巴伐利亞軍擋住了拿破侖的去路。雖然法軍在大撤退,但麵對這4萬人的軍隊,12萬法軍並沒有將他們放在眼裏。法軍集中了50門大炮,一起向敵人發射,強大的火力很快將巴伐利亞軍打退了。
11月2日,拿破侖率隊撤退到美因茨,在此逗留了幾天。7日,拿破侖留下馬爾蒙的3個軍為後衛,自己啟程返回巴黎。
此時,法軍在維斯瓦河、奧得河、易北河一帶的要塞已經全部落入聯軍之手,拿破侖已經陷入了四麵楚歌的境地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