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溝通順暢,孩子快樂成長
本期策劃
作者:本刊編輯部
孩子的良性發展,離不開父母的養育與老師的教導,更離不開父母與老師之間的有效溝通、共同配合。
現代通訊工具讓家長與老師的聯係越來越方便快捷,而麵對麵的交談越來越難能可貴。
《家教與成才》認為:家長與老師是緊密的合作夥伴,四目相對的談話,有利於彼此信任;坦誠相見的交流,有利於深層互動。
親愛的家長,你知道自己與老師的溝通處於什麼樣的狀態嗎?根據下麵十個問題,來做個簡單的小測試吧。
家長自測:了解你的溝通現狀
1、每一個新學年,你是否都主動去和老師溝通?
2、你是否以請教專家的態度和老師談話?
3、你是否提供一些老師想了解的、孩子在家中的生活資料?
4、你是否接納老師的一些想法和感受?
5、你是否理解老師的一些困難,包括牢騷?
6、你是否對老師的一些做法表示支持?
7、你是否很少打斷老師的話?
8、你是否專注地聽老師的敘述?
9、你是否相信老師的專業能力?
10、你是否在談話結束前感謝老師的辛勞?
以上十題家長隻需回答“是”與“否”。“是”在七個以上,你和老師的溝通會比較順利而有效;“是”在四到六個之間,說明你和老師的溝通有點問題;“是”在三個以下,建議你誠實地麵對問題——是工作太忙?是自認為懂得比老師多?還是缺乏和老師溝通的經驗、能力和勇氣?
家長在和老師溝通時會有什麼心理,存在什麼問題呢?讓我們走近兩位家長,聽聽他們的心聲。
擇校與自卑,我有了心理障礙
兒子剛上小學,我似乎就患上了“溝通障礙”。通過朋友鼎力相助,兒子進了南京非常有名的一所小學,師資強,生源好。校方通知我們麵試的時候,我內心的恐慌絕對是大於喜悅:在這樣的學校上學,兒子是否會在攀比中變得自卑?名校的老師見多識廣,是否對背景一般的家長不屑一顧?一係列疑問讓我們內心惴惴不安。
可能就是內心的暗示起了作用,自從兒子上了這所學校後,我和老師的溝通從來沒有順暢過。莫名的自卑感,使我處處躲著老師,開學近一個月了,竟沒主動和老師說過一句話;即便感覺到兒子初入小學,有很多不適應,我也沒勇氣和老師溝通。
有一次,兒子在家裏練習拚音,讀到“O”這個字母時,我聽他發的音是“噢”,我們小時候明明是讀“喔”啊?我問他,他說老師就是這樣讀的。這可是打基礎的時候,如果發音不準,可能會影響以後的學習。可我猶豫再三,最後還是沒敢聯係老師。
我知道有教育學者建議,最好一個月能和老師交流一次,了解孩子在學校的表現,如果經常不和老師聯係,老師以為家長並不重視孩子的學習,他們因為精力有限顧不過來,也自然而然會忽略孩子。所以,我托幫忙擇校的朋友向老師了解兒子的情況。朋友反饋的信息是:因為家長和老師缺少溝通,已經影響到孩子對自己的評價,他看到別的同學父母經常去學校和老師談談說說,而自己的父母從未去過學校,覺得父母並不在意自己,所以上課時經常心不在焉,作業也一般。聽到這些,我心裏很難受。
開學兩個月後,老師給我打過一次電話。反映孩子書寫不認真,橫不平豎不直,歪歪扭扭,希望家長能給孩子提要求,以免耽誤以後漢字的書寫,並建議我有空時去學校一趟。
我趕到學校,一見到老師,心跳騰地加快,緊張極了。和老師交流時,我隻會點頭、微笑,不敢多說半句話,生怕哪句話說錯,冒犯了老師。走出校門,我才發現,手心都是汗。這樣的見麵效果可想而知。
有一次,兒子數學考了59分。一年級數學非常簡單,再差也不能考59啊?我沒看到試卷,不知道哪裏出了差錯,我和先生都有些擔心,兩個人在家裏急得團團轉。決定打電話向老師請教一下。先生撥通了電話,一下扔給我,自己躲一邊去了,我隻好握著電話等。電話最後沒接通,我一方麵很失落,一方麵居然有如釋重負之感。
我經常以兒子成績不好、我和丈夫都是沒能耐的家長,老師工作很忙,不要再給老師添亂了等等借口為自己開脫。而這種一次次不良暗示,帶來了一次次溝通障礙,造成我們和老師越離越遠,無法及時了解兒子在班裏的學習狀態、和同學老師的相處等等情況,被邊緣化的感覺讓我們受盡煎熬……
言行誤解,產生不良效果
“世駿最近成績下滑得厲害,語文和數學考試都沒有過80分,另外這孩子上課也不注意聽講,經常搞小動作,作業完成得也不好,說他幾次,他也不改……”老師憂心忡忡地打電話給我,我頓時感到問題很嚴重。
這幾年我和先生分居兩地,都忙於工作,上四年級的兒子由奶奶照料。對他的家庭教育,我們基本上是“放羊式”,而且我們一直以為隻要老師不打電話,不找家長,就應該沒什麼事,平時對兒子不聞不問,從未主動聯係過老師,導致兒子出了這麼多狀況。
我特意請了長假在家管教兒子。剛開始,兒子有所收斂,可好景不長,老毛病就又出來了,不是把前座女生的發卡弄壞了,就是作業寫得亂七八糟……老師又打來電話,談話間她不斷地歎氣。我一個勁地請老師幫忙,希望老師對兒子有點耐心。可就這句“有點耐心”,竟把老師一肚子的苦水都倒了出來,最後她沉重地說了句“您還是對孩子多上點心吧”,就把電話撂了。我的心情亦無比沉重,還有些後怕,老師會不會因此對兒子更有看法,會不會因此不理不管兒子?
正在我彷徨時,鄰居的一句話點醒了我。她說,自從給老師送禮後,老師對她家小強可好了。病急亂投醫,我趕緊買了購物卡,忐忑不安地敲開了老師家的門。一陣寒暄後,我把購物卡遞給了老師。老師一直微笑的臉瞬間變得非常嚴肅。我臉立刻就紅了,聲音也顫抖了,隻顧一個勁地說:“老師,你收下吧。”一邊說,一邊把卡往老師兜裏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