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用陽光照亮心靈(2)(2 / 2)

哪怕是沒有任何希望的事情,隻要有一個勇敢者堅持去做,到最後就會成為希望。凡是我身邊想要出國的人,隻要堅持往下走,我發現最後沒有走不了的。真正走不了的人是聯係了一年或者兩年就放棄了的。兩年在你的生命長河中算什麼?為了一個偉大的目標,我們努力個三年五年並不算長。

【北大心理課筆記】

假如命運折斷了希望的風帆,請不要絕望,岸還在;假如命運凋零了美麗的花瓣,請不要沉淪,春還在;生活中總會有無盡的麻煩,請不要無奈,因為路還在,夢還在,陽光還在,我們還在。是的,隻要生命在,希望就在。

內心有陽光,世界就光明

你腦中若有積極的思想,可以用同樣的方法,將注意力集中在那些使你快樂和希望的事情上,你就會快樂起來。

——林語堂(北京大學英文係教授,學者、作家)

擁有陽光般健康的心靈,是健康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擁有陽光般的心靈,即使世界再黑暗都能看得到希望的光芒;擁有陽光般的心靈,即使世界再冷漠都能融化冰山一角。就像詩人海子說的:“健康源於心,積極心態像太陽,照到哪裏哪裏亮;消極心態像病毒,傳到哪裏哪兒遭殃。”人生的道路是漫長而曲折的,我們想要好好走完人生,需要如陽光般健康的心靈為我們指引航向,驅逐黑暗。

在生活中,有人總是快快樂樂的,好像有發生不完的好事,而有的人則成天愁眉苦臉的,好像做什麼都倒黴。

牛頓說:“愉快的生活是由愉快的思想造成的,愉快的思想又是由樂觀的個性產生的。”樂觀就像陽光,無形卻有力。樂觀的人總向前看,他們相信自己,即使在烏雲的籠罩之下,也不喪失信心和樂觀的精神,讓心中充滿陽光,而這就是讓生活更美好的原動力。

林語堂先生就是個樂天派,在他整個人生曆程中好像全都是快樂、閑適、自然。其實,沒有哪個人的一生是一帆風順的,林語堂先生也是這樣。他也會遇到病痛、災禍、事業挫折和悲歡離合。但與那些悲觀的人相比,他更願意向好處思考,用積極、向上的思想感染自己。他總覺得快樂得自己去尋找。

林語堂先生在《快樂必須自己找尋》中說道:“勉強自己以一種與個性不相配合的速度去工作,乃是最足以破壞寧靜與造成憂慮的不智之舉。應當從事試驗,找出一種最配合你需要的速度。一旦決定了最有效的步伐時,便照著這節拍前進,不要隨意更改。”這段話給我們這樣的啟示:無論是誰,無論麵對怎樣的事情,都要去愉快地選擇,隻有這樣,才能消除壓迫,解除煩惱。生活中的人們都有壓力,在悲觀者和樂觀者的眼裏,同樣的壓力,卻有不同的應對方法和結果。樂觀者眼裏永遠都是朝陽,悲觀者眼裏則全是陰暗。

我們在生活和學習中會遇到各種挫折和困境,但是,隻要我們讓心靈充滿希望的陽光,那麼,你就會看到不一樣的世界,一個充滿光明的世界。

“我之所以高興,是因為我心中的明燈沒有熄滅。道路雖然艱難,但我卻不停地去求索我生命中細小的快樂。如果門太矮、我會彎下腰;如果我可以挪開前進路上的絆腳石,我就會去動手挪開;如果石頭太重,我可以換條路走。我在每天的生活中都可以找到高興的事情。信仰使我能夠以一種快樂的心態麵對事物。”歌德夫人如是說。

我們應該像歌德夫人一樣看待周圍的一切。其實,生活中並不缺少快樂,而是缺乏發現快樂的眼睛與心靈。隻要我們張開心靈的眼睛,就能從平凡生活的細微之處感受到最真實的快樂與幸福。

所以說,隻要心中有陽光,一切困難、病痛、挫折都不是讓我們的世界變黑暗的原因。“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這句話雖然樸素,卻蘊含了深邃的哲理,閃爍著智慧的光芒: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當前景不太光明的時候,如果我們試著向前看,就會發現:陽光總是那麼燦爛,希望就在自己手中,擁有自信、自助的心態,我們才能在不平坦的人生道路上,順利前行。也隻有這樣,我們才有可能擁有更好的人生。

【北大心理課筆記】

陽光是世界上最美好的東西,它能驅除黑暗,照亮四方,讓人心曠神怡;它沐浴萬物,讓世界生機勃勃;它坦蕩無私,播撒著快樂與博愛的光芒。為了看看這太陽,我們來到世上,才發現每一個人都擁有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