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具有無限的可能性
命運,不過是失敗者無聊的自慰,不過是懦怯者的解嘲。人們的前途隻能靠自己的意誌、自己的努力來決定。
——茅盾(畢業於北京大學,作家)
拿破侖說:“‘不可能’這個詞,隻在愚人的字典中找得到。”生活原本有無限的可能性,隻是很多人並不知道。人生是一條很長的路,在這條路上會有無限的可能性,結果是過程的遞進,過程才充滿整個人生。
時常將“這事根本不可能”“想都別想”這些話掛在嘴邊的人,一遇到棘手的事情就把它們當成最好的遁詞,實際上是畫地為牢,自己將機會的大門關閉。正如茅盾先生所說,失敗的人將自己的過失歸罪於命運以此獲得安慰,沒有勇氣的人將自身的怯懦拋給命運回避嘲諷,實際上,他們都沒有認識到人生具有無限的可能性,而將這些可能性變成現實需要的是堅強的意誌與不懈的努力。
俞敏洪被媒體評為最具升值潛力的十大企業新星之一,20世紀影響中國的25位企業家之一。俞敏洪的創業、創富故事,已被演繹為一種難能可貴、不可複製的傳奇。他用自己的故事告訴莘莘學子,人生有著無限的可能性,隻要不放棄努力。
俞敏洪是班裏唯一來自農村的學生,講普通話常被同學諷刺成講日語,從A班調到最差的C班。在北大時,別人津津樂道的校園愛情與他也完全無關。在大學經曆一場大病之後,俞敏洪放棄了通常意義上“要比別人強”的“上進心”,而是開始尋找真正讓自己一想起來就激動的未來。
俞敏洪曾經說過:“唯一不可預測的是人,因為他會不停地成長,因此,即便現在的你出身不夠好,學曆不夠高,人長得不怎樣,也請不要否定自己,人生永遠有你認為不可能的事情發生,隻要不放棄努力。”
人生是360度的,通向哪裏的可能性都在無限延伸。生活本身就是由好事與壞事不斷交替而組成的,遇到挫折時請不要頹廢,遇到痛苦時請堅持奮鬥,有誌向的人不會將自己的人生限定在一個範圍之內,更不會將自己囚禁在過去失敗的圓圈裏。
生活有無限的可能性,隻因為我們自己不嚐試才衍生出那麼多的不可能,這些不可能疊加在一起就成了重重困難,最終這些困難讓我們和成功無緣。
稻盛和夫先生在回顧自己的人生道路時也說,“我覺得人生真是有無限的可能性”。
稻盛先生出生在一個貧困的家庭之中,父母親隻有小學的文化程度,稻盛先生不僅在上學期間隻讀過三流的學校,畢業後求職也是屢屢受挫,甚至還萌生過加入黑社會的念頭。在種種的煩惱之後,他修正了自己的想法,如他所說:“一味地怨天尤人,不會讓自己的人生時來運轉。確實,到現在為止,我一直運氣不好,做什麼都不順利。但相信上蒼一定會一視同仁,23歲以前,我遭遇許多不幸,但在以後的人生中,上蒼也許會賜予我幸運。所以我要積極開朗,要努力奮鬥。”憑借著這樣的信念,稻盛先生創辦了兩家世界500強企業。
稻盛先生在總結自己邁向卓越的經驗時,言簡意賅地說:“隻要滿懷希望,持續不斷地努力,人生之路一定光明。”當你煩悶時,當你對前途感到困惑時,你隻需竭盡全力把你眼前的工作做好,堅持不懈地努力。這樣做了,你前進的道路一定會展現在你眼前。
讓思維更加開拓,勇於抓住每一次機會努力嚐試,不要忘記人生的無限可能性,即使一直身處逆境,也總會迎來生活的轉機。我們改變不了所處的環境,但是可以改變我們自己;我們改變不了失敗的事實,卻可以改變麵對它的態度;我們控製不了他人,卻能掌握自己;我們不能預知明天,卻可以把握今天;我們不能避免困難,卻可以想盡一切辦法解決;我們或許曾經失去過很多機會,卻仍可以抓住以後的機會,讓人生無限的可能性變為現實。
人生是個未知數,原本就有無限的可能性,隻因我們的錯誤認知把生活的世界縮小,從而也縮小了我們獲得成功、幸福與自由的渠道。人生沒有什麼辦不到的事情,隻是我們不嚐試或者嚐試次數不夠多。
【北大心理課筆記】
泰戈爾說,“僅僅站在那兒望著大海,你根本無法橫渡它”,這也告訴我們,一個人敢做多大的夢,敢給自己開拓多大的範圍,才能得到多大的成就。
不滿是向上的車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