淵男生深深地歎了口氣後,滿臉無奈的說道:“你們以為我願意做出這樣的決定嗎?要知道我十六歲便跟隨父親出征,近二十年來未嚐敗績,我豈是輕易便肯服輸之人!可是昨天上午以及夜間的戰鬥你們都已經看到了,我們甚至連靠近唐軍都做不到,尤其是午後的那一通進攻,我們根本就沒有招架之力,又何從談起決一死戰呢?此番我們出征,調動了國內近六成的兵力,一旦我們全軍覆沒的話,你們有沒有想過後果?如果這個時候新羅、百濟前來攻打我們,我們又拿什麼去抵禦他們?我是在給我們的國家留下一點血脈,不想讓我們大家成為導致國家滅亡的千古罪臣啊!”
“大將軍……”
淵男生揮了揮手阻止了手下將軍的話,繼續說道:“下麵的話一定要記牢。一會兒我會親身前往唐營乞降,我會盡量爭取讓你們全部獲釋的。你們回去以後,一定要牢記:不論到什麼時候,隻要這個李恪還世是一天,就不要主動的與他們發動戰爭!這句話不但你們要牢記於心,還要把這句話告訴給我的父親。除此之外,一定還要把鴨綠江邊以及西邊海岸的長城(高句麗建武王在李世民登基之初修建的針對唐朝進攻的防禦工事,全長超過千裏,在這裏我把地點稍稍作了調整)進行加固,一旦唐軍前來攻打,一定不要讓他們上岸,否則的話我高句麗唯一可以與唐朝對峙的憑及也將喪失殆盡。”說完後,淵男生站起身準備往外走,剛走了兩步又止住了腳步,說道:“告訴我父親大人,淵成惠可以接替我的位置。”
這一次,淵男生毫不遲疑的走向了門口,滿臉的毅然之色。房間之內的眾將官單膝著地,向他致以最高的禮儀,用最尊敬的目光護送主將離開,直至他的身影消失在大門之外。
大唐方麵,李恪所在的軍營之內,一口氣升起了整整三十個熱氣球,每個熱氣球之內都裝有三十枚燃燒彈,這已經是每個熱氣球的最大攜帶量了。李恪已經做好準備,如果對方再不投降的話,他不介意來一次烈火焚城。
就在這時,有士卒跑到他的身旁彙報:“稟報大都督,對方主將隻身站在城門外的吊橋之上,說要與您當麵磋商投降的具體事宜。”
李恪聽到彙報後稍稍一愣:想不到這個高句麗的主將居然在接連遭受打擊之下,還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恢複冷靜,看來自己還是低估了對方。想到這裏,安排十名工兵前往城門口排雷,打掃出一條供淵男生出來的通道。並且叮囑他們,在排雷的時候一定要在前方先立起一麵可以阻擋對方偷窺排雷方式的生牛皮,免得對方學會了排雷的方法。這將會對今後的戰事產生巨大的影響。
時間不長,淵男生來到李恪所在的大帳之內,上前施了一個軍禮後說道:“敗軍之將淵男生拜見唐朝遼王殿下。”
“將軍免禮。”吩咐手下人給淵男生搬來一把座椅後,繼續說道:“想不到隻相隔一日,便再次與將軍相見,你我二人還真是有緣。不知將軍此番前來,有何見教。”
“淵男生此番前來,是想與大唐議和的。”
“泉(要避諱李淵的名諱,今後如果在對話中出現這種情況,便不再解釋。)將軍,此番是你們高句麗率先挑起的戰爭,使得我大唐十餘萬百姓流離失所,無數房屋被焚毀,大量土地荒蕪,而這一切都是由於你們妄動刀兵所引起的。如今你十萬大軍被我大唐圍困於彈丸之地,毀滅在即。這個時候你卻來和本王談什麼議和!將軍不覺得晚了一點嗎?再者說,昨日本王曾經當麵勸解將軍,希望將軍能夠主動退兵。如果將軍當時肯於答應退兵的話,自然一切都好說。但是今日卻與昨日不同了,將軍以及將軍麾下的十萬大軍已經如同籠中鳥、甕中鱉,生死全憑我的一句話。將軍認為本王還會向昨日那般好說話嗎?或者可以換種說法,將軍是否做好本王獅子大開口的準備?”
還不等李恪把話說完,淵男生的臉上便已經顯現出了汗水。他萬萬沒有想到,對方居然會如此直白的說出心中的想法,一時之間還真的有點難以接受他的這種直白的表達方式。
看到對方沒有開口,李恪繼續說道:“泉將軍,你我都是武將,有什麼話不妨直接說出來,就不要學文臣們的那一套,雞毛蒜皮的一些個小事也要扯上半天的皮,那不是武將應該做的事情。”
李恪所說到的話,淵男生都是非常的讚同,作為一員武將就應該做事幹脆利落,但是眼前的事情牽扯到國家的利益,一個不小心就會造成極大的損失,容不得他出半點錯誤。想到這裏,他長歎了一口氣,非常無奈的說道:“遼王殿下,您不妨先說出您的條件,如果我能做得了主,自然不會有半點遲疑,如果超出我的能力範圍,也隻好將您的條件轉送國內,由朝廷作出答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