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缺憾也是一種美(1)(2 / 2)

做自己生命中的天使

一個人心理的要素,轉變人的力量很大,每個人都可以讓自己變得更好。

——梁漱溟(北京大學教授,教育家、哲學家)

梁漱溟先生說:“人的生命之內,原來就潛藏著無盡的可能。”每個人都是一個宇宙,我們孜孜以求的就是人本身和外在的這兩個世界的奧秘。總有一個火種藏在我們內心的某一處,我們自己卻不曾察覺,隻有當它燃燒時,才會發覺,原來自己擁有遠遠超過自己的想象的能量。我們隻是在無意識地等待著某個時刻把這個火種點燃,那時,它就會熊熊燃燒,發出耀眼的光芒,從而點亮我們的生命。這個世界上有很多的奇跡,都是由我們自己的潛能所創造的。

有這麼一個實驗:當你帶著愛意凝視一朵花,在心裏輕語或者柔聲對它說“你真美”時,那朵花就真的會開得更久、更豔。當你用厭惡的眼光看著雪花時,它就漸漸變得模糊;反之,它就會像那朵享受愛意的花兒一樣,變得清晰而美麗。所以,我們說,要做自己生命中的天使,經常對自己說“我可以靠自己”“我可以做得更好”“我有別人沒有的優點”“我可以讓生活變得更美好”“快樂就在我的心裏”“我就是自己的天使”……

其實,每個人都是一塊耀眼的金子,但隻有我們自己才能讓它發光。正如哈佛大學第23任校長科南特所說:“垃圾是放錯了位置的財寶。對哈佛大學來說,重要的不是出了7位總統和30多位諾貝爾獎獲得者,而是讓進哈佛的每一顆金子都發光。”每個人心中都藏有金子,隻不過被有些人誤認為是垃圾。隻要試著給自己正麵的暗示,朽木也不會一無是處,也許它的身上會開出自己的花兒,沒有人能否認這一點。

夏衍先生的《野草》裏有一個比喻,證實了每個人身上都有巨大的“鑽石寶藏”,每個人都可以創造奇跡。

人的頭蓋骨,結合得非常致密與堅固,生理學家和解剖學者用盡了一切的方法,要把它完整地分出來,都沒有這種力氣。後來,忽然有人發明了一個方法,就是把一些植物的種子放在要解剖的頭蓋骨裏,給它以溫度與濕度,使它發芽,一發芽,這些種子便以可怕的力量,將一切機械力所不能分開的骨骼,完整地分開了。植物種子力量之大如此。

這,也許特殊了一點,常人不容易理解,那麼,你見過被壓在瓦礫和石塊下麵的一棵小草的生成嗎?它為著向往陽光,為著達成它的生之意誌,不管上麵的石塊如何重,石塊與石塊之間如何狹,它必定要曲曲折折地,但是頑強不屈地透到地麵上來。它的根往土壤鑽,它的芽往地麵挺,這是一種不可抗的力,阻止它的石塊,結果也被它掀翻,一粒種子的力量之大如此。

沒有一個人將小草叫做“大力士”,但是它的力量之大,的確是世界無比。這種力是一般人看不見的生命力,隻要生命存在,這種力就要顯現,上麵的石塊絲毫不足以阻擋,因為它是一種“長期抗戰”的力,有彈性,能屈能伸的力,有韌性,不達目的不止的力。

種子不落在肥土而落在瓦礫中,有生命力的種子絕不會悲觀和歎氣,因為有了阻力才有磨煉。生命開始的一瞬間就帶了鬥爭來的草,才是堅韌的草,也隻有這種草,才可傲然地對那些玻璃棚中養育著的盆花嗤笑。

其實,我們每個人身上都蘊含著植物種子那樣巨大的潛能,它就潛伏在我們每個人的身體裏麵。世上本無難事,隻怕有心人為之。沒有不可逾越的障礙,隻有無法逾越的心門。所以,做自己生命中的天使,正視自己、了解自己,發現自身的與眾不同之處,才能做最好的自己。

當一個人在不斷地打磨一塊美玉的時候,其實也是在不斷地雕琢自己的心靈和雙手。等那塊實在的玉完成之際,他心中的美玉也漸漸發亮。一個人成長的過程,就是不斷地與外在世界互動的過程,既不斷地在改變外麵的環境,也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地醞釀、展現自己的力量。

我們雖然不能決定天上能夠看到雲彩還是星星,但是可以讓眼中的景物變得更加美麗或者醜陋。事情往往是這樣,我們相信會有什麼結果,很可能就會有什麼結果。

【北大心理課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