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對待世態炎涼的最好辦法就是世態炎涼心不涼,隻要我們始終對生活充滿熱情,將生活中的人情冷暖視為風輕雲淡,那就足夠了。
人走,茶涼,是自然規律;人未走,茶已涼,那便是世態炎涼。一杯茶,佛門看到的是禪,道家看到的是氣,儒家看到的是禮,商家看到的是利。而茶說:“我就是一杯水,給你的隻是你的想象,你想什麼,什麼就是你。”所以,心即茶,茶即心。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有時很微妙,濃淡可能不在遠近而在造化。其實,人情世情,冷暖自知,不如看茶是茶,看心是心。
《紅樓夢》的作者曹雪芹恐怕比任何人對世態炎涼都有切膚之痛。曹家本和皇室有著密切的聯係,康熙皇帝南下的時候也曾經住在他的家中。這樣的榮寵無限,不知道有多少人對曹家巴結奉承,曹雪芹作為曹家的一分子,自己也見過很多這樣的嘴臉,年幼的曹雪芹就在這秦淮風月之地過著眾星捧月的生活。
但是“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雍正年間,曹雪芹一家受政治鬥爭的牽連,被查抄家產,曹雪芹從貴公子一下子成了貧民。這個時候,那些曾經想要依附曹家的人全都作鳥獸散,曹雪芹也不再是別人心中的貴公子,而是一個落魄之人,昔日所謂“朋友”也沒有一個願意再與他來往。一貧如洗的曹雪芹在那個時候終於感受到了真正的世態炎涼。
但是曹雪芹沒有因此對生活失去信心,經曆過傷痛之後,曹雪芹安貧樂道,過著自己的日子,即使衣食無著,他也毫不在意。在這樣的生活中,曹雪芹走上了文學創作的道路,最終寫出曠世奇作《紅樓夢》。
人情冷暖、世態炎涼是一種世俗情態。正是因為有了許多世態炎涼的故事,敗壞了人與人之間真誠的友情,把正常的人際關係交往籠罩在一層人情反複、世態炎涼的陰雲裏,才弄得人們心靈一片荒蕪。
對這些現象,我們當然無法視而不見,甚至完全不受侵蝕也是不容易做到的。但我們可以努力豐富自己的知識,盡可能地對那些醜惡的東西保持清醒的認識,淨化自己的靈魂,陶冶自己的情操,以抵製世俗的惡習。
人生苦短,匆匆幾十年。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什麼是我們一定要擁有的,也沒有什麼是我們無法忘記的。我們盡可以放開那些在我們生命中無法長久存留的,不去鑽進欲望的沼澤,隻要我們心中保有夢想,我們就能以一種平和的目光去看待周圍的人和事。有時候,我們能看清自己是一個入世的人,這本身就是一件很幸運的事,我們有理由笑看今天和明天,笑看我們經曆過的和即將經曆的。一切都會好起來的,我們的心,我們的路,都會清晰;人情冷暖,世態炎涼,也將一一看透。
其實,我們的生活宛如一架鋼琴,黑白鍵相互交錯,奏出一首首交響曲,有高音,必有低調;有歡快的節奏,也有悲傷的韻律。其實,無論遭遇的是黑色,還是白色,無論人情多麼淡薄,我們都可以將它看成是將生命彈奏出優美旋律的樂器,隻要熱愛生活,我們就可以像蚌殼一樣,將煩惱它的沙礫化成珍珠,生活的世界依然會是柳暗花明又一村。淡看世態炎涼,人間自有真情在,保持積極的心態和感恩的心,就會擁有快樂的生活。
【北大心理課筆記】
人生風雨,是我們鍛煉心性的環境;世態炎涼,是我們忍耐心性的地方。淡看世態炎涼,不管人情冷暖,擁有一顆關愛他人,善待自己的心,便能在暖意的世間真實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