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勝自己,就等於戰勝了最強大的敵人。北大人用他們的經曆告訴我們,無論做什麼事情,我們都應當勇敢地麵對挑戰,隻有不斷地挑戰自我,超越自我,才能夠戰勝成長過程中的一個個困難,成為最好的自己。
你根本不知道自己有多優秀
有些人一生沒有輝煌,並不是因為他們不能輝煌,而是因為他們的頭腦中沒有閃過輝煌的念頭,或者不知道應該如何輝煌。
——俞敏洪(畢業於北京大學西語係,新東方學校創始人)
在我們的成長環境中,存在著許多肉眼看不見的鐵鏈。我們自懂事之時起,就把這些鐵鏈當成了習慣,把自己長久地困在一個狹小的世界裏,自得其樂地享受著一片自認為已經很大的天空。
就像馮友蘭先生所說:“農民靠土地生活,而土地是無法挪動的。地主階級出身的讀書人也無法離開土地。一個人若沒有特殊的才能,他無法離開祖輩生活的這片土地,他的子孫也隻有世世代代生活在這片土地上。”
馮友蘭此處所言的“特殊的才能”,實際上是指一種敢於衝破束縛的力量。曾經,他也隻是一個出身中等家庭的普通孩子,然而,在世情風雲變幻之時,他走出了那片局限他的天地,踏入了更為廣闊的世界之中。
他四處遊曆、講學,將西方的哲學研究理論引入中國哲學的研究領域裏,開拓了一片新的哲學天地。他用那份“特殊的才能”離開了“祖輩生活的土地”,開始了一種截然不同的生活。
每個人都可以變得優秀,差別隻在於麵對人人信以為真的“不可能”,是否有突破的勇氣與力量。善於駕馭自我命運的人,是最幸福的人,正像康德所說:“我早已致力於我決心保持的東西,我將沿著自己的路走下去,什麼也無法阻止我對它的追求。”最高的自立是追隨自己的心靈,確定自己是正確的,不被任何人的評斷所左右的精神上的自立。
在生活的道路上,我們必須善於做出抉擇,不要總是踩著別人的腳步走,不要總是聽憑他人擺布,而要勇敢地駕馭自己的命運,調控自己的情感,做自己的主宰,做命運的主人。著名作家林清玄曾回憶他的一段經曆:
小學六年級的時候,我考試得了第一名,老師送我一本世界地圖,我好高興,跑回家就開始看這本世界地圖。很不幸,那天輪到我為家人燒洗澡水。我就一邊燒水,一邊在灶邊看地圖,看到一張埃及地圖,想到埃及很好,埃及有金字塔,有埃及豔後,有尼羅河,有法老王,有很多神秘的東西,心想長大以後如果有機會我一定要去埃及。
看得入神的時候,突然有一個大人從浴室衝出來,胖胖的圍一條浴巾,用很大的聲音跟我說:“你在幹什麼?”我抬頭一看,原來是我爸爸,我說:“我在看地圖。”爸爸很生氣,說:“火都熄了,看什麼地圖!”我說:“我在看埃及的地圖。”我父親跑過來“啪、啪”給我兩個耳光,然後說:“趕快生火,看什麼埃及地圖!”打完後,踢我屁股一腳,把我踢到火爐旁邊去,用很嚴肅的表情跟我講:“我給你保證!你這輩子不可能到那麼遙遠的地方!趕快生火!”
我當時看著我爸爸,呆住了,心想:我爸爸怎麼給我這麼奇怪的保證,真的嗎?這一生真的不可能去埃及嗎?20年後,我第一次出國就去埃及,我的朋友都問我:“到埃及幹什麼?”那時候還沒開放觀光,出國是很難的。我說:“因為我的生命不能被別人設定。”自己就跑到埃及旅行。
有一天,我坐在金字塔前麵的台階上,買了張明信片寄給我爸爸。我寫道:“親愛的爸爸:我現在在埃及的金字塔前麵給你寫信,記得小時候,你打我兩個耳光,踢我一腳,保證我不能到這麼遠的地方來,現在我就坐在這裏給你寫信。”寫的時候感觸很深。我爸爸收到明信片時跟我媽媽說:“哦!這是哪一次打的,怎麼那麼有效?一腳踢到埃及去了。”
當你準備盡力做成某項看起來很困難的事情時,往往就會有人走過來告訴你,不可能完成。其實,這隻是別人拋出的鐵鏈,是一種人們普遍認定的思維定式。世界著名科學家貝爾納曾說:“妨礙人們創新的最大障礙,並不是未知的東西,而是已知的東西。”思維定式頑固地盤踞在人們的頭腦中,使人們永遠隻能在自己成長的那個窠臼中循環往複。當你努力掙脫那個心中的窠臼時,就能看到一些自己從未看到過的東西,認識一個自己連想都沒有想到過的世界。
套在每個人腳上的鐵鏈,也隻有自己才能掙脫。即使是困在井底的青蛙,隻要它願意也能跳出來,欣賞無際的天空,何況是潛力無窮的你。有人說過:你不逼自己一次,就永遠不知道自己到底有多優秀。
【北大心理課筆記】
飛蛾為了追求光和熱,將身子撲向燈火,終於死在燈下,但在最後的一瞬間,它確實得到光,得到熱了;而你隻要確定自己是對的,便應走出自己的腳印,即使哭,也要用自己的眼淚洗去旅途的辛酸,這樣,你在人生的路上,踏著荊棘,也不會覺得痛苦,有淚而落,亦不是悲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