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意誌就是無盡欲望的持續延伸。實現了一個欲望,它隻會暫時停歇,不久即將再次發作,而且,別的新的欲望又將升起,使無聊的人再次追求新的欲望滿足。如此下去,永無止境。這就如同拋給乞丐的施舍一樣,維持他的今日以使他的痛苦延遲到明日。
每個充滿欲望的個體生命,實際上都是一個悲劇,人隻不過是在苦中作樂罷了。這就好比是田野上的羊,在屠夫們的監視之下快樂地嬉戲,然而終究難逃被宰割的命運。因此,在美好的日子裏,我們都意識不到隱而未發的厄運,諸如疾病、貧窮、殘廢、失明、昏聵等,它們早已等待在其後了。對整個人類來說,這是一個多麼可悲的命運啊!
【北大心理課筆記】
充滿欲望的人生注定是痛苦的,這種生活是不值得過的。隻有把心離開欲望的追逐,棄絕這個意誌對人的控製,轉向寬廣崇高的精神生活,才能夠離苦得樂。
肉欲的滿足無法讓靈魂長久安寧
如果男人和女人之間不再信任和關心彼此的靈魂,肉體徒然親近,靈魂終是陌生,他們就真正成了大地上無家可歸的孤魂了。如果亞當和夏娃互相不再有真情甚至不再指望真情,他們才是真正被逐出了伊甸園。
——周國平(畢業於北京大學哲學係,學者)
著名學者吳曉東在北大課堂講授《20世紀外國現代主義小說選講》課程,其解讀的作品中有一部是昆德拉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
這部小說中的男主人公托馬斯是一個外科醫生,因為婚姻失敗,既渴望女人又畏懼女人,因此發展出一套外遇守則來應付他眾多的情婦。有一天他愛上一個餐廳的女侍——特麗莎,他對她的愛違反了他製定的原則,甚至娶她為妻,但是托馬斯靈肉分離的想法絲毫沒有改變,依然遊戲在情婦之間,對全心愛他的特麗莎是一種傷害。特麗莎經常在極度不安的夢魘中醒來,經常猜忌與懷有恐怖想象。
此時捷克政治動亂不安,在蘇黎世一位權威醫生希望托馬斯去那裏發展的呼喚下,兩人決定去那裏生活。但是由於陌生環境帶來了深深的不安且丈夫仍然與情婦私通,特麗莎決定離開,回到祖國。但是命運與抉擇讓托馬斯回去找她,此後兩人沒有再分離。他們意識到在一起是快樂的,是折磨與悲涼裏的快樂,彼此是生命中甜美的負擔。
也許現代人真是活得太累了,所以不願再給自己加上愛情的重負,而寧願把兩性關係保留在一個輕鬆娛樂的場所。也許現代人真是看得太透了,所以不願再徒勞地經受愛情的折磨,而寧願不動感情地麵對異性世界。也許現代人的生活太乏味了,所以他們不願再讓自己忍受空虛與單調,而寧願去尋求短暫的激情。於是,逃避愛情是現代人精神生活空虛的一個征兆。
在這個普遍的物欲躁動的社會中,人們連自己的靈魂都無暇關注,又怎能懷著珍愛的情意去發現和欣賞另一個靈魂呢?
真正的愛情是靈魂與靈魂的相遇,肉體的親昵僅是它的結果。不管持續時間是長是短,這樣的相遇極其莊嚴,雙方的靈魂必深受震撼。
愛情應該是認真的。正因為此,愛情始終麵臨著失敗的危險,如果失敗會留下很深的創傷,那麼,這創傷甚至有可能終生不愈。熱戀者總是把自己全身心投入給對方並被對方所深深吸引,一旦愛情結束,就往往有一種被掏空的感覺。
盡管真正的愛情確實可能讓人付出撕心裂肺的代價,卻也會使人得到刻骨銘心的收獲。而逃避愛情的代價更大。就像一萬部豔情小說也不能填補《紅樓夢》的殘缺一樣,一萬件風流韻事也不能填補愛情的空白。如果男人和女人之間不再信任和關心彼此的靈魂,即使肉體親近,靈魂終究也是陌生的,他們就真正成了無家可歸的孤魂了。
真正的愛情是靈與肉的結合,這期間必將伴隨著激情。沒有激情的愛情是無法成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