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來沒有想過將音樂的元素融入到動畫片會有如此震撼的效果,在孩子們歌唱時,我以為這是一部純粹以夢想為主題的影片,直到最後,我釋然了。殘酷現實下的所謂夢想在影片中隻是一種基調,這條路上,鏡頭開始移向師生之間的情誼,從最初的無助、中間的坎坷、到最後的堅持,在幾乎遺憾收場的結局中,麥兜這群孩子卻以真摯的歌聲完善了自我。
由此,影片所挖掘的美好人生並非是表麵的繁華,而是堅持最初的理想與信念。
由單純孕育的夢想
《麥兜》係列的作品總會讓我們聯想到城市人為夢想打拚的畫麵,濃濃的現實味道在本應該懵懂的動畫片中卻靈活地展示出來,具體而生動。說白了,就是一群“屌絲”的磕絆生活,掙紮在夢想與現實之間,身上辛酸的汗水成了他們為之付諸一切的見證。
《麥兜當當伴我心》也延續了這一點,在眾人都並不看好的幼兒園裏,門口是被潑滿“欠債還錢”的紅油漆,小朋友們每天隻能分到一粒咬不開的糖炒栗子,校長費盡心思謀出一條解救之路——唱歌。
於是,我們總能看到一輛載滿孩子的巴士穿梭於城市之間,他們唱過商場,錄過廣告歌曲,遇過騙錢跑路的膠牌經理人……他們身上或多或少映襯著我們的影子——生活在社會基底的我們選擇北漂、擺攤、搬運,做盡一切的苦活,在南上北下經曆艱辛的同時忍受著上層人士鄙夷的目光,埋頭與皺眉成了我們慣性的表達。起初對導演將生活的苦味用動畫片的形式展現這點心存疑惑,直到看到麥兜在舞台上快樂地歌唱,我才明白原來夢想路上的無奈、追求、失敗等必須經曆的過程可以由“單純”來孕育和堅持的,因為單純,才能夠肆無忌憚地拚搏,沒有太多的瑣碎,才有了過程中的享受。
一直以來,我們對單純的定義僅限於一種無知,殊不知它是一種對生活本質的相信,相信痛苦的背後會有幸福。就像麥兜這群孩子,因為相信能改善幼兒園的生活而去歌唱,從最初的被迫到站在舞台上的專注與快樂,在此過程中,他們已無意間把唱歌演變成內心不可動搖的夢想,而且是由單純孕育而成的。年幼的他們並不知道太多,複雜的世界在他們看來不過是恒生指數的升與降,將糖炒栗子咬開,但他們認定的夢想卻比誰都執著,那是一種堅持,也是一種對音樂的信賴,苦悶的生活因而被他們打造成輕鬆感人的舞台。
誰不向往美好的生活?但麵對世界的種種無奈,我們又能如何?所以我們大可以學麥兜那種“單純”的思維來看待世界,大有大路,小有小路,總有或大或小的夢想會讓我們去堅持,成為人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撐。
飽含熱忱的生活
在觀看影片的過程中,有個人會讓我們印象深刻,那便是這部影片的靈魂人物——對音樂執著的校長。
這位介乎在懵懂的少年和遲暮的老年之間的校長無疑是影片中“屌絲”的代表,他硬撐著身體,身兼數職來維持幼兒園的日常開銷,那堅持不懈的一舉一動分明在提醒我們:夢想無關貴賤與年齡。所謂懵懂、遲暮、孩子、老師,這些人和事在這部動畫片中營造出一種天真而深沉的氛圍,正如別人眼中的“賣口條”,在麥兜看來卻是肉厚美聲;別人眼中的“死心眼”,在校長看來卻是支撐的理念。讓我們埋頭深思,真正悲催的生活不是貧窮,而是沒有足夠的耐心去拔高紮根於心底的夢想。隻有堅定的理念,才能磨平坎坷的道路,觸及那道希望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