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自己生命中的天使,就會讓我們驚喜地發現,原來我們可以更優秀,原來生活可以更美好。也許我們都應該像米開朗琪羅禱告中所說的那樣來勸勉自己:“上帝允許我的成就永遠比原來希望的更大。”
你不可能讓所有人滿意
我受了十年的罵,從來不怨恨罵我的人。有時他們罵得不中肯,我反替他們著急。有時他們罵得太過火,反而損害罵者自己的人格,我更替他們不安。如果罵我而使罵者有益,便是我間接於他有恩了,我自然很願挨罵。
——胡適(北京大學教授,學者、詩人、曆史學家、文學家、哲學家)
人生就是一條路,是路,就注定有崎嶇不平。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感覺,都會根據自己的想法來看待世界。一個人眼中的完美,在另一個人看來也許就是缺陷;而一個人所貶低的缺點,在另一個人看來很可能就是優點。
任何時候都不要被別人的意見所左右,要知道,我們不可能做到讓所有人滿意,在虛心接受友善建議的同時,更重要的是堅持自我。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人生是一個多棱鏡,總是以它變幻莫測的每一麵反照生活中的每一個人。不必介意別人的流言蜚語,不必擔心自我思維的偏差,堅信自己的眼睛、堅信自己的判斷、執著自我的感悟。用敏銳的視線去審視這個世界,用心去聆聽、撫摸這個多彩的人生,給自己一個富有個性的回答。
隻要我們展現的東西是具有堅強個性的,有獨立思考的,不是亦步亦趨的,就一定可以得到關注和認可。一個人所應做的最聰明和最重要的事,就是給所要做的每一件事都烙上自己的標誌和品性,敢於展現獨特的自己,不懼於走在他人的目光中,生活才會愉快,事業才能成功。
完美往往隻會成為人生的負擔,人繃緊了完美的弦,它卻可能發不出音來。隻要追隨你的熱情、你的心靈,它們就將帶你去實現夢想。
2000年,高盛和軟銀的2500萬美金投資到位,馬雲決心大幹一場,阿裏巴巴在美國矽穀、韓國、英國倫敦、中國香港快速拓展業務。但是此時,管理的危機也出現了,他手下的那些世界級精英都開始向他灌輸他們各自的理論和方法。
阿裏巴巴美國矽穀研發中心的同事說技術是最重要的;曾在一家全球500強企業任職的副總裁認為向資本市場發展是最重要的。都是精英的言論,都說得有道理,馬雲開始拿不定主意了。他說,50個聰明人坐在一起,是世界上最痛苦的事情。此時,才成立一年的阿裏巴巴已經變成了跨國公司,員工來自13個國家。
在納斯達克草木皆兵的時代,麵對未來的發展,馬雲無法拿定主意,公司在風雨飄搖之中。為此,阿裏巴巴召開了員工大會,馬雲和盤托出了他的網站模式:不做門戶,也不做B2C,而是做麵對中小企業的B2B。會上的爭論異常激烈。
在當時的中國互聯網市場,雖然美國的三大模式都能找到,但絕大多數都是門戶網站。那天會上的大多數人也都認為做一個像新浪那樣的門戶網站是唯一可行的方案。
但馬雲堅定地說:“大部分人看好的東西,你不要去搞了,已經輪不到你了!”2000年年底,阿裏巴巴破釜沉舟,啟動“回到中國”戰略,隨後進行全球大裁員。
事後馬雲不止一次地說:“在網絡經濟時代,有時一個錯誤的決定要比沒有決定更好。在做決定的過程中如果一個決定出來以後有90%的人說好的時候,你就把這個決定扔到垃圾箱裏去。因為那不是你的。別人都可以做得比你更好,你憑什麼?”
這就是馬雲的思維。同一個事物,每個人對待的眼光都有不同。麵對不同的幾何圖形,有人看出了圓的光滑無棱,有人看出了三角形的直線組成,有人看出了半圓的方圓兼濟,有人看出了不對稱圖形獨到的美。但是,無論別人是怎樣的看法,你自己怎麼看,這才是問題的關鍵所在。
同是交戰赤壁,蘇東坡高歌“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杜牧卻低吟“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同是“誰解其中味”的《紅樓夢》,有人聽到了封建製度的喪鍾,有人看見了寶黛的深情,有人悟到了曹雪芹的用心良苦,也有人隻津津樂道於故事本身。
其實,生活和生命都遵循著一樣的道理。我們每個人的能力都是有限的,就像人類有其體能的極限一樣。如果總是想著令別人滿意,對自己大刀闊斧地整改,那是很荒謬、很愚蠢的想法。隻要能夠真實地做好自己,善待自己,便是對自己盡到了最大的責任。這樣,我們的人生才真正是自己的,才能將生命本身的美綻放到極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