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布斯在事業遭受打擊的時候,並沒有被那些負麵信息所吞噬,相反的,他為自己的心靈輸入了源源不斷的正向能量:懷著積極的心態麵對失敗。正因為他身體內充滿了正向能量,那些負麵的情緒與能量才沒有將他打倒。
雖然我們很多人無法像喬布斯一樣獲得那麼大的成就,但隻要懷著積極的生活態度,善於為心靈注入正向能量,達到夢想的高度其實一點都不困難。我們知道,負向能量往往來源於內在的恐懼、焦慮與憤怒等,它們會不斷地削弱人的身體,也會讓人產生消極的負麵心理,而積極的心態這種正向的能量會讓人們樂觀向上,也讓人們勇敢麵對磨難。
生活中,我們需要調動正向能量來武裝自己。我們要學會理解與鼓勵、仁慈與關愛,相信自己一定會做得很好,這樣的心態是我們得以生存的能量之源,它蘊藏著可以幫助我們完成心願的正向力量。
【北大心理課筆記】
環顧四周,我們會發現萬事萬物都是由正向的能量構成的,而這些力量正在一點點地累積,逐漸構築出我們生命中一切的美好,創造一切對我們有益的事物,而這些能量的源頭正是我們麵對事物時的積極心態。因此,我們應保持積極的心態,為心靈注入正向的能量,使之進入生活的能量係統中。
做個看得開、想得透的逍遙人
愛好此生命,愛好此塵世,無意舍棄此現實的生命而追求渺茫的天堂。他們愛悅此生命,雖此生命是如此慘愁,卻又如此美麗。
——林語堂(北京大學英文係教授,學者、作家)
在《吾國與吾民》中,林語堂先生這樣形容愛好人生者:“愛好此生命,愛好此塵世,無意舍棄此現實的生命而追求渺茫的天堂。他們愛悅此生命,雖此生命是如此慘愁,卻又如此美麗。”順著這言語說去,真正的愛好人生者,不一定是富翁,不一定是權貴,更不一定是永生神仙,但他一定是個看得開、想得透的逍遙人。而在林語堂先生的心目中,愛好人生者和陶淵明之間是可以畫等號的。
他說:“陶淵明是整個中國文學傳統上最和諧最完美的人物,也是今日真正愛好人生的模範。”之所以這樣認為,是因為林語堂先生看到了陶淵明輕盈而巧妙的調和藝術。
一次,陶淵明迫於家貧和生計,向朋友詢問說:“聊欲弦歌以為三徑之資,可乎?”意思是問朋友:“想做個文官,來掙些補貼家用的錢,怎麼樣?”這個朋友便推薦他做了彭澤令。上任不久遇到督郵尋訪,縣吏要陶淵明束帶禮見,不想陶淵明歎了句:“吾不能為五鬥米折腰。”便辭了官,繼續過自己的農耕生活,並抒懷敘作《歸去來兮辭》,表達自己對官事的淡然,對田園生活的喜愛。辭中唱道:
“歸去來兮,請息交以絕遊。世與我而相遺,複駕言兮焉求……已矣乎,寓形宇內複幾時,曷不委心任去留。胡為乎遑遑欲何之?富貴非吾願,帝鄉不可期……聊乘化以歸盡,樂夫天命複奚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