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LOGIQ7,LOGIG9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探頭頻率4 MHz,體檢人員取仰臥位,充分暴露腹部,實質髒器檢查完畢後,探頭置於腹部自上而下連續多方位檢查發現腸腫瘤19例。
1.3 研究方法
對患者的病曆資料或電子檔案進行整理,記錄患者的年齡、性別,超聲觀察腫瘤的位置、大小、形態、血供及多普勒血流參數、臨床表現等以及術前行CA125、AFP、CEA、CA199等腫瘤標識物檢查,術後隨訪病理結果,對數據資料進行整理分析。
2 結果
升結腸區腫物11例,結腸脾區腫物3例,回盲部腫物3例,左下腹部腫物2例。患者來源全部為正常體檢人員,追問病史,其中2例有腹部不適症狀,隱痛,其餘均無任何症狀。14例患者術前化驗CEA值高程度不等,11例伴CA199增高。
19例大腸癌的聲像圖表現:17例腸管壁不均勻增厚,超聲表現與正常腸管壁有顯著差異,腸管短軸顯示,腸壁厚度0.8~1.9 cm不等,呈實性較均勻低回聲顯示,漿膜線連續較完整,光滑,腸管長軸切麵,8例黏膜線顯示欠清晰,仔細觀察可見腸內容物及腸氣在腸腔內充盈缺損改變。CDFI:18例大腸癌中13例較厚腸壁處探及點狀及短棒狀血流信號,彩色多普勒顯示率72.2%,國內報道進展期大腸癌彩色多普勒顯示率84.6%~93.0%[1],頻譜顯示Vmax:(12~29)cm/s。RI:0.55~0.78。
19例患者中2例超聲發現腹部包塊,超聲探測時觸診包塊界線不清,較硬,活動性差,加壓時有氣體通過狹窄管腔感。其中一包塊位於右下腹部,該區域腸管結構紊亂,二維聲像圖顯示為團塊樣不均勻回聲區,腸管間隙見線狀少許無回聲,腸管壁增厚不明顯,最厚處僅0.93 cm,仔細探查,於腸管長軸漿膜線連續不完整,與周圍組織界線不清,CDFI:不均質實性回聲可探及較豐富血流信號,頻譜多普勒顯示Vmax:28 cm/s。RI:0.55。術中所見:回盲部腸腔內腫物,較硬,凸向漿膜,與周圍組織粘連,伴有少許滲出,手術剝離較困難,大網膜有小轉移灶。切除病灶及部分大網膜,送病理,回報結腸低分化腺癌伴炎症。另一包塊位於左下腹部,為實性不均質低回聲包塊,大小約4.6 cm×3.7 cm,形態尚規整,邊界尚清晰,CDFI:可探及較雜亂血流信號分布。頻譜多普勒Vmax:18 cm/s。RI:0.69。術中所見:於乙狀結腸區見約5.0 cm×4.0 cm近圓形腫物,包膜較完整,由腸管壁外凸,中等硬,送病理回報,為結腸淋巴瘤。
3 討論
結腸癌是胃腸道中常見的惡性腫瘤,以41~51歲發病率高,近些年中有年輕化趨勢,可能與現在不良生活習慣相關。在我國近20年來尤其在大城市,發病率明顯上升。結腸癌病因雖不明確,但其相關的高危因素漸被認識,如過多的動物脂肪及動物蛋白飲食,缺乏新鮮蔬菜及纖維素食品,缺乏適度的體育活動等。遺傳易感性在結腸癌中也具有重要地位。結腸腺瘤、潰瘍性結腸炎以及結腸血吸蟲病肉芽腫,與腸癌的發生有較明確的關係[2]。國外報道,其原因主要是膳食結構的變化,當地生活習慣,如快餐飲食,高糖、高脂肪攝入;蔬菜食入較少;缺乏運動,肥胖者較多;還有人口的老齡化,大腸癌發病率日趨增高[3]。
19例腸腫瘤患者中1例為淋巴瘤。腸淋巴瘤病變以黏膜下層和肌層為主,腸周脂肪層可存在或受侵,腸壁內的淋巴組織增生浸潤是腸壁增厚的病理基礎,黏膜層相對正常,是由於病變起源於黏膜下淋巴組織,並黏膜下浸潤生長為主[4]。Schottenfeld等[6]報道,腸淋巴瘤好發於回腸60%~65%[5];發生於胃及大腸相對少,國內佟鑄等[6]報道為70%;胡中華等[7]報道72.7%;相差不大。大體病理:分腫塊型、浸潤型、潰瘍型,與結腸癌大體病理分型大致相同,在聲像圖上腸淋巴瘤與大腸癌不好鑒別,最後還得靠病理組織學區分。
大腸病變除一般腹部觸診外,纖維結腸鏡、X線雙重氣鋇照影是重要的診斷方法。CT、MRI費用昂貴,並受客觀條件與病情發展階段限製,不能普遍應用,因此尋找新的診斷方法具有實際意義[8]。90年代開始,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的應用彌補了纖維結腸鏡與X線檢查的某些不足,輔助臨床診斷有一定的價值,優點是便捷,價格便宜,多次重複檢查,現廣泛用於臨床,尤其對高齡,有心腦血管疾病及活動不便患者臨床結腸鏡篩選檢查有局限性的,另外結腸鏡檢查隻能觀察腫瘤表麵,不能確定其浸潤的深度和範圍、腫瘤與周圍組織關係及遠處髒器轉移情況[9]。隨著消化道腔徑超聲檢查和研究的深入,對胃腸道病變有一定認識[10],超聲探頭直接置於腫物上,避免腸氣幹擾,觀察腫物浸潤深度,測到低速血流,可彌補經腹超聲的一些不足。近年來報道的經直腸超聲檢查有望提高超聲對直腸病變的診斷率[11],避免漏診。上述19例全部是結腸腫瘤,超聲診斷直腸腫瘤還有待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