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得出將軍也是痛快之人,那麼本王也就不拐彎抹角了。本王的條件非常簡單,隻有三條。一,賠償我大唐五十萬貫銅錢,作為我大唐方麵百姓的損失;二,高句麗方麵在鴨綠江以北地區的駐軍不得超過一萬;三,利源城內的高句麗士卒都是我大唐的俘虜,我大唐有權利處置他們。但是允許你們高句麗用錢贖回他們,具體價格為士卒每名十五貫或者十五兩白銀或者一兩五錢黃金,軍官五品以下每人五百貫,五品以上每人兩千貫,至於泉將軍本人嘛,原本本王還想說個天價,但是現在本王非常欣賞你,就不另外加價了,也兩千吧。”
淵男生的汗水又一次情不自禁的順著兩腮流了下來。眼前這位唐朝的遼王還真是獅子大開口啊。一張嘴就是二百多萬貫,這也太會算錢了吧。“遼王殿下……這錢也未免太高了吧?恐怕我高句麗舉全國之力,也無法拿出如此之高的賠償來。”
“泉將軍切勿妄自菲薄,當初本王收回沈陽城的時候,單單是一座沈陽城內的庫房內,本王便收獲了白銀和黃金價值幾十萬貫銅錢啊!這沈陽城在高句麗國內可不算什麼富裕的地方吧!”
“這……”淵男生一時之間啞口無言。
“泉將軍,本王給你算一筆賬。想必將軍一定知道本王回到沈陽以後,便下達了一條搬遷令。單單這一條搬遷令本王所付出的便遠遠不止五十萬貫吧?這可是本王自掏的腰包啊!作為戰勝者,本王沒有額外的加價,已經是非常照顧你們了。還有就是贖回那些個士卒的錢,將軍也是帶兵打仗之人,自然會明白一個道理,那就是沒有上過戰場的新兵和老兵,是根本就沒法相比的。十五貫買一個經驗豐富的老兵,實在是一件非常劃算的事情。如果本王有這種好機會,本王倒是非常願意一口氣買上三五十萬名這樣的老兵。”
“可是……可是……這價錢太高了,隻怕是……”
“本王也不是那種不近人情之人,隻要你們高句麗先把前兩條做到便可。至於第三條嘛,本王可以允許你們用三年的時間去籌措錢財。不過錢沒有交給本王之前,本王是不會放他們回去的。還有就是,如果在這三年內,他們在我大唐境內娶妻生子了,便算作我大唐人了,即便是你們出再多的錢,本王也絕不會允許他們回去的。不知本王的這些個提議你是否可以答應,如果可以的話我們便草擬一份協議,要知道本王還有很多事情要去處理,可沒有這麼多時間放在談判至上。”
“遼王殿下,實不相瞞,這份協議牽扯的金額數目太過強大,實在不是淵男生所能決定的事情。殿下可否寬限幾日,淵男生安排人快馬趕回京城請示朝廷以後,再行回複殿下的條件如何?”
“也好。這裏距離平壤不過八百裏,快馬加鞭兩日便可到達,本王便給你六日時間。六日時間已過,可就休怪本王烈火焚城了泉將軍慢走,本王就不送將軍了。”
淵男生想不到李恪留給他的時間居然隻有短短的六日,這分明根本就不給自己一方,留出任何可以應變的機會。當下也不敢在做遲疑,趕緊的返回利源城內,給自己的父親淵蓋蘇文,也就是現在的高句麗的大莫離支(最高攝政)去了一封信,心中詳細的說明了此番作戰的情況,以及自己對於唐朝的看法,最後又把李恪提出的條件提了出來,並說明了李恪給出的期限。
五日後,淵男生得到來自平壤的回信後,再一次來到李恪的營中,同意了李恪提出來的所有條件。也不能算是所有條件,隻有第三條的最後部分沒有答應。也就是說淵男生的父親、高句麗的政權實際掌控者同意贖回了除了淵男生以外所有的士卒將領,並且答應在一個月內便把所有贖金送到。
李恪對此深感不解,便問淵男生這是為何。淵男生悶悶不樂的告訴李恪,他的父親認為他作為一名戰敗的主將,尤其還是他淵蓋蘇文的兒子,這是整個家族的奇恥大辱。所以不準備花錢贖回他。聽完這個話,李恪感覺怪怪的,沉默了半天以後,告訴淵男生,他相信對方的為人,所以允許他先欠著自己的,等到他什麼時候有了錢,再還給自己便是。誰知對方卻告訴李恪,如果他現在回到國內的話,將隻有死路一條,所以他準備追隨李恪,等到他攢夠了錢,再贖回自己的自由之身。李恪也沒有多想,便答應了他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