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2 / 3)

二月,項羽劃分天下土地,封各位將領作侯王,自立為西楚霸王,管轄原魏國和楚國的九個郡,建都彭城。項羽與範增懷疑劉邦有奪取天下的野心,但雙方已經講和了,且又不願意背上違約的罪名,於是就暗地裏策劃道:“巴、蜀兩地道路艱險,秦朝所流放的人都居住在那裏。”隨即揚言:“巴郡、蜀郡也是關中的土地。”由此立劉邦為漢王,統轄巴、蜀兩地和漢中郡,建都南鄭。接著又把關中分割為雍、塞、翟三部分,將秦朝的降將封在那裏作王,借以抵禦阻擋劉邦:封章邯為雍王,管製鹹陽以西地區,建都廢丘;長史司馬欣過去是櫟陽縣的獄掾,曾經對項梁有恩;而都尉董翳,本來勸過章邯歸降楚軍,因此便立司馬欣為塞王,統領鹹陽以東至黃河一帶,建都櫟陽;封董翳為翟王,領有上郡地區,建都高奴。項羽打算自已占有魏地,就改封魏王豹為西魏王,統轄河東郡,建都平陽。瑕丘縣的申陽是張耳的寵臣,曾經率先攻下河南郡,在黃河邊迎接楚軍,所以立申陽為河南王,建都洛陽。韓王成仍居舊都,建都陽翟。趙將司馬平定了河內郡,屢立戰功,因此封司馬為殷王,管製河內地區,建都朝歌。改封趙王歇為代王;趙國的相國張耳向來賢能,又跟隨入關,故立張耳為常山王,統領趙地,建都襄國。當陽君黥布為楚將,經常是勇冠三軍,所以立黥布為九江王,建都六地。番君吳芮率領百越部族之兵協助諸侯軍,也隨從進關,因此封吳芮為衡山王,建都邾縣。義帝懷王的柱國共敖領兵攻打南郡,功勞卓著,故封共敖為臨江王,建都江陵。改封燕王韓廣為遼東王,建都無終。燕將臧荼跟隨楚軍救援趙,隨即跟著入關,由此立臧荼為燕王,建都薊地。改封齊王田為膠東王,建都即墨。齊將田都隨楚軍救趙,即跟著進關,所以立田都為齊王,建都臨淄。當項羽正要渡河救趙時,齊王田建的孫子田安攻下濟北數城,率領他的軍隊投降項羽,因此封田安為濟北王,建都崐博陽。田榮曾多次背棄項梁,又不肯領兵跟隨楚軍攻秦,所以不封。成安君陳餘拋棄將軍的印信離去,不追隨入關,也不封。賓客中有多人勸說項羽道:“張耳、陳餘一樣對趙有功,如今既封張耳為王,陳餘也就不可不封。”項羽不得已,聽說陳餘正在南皮,就把南皮周圍的三個縣封給了他。番君的部將梅功勞頗多,即封他為十萬戶侯。

漢王怒,欲攻項羽;周勃、灌嬰、樊噲皆勸之,蕭何諫曰:“雖王漢中之惡,不猶愈於死乎?”漢王曰:“何為乃死也?”何曰:“今眾弗如,百戰百敗,不死何為!夫能詘於一人之下而信於萬乘之上者,湯、武是也。臣願大王王漢中,養其民以致賢人,收用巴、蜀,還定三秦,天下可圖也。”漢王曰:“善!”乃遂就國;以何為丞相。

漢王劉邦大怒,想要攻打項羽。周勃、灌嬰、樊噲也都鼓動他打。蕭何規勸他說:“在漢中當王雖然不好,但不是比死還強些嗎?”漢王道:“哪裏就至於死呀?”蕭何說:“如今您兵眾不如項羽,百戰百敗,不死又能怎麼樣呢!能夠屈居於一人之下而伸展於萬乘大國之上的,是商湯王和周武王。我希望大王您立足漢中,撫養百姓,招引賢才,收用巴、蜀二郡的資財,然後回師東進,平定雍、翟、塞三秦之地,如此天下可以奪取了。”漢王說:“好吧!”於是就去到他的封地,任用蕭何為丞相。

漢王賜張良金百鎰,珠二鬥;良具以獻項伯。漢王亦因令良厚遺項伯,使盡請漢中地,項王許之。

漢王賜給張良黃金百鎰,珍珠兩鬥。張良把這些東西全都獻給了項伯。漢王因此也命張良贈送厚禮給項伯,讓項伯代他請求項羽將漢中地區全部封給劉邦,項羽答應了這一請求。

夏,四月,諸侯罷戲下兵,各就國,項王使卒三萬人從漢王之國。楚與諸侯之慕從者數萬人,從杜南入蝕中。張良送至褒中,漢王遣良歸韓;良因說漢王燒絕所過棧道,以備諸侯盜兵,且示項羽無東意。

夏季,四月,各路諸侯都離開主帥項羽,回各自的封國去。項羽即派三萬士兵隨從漢王劉邦前往他的封國。楚軍與其他諸侯軍中因仰慕而追隨漢王的有好幾萬人,他們從杜縣南麵進入蝕中通道。張良送行到褒中,漢王遣張良回韓王那裏去。張良於是就勸說漢王燒斷他們所經過的棧道,以防備諸侯的軍隊來犯,而且向項羽表示沒有東還的意圖。

田榮聞項羽徙齊王於膠東,而以田都為齊王,大怒。五月,榮發兵距擊田都,都亡走楚。榮留齊王,不令之膠東。畏項羽,竊亡之國。榮怒,六月,追擊殺於即墨,自立為齊王。是時,彭越在钜野,有眾萬餘人,無所屬。榮與越將軍印,使擊濟北。秋,七月,越擊殺濟北王安。榮遂並王三齊之地,又使越擊楚。項王命蕭公角將兵擊越,越大破楚軍。

田榮聽說項羽改封齊王田到膠東,而立齊將田都為齊王,即怒火中燒。五月,田榮出兵攔攻田都,田都逃往楚國。田榮就留下齊王田,不讓他到膠東去。田懼怕項羽,便偷偷地逃向他的封國膠東。田榮惱怒之極,即在六月追擊到即墨殺了田,自立為齊王。這時,彭越在钜野,擁有兵眾一萬多人,尚無歸屬。田榮就授給彭越將軍官印,命他攻打濟北王田安。秋季,七月,彭越擊殺了濟北王田安。田榮於是兼並了齊、濟北、膠東三齊的土地,隨即又讓彭越攻打楚國。項羽命蕭公角率軍迎擊彭越,彭越大敗楚軍。

張耳之國,陳餘益怒曰:“張耳與餘,功等也;今張耳王,餘獨侯,此項羽不平!”乃陰使張同、夏說說齊王榮曰:“項羽為天下宰不平,盡王諸將善地,徙故王於醜地。今趙王乃北居代,餘以為不可。聞大王起兵,不聽不義;願大王資餘兵擊常山,複趙王,請以趙為捍蔽!”齊王許之,遣兵從陳餘。

張耳去到封國,陳餘更加憤怒了,說道:“張耳與我功勞相等,現在張耳為王,我卻隻是個侯,這是項羽分封不公平!”就暗中派遣張同、夏說去遊說齊王田榮道:“項羽作為天下的主宰頗不公平,把好的地方全都分給了各將領,而把原來的諸侯國國王改封到壞的地方。現在趙王就往北住到代郡去了,我認為這是不行的。聽說大王您起兵抗爭,不聽從項羽的不道義的命令,因此希望您能資助我一些兵力去攻打常山,恢複趙王的王位,並請把趙國作為齊國的外衛藩屏!”齊王田榮同意了,即派兵跟隨陳餘。

項王以張良從漢王,韓王成又無功,故不遣之國,與俱至彭城,廢以為穰侯;已,又殺之。

項羽因為張良曾經追隨漢王劉邦,且韓王韓成又毫無戰功,所以就不讓韓成到封國去,而是讓他隨自己一起到了彭城,把他廢為穰侯,旋即又殺了他。

初,淮陰人韓信,家貧,無行,不得推擇為吏,又不能治生商賈,常從人寄食飲,人多厭之。信釣於城下,有漂母見信饑,飯信。信喜,謂漂母曰:“吾必有以重報母。”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孫而進食,豈望報乎!”淮陰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雖長大,好帶刀劍,中情怯耳。”因眾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下!”於是信孰視之,俯出下,蒲伏。一市人皆笑信,以為怯。

當初,淮陰人韓信,家境貧寒,沒有好的德行,不能被推選去做官,又不會經商做買賣謀生,常常跟著別人吃閑飯,人們大都厭惡他。韓信曾經在城下釣魚,有位在水邊漂洗絲綿的老太太看到他餓了,就拿飯來給他吃。韓信非常高興,對那位老太太說:“我一定會重重地報答您老人家。”老太太生氣地說:“男子漢大丈夫不能自己養活自己!我不過是可憐你這位公子才給你飯吃,難道是希圖有什麼報答嗎?”淮陰縣屠戶中的青年裏有人侮辱韓信道:“你雖然身材高大,好佩帶刀劍,內心卻是膽小如鼠的。”並趁機當眾羞辱他說:“韓信你要真的不怕死,就來刺我。若是怕死,就從我的胯下爬過去!”韓信於是仔細地打量了那青年一會兒,便俯下身子,從他的雙腿間鑽了過去,匍匐在地。滿街市的人都嘲笑韓信,認為他膽小。

及項梁渡淮,信杖劍從之;居麾下,無所知名。項梁敗,又屬項羽,羽以為郎中;數以策幹羽,羽不用。漢王之入蜀,信亡楚歸漢,未知名。為連敖,坐當斬;其輩十三人皆已斬,次至信,信乃仰視,適見滕公,曰:“上不欲就天下乎,何為斬壯士?”滕公奇其言,壯其貌,釋而不斬;與語,大說之,言於王。王拜以為治粟都尉,亦未之奇也。

待到項梁渡過淮河北上,韓信持劍去投奔他,留在項梁部下,一直默默無聞。項梁失敗後,韓信又歸屬項羽,項羽任他作了郎中。韓信曾多次向項羽獻策以求重用,但項羽卻不予采納。漢王劉邦進入蜀中,韓信又逃離楚軍歸順了漢王,仍然不為人所知,做了個接待賓客的小官。後來韓信犯了法,應判處斬刑,與他同案的十三個人都已遭斬首,輪到韓信時,韓信抬頭仰望,剛好看見了滕公夏侯嬰,便說道:“漢王難道不想得取天下嗎?為什麼要斬殺壯士啊!”滕公覺得他的話不同凡響,又見他外表威武雄壯,就釋放了他而不處斬,並與他交談,歡喜異常,隨即將這情況奏報給了漢王。漢王於是授給韓信治粟都尉的官職,但還是沒認為他有什麼不尋常之處。

信數與蕭何語,何奇之。漢王至南鄭,諸將及士卒皆歌謳思東歸,多道亡者。信度何等已數言王,王不我用,即亡去。何聞信亡,不及以聞,自追之。人有言王曰:“丞相何亡。”王大怒,如失左右手。居一二日,何來謁王。王且怒且喜,罵何曰:“若亡,何也?”何曰:“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耳。”王曰:“若所追者誰?”何曰:“韓信也。”王複罵曰:“諸將亡者以十數,公無所追;追信,詐也!”何曰:“諸將易得耳;至如信者,國士無雙。王必欲長王漢中,無所事信;必欲爭天下,非信無可與計事者。顧王策安所決耳!”王曰:“吾亦欲東耳,安能鬱鬱久居此乎!”何曰:“計必欲東,能用信,信即留;不能用信,終亡耳。”王曰:“吾為公以為將。”何曰:“雖為將,信不留。”王曰:“以為大將。”何曰:“幸甚!”於是王欲召信拜之。何曰:“王素慢無禮;今拜大將,如呼小兒,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擇良日,齋戒,設壇場,具禮,乃可耳。”王許之。諸將皆喜,人人各自以為得大將。至拜大將,乃韓信也,一軍皆驚。

韓信好幾次與蕭何談話,蕭何感覺他不同於常人。待漢王到達南鄭時,眾將領和士兵都唱歌思念東歸故鄉,許多人中途就逃跑了。韓信估計蕭何等人已經多次向漢王薦舉過他,但漢王沒有重用他,便也逃亡而去。蕭何聽說韓信逃走了,沒來得及向漢王報告,就親自去追趕韓信。有人告訴漢王說:“丞相蕭何逃跑了。”漢王大發雷霆,仿佛失掉了左右手一般。過了一兩天,蕭何來拜謁漢王。漢王又怒又喜,罵蕭何道:“你為什麼逃跑呀?”蕭何說:“我不敢逃跑哇,我是去追趕逃跑的人啊。”漢王說:“你追趕的人是誰呀?”蕭何道:“是韓信。”漢王又罵道:“將領們逃跑的已是數以十計,你都不去追找,說追韓信,純粹是撒謊!”蕭何說:“那些將領很容易得到。至於像韓信這樣崐的人,卻是天下無雙的傑出人才啊。大王您如果隻想長久地在漢中稱王,自然沒有用得著韓信的地方;倘若您要爭奪天下,除了韓信,就沒有可與您圖謀大業的人了。隻看您作哪種抉擇了!”漢王說:“我也是想要東進的,怎麼能夠憂鬱沉悶地老呆在這裏呀!”蕭何道:“如果您決計向東發展,那麼能任用韓信,韓信就會留下來,如若不能使用他,他終究還是要逃跑的。”漢王說:“那我就看在你的麵子上任他作將軍吧。”蕭何說:“即便是做將軍,韓信也不會留下來的。”漢王道:“那就任他為大將軍吧。”蕭何說:“太好了。”於是漢王就想召見韓信授給他官職。蕭何說:“大王您向來傲慢無禮,現在要任命大將軍了,卻如同呼喝小孩兒一樣,這便是韓信所以要離開的原因啊。您如果要授給他官職,就請選擇吉日,進行齋戒,設置拜將的壇台和廣場,準備舉行授職的完備儀式,這才行啊。”漢王應允了蕭何的請求。眾將領聞訊都很歡喜,人人各自以為自己會得到大將軍的職務。但等到任命大將軍時,竟然是韓信,全軍都驚訝不已。

信拜禮畢,上坐。王曰:“丞相數言將軍;將軍何以教寡人計策?”信辭謝,因問王曰:“今東鄉爭權天下,豈非項王耶?”漢王曰:“然。”曰:“大王自料,勇悍仁強孰與項王?”漢王默然良久,曰:“不如也。”信再拜賀曰:“惟信亦以為大王不如也。然臣嚐事之,請言項王之為人也:項王暗叱吒,千人皆廢,然不能任屬賢將;此特匹夫之勇耳。項王見人,恭敬慈愛,言語嘔嘔,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飲;至使人,有功當封爵者,印敝,忍不能予;此所謂婦人之仁也。項王雖霸天下而臣諸侯,不居關中而都彭城;背義帝之約,而以親愛王諸侯,不平;逐其故主而王其將相,又遷逐義帝置江南,所過無不殘滅;百姓不親附,特劫於威強耳。名雖為霸,實失天下心,故其強易弱。今大王誠能反其道,任天下武勇,何所不誅;以天下城邑封功臣;何所不服;以義兵從思東歸之士,何所不散!且三秦王為秦將,將秦子弟數歲矣,所殺亡不可勝計;又欺其眾,降諸侯,至新安,項王詐坑秦降卒二十餘萬,唯獨邯、欣、翳得脫。秦父兄怨此三人,痛入骨髓。今楚強以威王此三人,秦民莫愛也。大王之入武關,秋毫無所害;除秦苛法,與秦民約法三章;秦民無不欲得大王王秦者。於諸侯之約,大王當王關中,關中民鹹知之;大王失職入漢中,秦民無不恨者。今大王舉而東,三秦可傳檄而定也。”於是漢王大喜,自以為得信晚,遂聽信計,部署諸將所擊;留蕭何收巴、蜀租,給軍糧食。

授任韓信的儀式結束後,漢王就座,說道:“丞相屢次向我稱道您,您將拿什麼計策來開導我啊?”韓信謙讓了一番,就乘勢問漢王道:“如今向東去爭奪天下,您的對手難道不就是項羽嗎?”漢王說:“是啊。”韓信道:“大王您自己估量一下,在勇敢、猛悍、仁愛、剛強等方麵,與項羽比誰強呢?”漢王沉默了許久,說:“我不如他。”韓信拜了兩拜,讚許道:“我韓信也認為大王您在這些方麵比不上他。不過我曾經事奉過項羽,就請讓我來談談他的為人吧:項羽厲聲怒斥呼喝時,上千的人都嚇得不敢動一動,但是他卻不能任用有德才的將領。這隻不過是匹夫之勇罷了。項羽待人,恭敬慈愛,言語溫和,別人生了病,他會憐惜地流下淚來,把自己所吃的東西分給病人;但當所任用的人立了功,應該賞封爵位時,他卻把刻好的印捏在手裏,把玩得磨去了棱角還舍不得授給人家。這便是人們所說的婦人的仁慈啊。項羽雖然稱霸天下而使諸侯臣服,但卻不占據關中而是建都彭城;背棄義帝懷王的約定,把自己親信偏愛的將領分封為王,諸侯忿忿不平;他還驅逐原來的諸侯國國王,而讓諸侯國的將相為王,又把義帝遷移逐趕到江南;他的軍隊所經過的地方沒有不遭殘害毀滅的;老百姓都不願親近依附他,隻不過是迫於他的威勢勉強歸順罷了。如此種種,使他名義上雖然還是霸主,實際上卻已經失去了天下人的心,所以他的強盛是很容易轉化為虛弱的。現在大王您如果真的能反其道而行之,任用天下英勇善戰的人才,那還有什麼對手不能誅滅掉啊!把天下的城邑封給有功之臣,那還有什麼人會不心悅誠服的呢!用正義的軍事行動去順從惦念東歸故鄉的將士們,那還有什麼敵人打不垮、擊不潰呀?況且分封在秦地的三個王都是過去秦朝的將領,他們率領秦朝的子弟作戰已經有好幾年了,被殺死和逃亡的多得數也數不清;而他們又欺騙自己的部下,投降了諸侯軍,結果是抵達新安時,遭項羽詐騙而活埋的秦軍降兵有二十多萬人,唯獨章邯、司馬欣、董翳得以脫身不死。秦地的父老兄弟們怨恨這三個人,恨得痛徹骨髓。現今項羽倚仗自己的威勢,強行把此三人封為王,秦地的百姓沒有愛戴他們的。大王您進崐入武關時,秋毫無犯,廢除了秦朝的嚴刑苛法,與秦地的百姓約法三章,秦地的百姓沒有不希望您在關中做王的。而且按照原來與諸侯的約定,大王您理當在關中稱王,這一點關中的百姓都知道。您失掉了應得的王位而去到漢中,對此秦地的百姓沒有不怨恨的。如今大王您起兵向東,三秦之地隻要發布一道征討的文書就可以平定了。”漢王於是大喜過望,自認為韓信這個人才得到得太遲了,隨即就聽從韓信的計策,部署眾將領所要攻擊的任務,留下蕭何收取巴、蜀兩郡的租稅,為軍隊供給糧食。

八月,漢王引兵從故道出,襲雍;雍王章邯迎擊漢陳倉。雍兵敗,還走;止,戰好,又敗,走廢丘。漢王遂定雍地,東至鹹陽;引兵圍雍王於廢丘,而遣諸將略地。塞王欣、翟王翳皆降,以其地為渭南、河上、上郡。令將軍薛歐、王吸出武關,因王陵兵以迎太公、呂後。項王聞之,發兵距之陽夏,不得前。

八月,漢王領兵從故道出來,襲擊雍王章邯。章邯在陳倉迎擊漢軍,兵敗逃跑;在好停下來與漢軍再戰,又被打敗,逃往廢丘。漢王隨即平定了雍地,東進到鹹陽,率軍在廢丘包圍了雍王章邯,並派遣將領們去攻奪各地。塞王司馬欣、翟王董翳都投降了,漢王便把他們的地盤設置為渭南、河上、上郡。又命將軍薛歐、王吸領兵出武關,會合王陵的軍隊去迎接太公和呂後。項羽聞訊,出兵到陽夏阻攔,漢軍於是無法前進。

王陵者,沛人也,先聚黨數千人,居南陽,至是始以兵屬漢。項王取陵母置軍中,陵使至,則東鄉坐陵母,欲以招陵。陵母私送使者,泣曰:“願為老妾語陵:善事漢王,漢王長者,終得天下;毋以老妾故持二心。妾以死送使者!”遂伏劍而死。項王怒,亨陵母。

王陵是沛人,早先曾聚集黨徒幾千人,住在南陽,至這時起帶領他的部隊歸屬了漢王。項羽便把王陵的母親抓到軍中,王陵為此派出的使者來到項羽的軍營後,項羽就讓王陵的母親麵向東而坐,想要借此招降王陵。王陵母親私下裏為使者送行,老淚縱橫地說:“望您替我對王陵說:好好地事奉漢王,漢王是寬厚大度的人,終將取得天下。不要因為我的緣故而對漢王懷有二心。我則用一死來送使者您!”說罷就伏劍自殺了。項羽勃然大怒,即將王陵的母親煮殺了。

項王以故吳令鄭昌為韓王,以距漢。

項羽用過去的吳縣縣令鄭昌做韓王,以抵抗漢軍。

張良遺項王書曰:“漢王失職,欲得關中;如約即止,不敢東。”又以齊、梁反書遺項王曰:“齊欲與趙並滅楚。”項王以此故無西意,而北擊齊。

張良寫信給項羽說:“漢王失去應得的封職,想要得到關中,一實現先前的約定就會停止作戰,不敢東進了。”接著又把齊國田榮、梁地彭越反叛楚國的文書送給項王,說:“齊國想要同趙國一起滅掉楚國。”項羽於是因此無西進之意,而向北去攻打齊國。

燕王廣不肯之遼東;臧荼擊殺之,並其地。

燕王韓廣不肯到遼東去作遼東王,臧荼就擊殺了他,兼並了他的領地。

是歲,以內史沛周苛為禦史大夫。

這一年,漢王任用內史、沛人周苛為禦史大夫。

項王使趣義帝行,其群臣、左右稍稍叛之。

項羽派人催促義帝快到郴地去,義帝的群臣、近侍便逐漸背叛了義帝。

二年(丙申、前205)

二年(丙申,公元前205年)

冬,十月,項王密使九江、衡山、臨江王擊義帝,殺之江中。

冬季,十月,項羽秘密派遣九江王、衡山王、臨江王去攻打義帝,在長江上殺死了他。

陳餘悉三縣兵,與齊兵共襲常山。常山王張耳敗,走漢,謁漢王於廢丘;漢王厚遇之。陳餘迎趙王於代,複為趙王。趙王德陳餘,立以為代王。陳餘為趙王弱,國初定,不之國,留傅趙王;而使夏說以相國守代。

陳餘出動三縣的全部兵力,與齊軍合力襲擊常山。常山王張耳兵敗逃奔到漢,在廢丘拜見漢王劉邦。漢王很是優待他。陳餘到代地迎回了原來的趙崐王趙歇,恢複了他的王位。趙王因此對陳餘感恩戴德,立他為代王。陳餘考慮到趙王的力量尚弱小,國中局勢又剛剛穩定,便不去自己的封國,留下來輔助趙王,而派夏說以相國的身分去鎮守代國。

張良自韓間行歸漢:漢王以為成信侯。良多病,未嚐特將,常為畫策臣,時時從漢王。

張良從韓地抄小道回到漢王處,漢王封張良為成信侯。張良體弱多病,未曾獨自領兵打仗,而是經常作為出謀劃策的謀臣,時時跟隨在漢王身邊。

漢王如陝,鎮撫關外父老。

漢王到陝縣去,安撫關外的父老。

河南王申陽降,置河南郡。

河南王申陽投降了漢王,漢王設置了河南郡。

漢王以韓襄王孫信為韓太尉,將兵略韓地。信急擊韓王昌於陽城,昌降。十一月,立信為韓王;常將韓兵從漢王。

漢王任用原韓襄王的孫子韓信為韓國太尉,領兵攻奪韓地。韓信在陽城加緊攻打韓王昌,昌被迫投降。十一月,漢王立韓信為韓王;韓王信常常率韓國軍隊跟隨著漢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