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淺析高中體育分類教學模式的應用(1 / 2)

淺析高中體育分類教學模式的應用

體育教育

作者:陳書玲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3)10-000-01

摘要在新課改的影響下,小學、初中和高中不同教學階段的各門課程都進行了改革,以適應時代和學生成長的需要,使教學成效更加顯著。而高中體育課在這樣的形勢下,所進行的創新便是“分類教學模式”的開展。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上課的項目,教師根據學生的特點因材施教,充分考慮學生的興趣和能力,這是體育教學模式的一大進步。

關鍵詞高中體育分類教學模式應用

高中的體育教育一直存在著兩極分化的現象。一些學校對體育十分重視,對所有學生的全部體育項目要求都十分嚴格,其考核標準也高。但由於學生在體育方麵的學習和接受能力不同,由於心理或生理上的問題而無法完成相關的體育項目,而使得他們對體育課存在壓力。另外還有一部分學校則重文化課而忽視體育課,導致體育課成為休閑課,甚至被其他的一些課程所取代。沒有教師的帶動和組織,學生對體育課的熱情不大,其考核也隻是應付了事。這兩種現象普遍存在於高中體育教學中,對高中體育課的教學產生了許多不利影響,亟需體育教師改革教學方式,提高教學質量。

一、分類教學對高中體育教學的意義

(一)我國高中體育教學現狀

對於小學生來說,他們往往不在乎體育課的形式和內容,隻要能玩便滿足他們的需求。但對於有自主意識和不同需求的高中生來說,他們對於體育教學有更高的要求,若不能滿足,則很快便失去他們對體育課的熱情。高中生已經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形成了自己的愛好。有些人喜歡跑步,有些喜歡球類,而另一些則對跳躍運動情有獨鍾。然而現在的許多教師往往忽視學生不同的體育需求,對他們進行統一的訓練,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同,學習成績更是參差不齊。

(二)分類教學改變了高中體育教學的問題

分類教學通過對學生因材施教,充分調動學生參加體育活動的積極性,使學生在體育方麵有一技之長,擺脫了傳統教學中“什麼都學卻什麼都不會”的現象,增強學生在體育方麵的信心。同時,學生對某一運動訓練的需要,可以帶動他們進行其他運動的學習。

比如足球、籃球類等球類運動需要學生有強健的體魄和耐力,這可以鼓勵學生參加跑步等他們可能不喜歡的運動,反而全麵提高了學生的體育素質。

二、如何實現分類教學,提高體育教學的質量

(一)引進多樣的體育項目,豐富學生的運動形式

高中體育的項目少,且沒有具體的分類,大多都是由教師根據教學大綱隨意安排。雖然教學要求上有對球類運動、體操類、武術類等常見的運動的授課要求,但由於缺乏相關設備,或教師不專業,相關課程無法正常開課,學生對體育運動的選擇不多,興趣不高,教學效果差。因此,進行分類教學的第一步便是引進更多的運動項目供學生選擇。

對於體育教學的項目大體上可劃分為體操、武術、球類等;細致劃分,又可體操分為集體和個人運動;武術可有拳術、劍術等不同的選擇;球類則更多,足球、籃球等集體類的,還有羽毛球、乒乓球等個人類的。對於不同的運動,學校需配備相對完善的體育器材,並對教師進行培訓,使他們能夠勝任教學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