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業部製下工藝管理評價體係的建立及應用
項目管理
作者:李宏樓 王路平 梁聰聰 陳麗芳
摘要:隨著企業業務和規模的擴大,集團化管控成為發展的必需,其中事業部製可以為企業的發展起到助推器的作用。但在事業部製下,會存在部門重複建設、資源重複分布、各事業部協調成本大幅增加的問題。文章所述研究以高壓開關製造企業為模型,探討對應的工藝管理及評價問題,以建立統一有效的工藝管理評價體係,推進企業健康、高效發展。
關鍵詞:事業部製;工藝管理;評價體係;集團化管控;高壓開關製造企業 文獻標識碼:A
中圖分類號:F272 文章編號:1009-2374(2015)15-0191-02 DOI:10.13535/j.cnki.11-4406/n.2015.15.099
1 概述
事業部製組織結構也稱“斯隆模型”,最早出現於20世紀20年代的美國通用汽車公司,隨後被歐美和日本各大企業普遍采用,對其研究也非常廣泛。但對於製造企業事業部製下的工藝管理評價,國內尚未發現一部係統而又通透的相關標準或著作供企業管理者參考。
2 事業部製下工藝評價體係建立的必要性
2.1 事業部製簡介
事業部製是一種高度(層)集權下的分權管理體製,是分級管理、分級核算、自負盈虧的一種形式。它是按照企業所經營的事業,包括按產品、按區域、按業務類型等來劃分部門,設立若幹事業部。按照“集中決策,分散經營”的原則,實行分權管理。事業部既是公司的利潤中心,具有利潤生產和管理的職能,又是產品責任單位或市場責任單位。
2.2 事業部製下工藝管理體係建立的必要性
工藝管理是保證工藝方法和工藝技術在生產過程中得以正確貫徹,並使之在生產實踐中不斷提高和發展,以適應生產發展的一門管理科學。在事業部製下,工藝管理已經突破了生產技術準備與產品製造過程的範疇,還要求對產品全生命周期的工藝工作進行技術管理和控製。強化工藝管理、集中做好工藝改造、切實解決工藝技術難題是製造業企業事業部製下經營製勝的關鍵。工藝管理體係因行業、企業的不同而存在一定的差異性,為了能統一衡量工藝管理水平的主要指標,更好地量化企業工藝管理水平,需要建立一套完善、全麵、科學的工藝管理評價體係,幫助企業與國內外先進企業工藝管理水平進行對比分析,找出差距,使企業工藝管理與時俱進,為提高企業市場競爭力提供必要的保證。
3 事業部製下工藝評價體係建立
3.1 事業部製下技術(工藝)委員會的建立
事業部作為企業二級單位下屬部門,與兄弟事業部之間相互協作時易產生爭端,而且存在部門重複建設、管理成本升高的問題,再者僅靠總經理或副總經理的有限精力難以更好地處理如此多學科、大工作量的任務,因此,技術(工藝)委員會應運而生。技術(工藝)委員會的成員由公司各領域技術專家組成,在主任委員組織下開展工作,並定期召開會議。技術(工藝)委員會作為專業性技術機構參與事業部運行,在其中起到決策支持和管控、協調的作用。上行就各事業部在生產中出現的技術、工藝等重大問題進行評審,為公司領導決策提供專業意見和建議;下行將決策機構的意見通過工藝管理部門和其他職能部門傳遞到各相關事業部,並得到貫徹落實,從而使集團整體調控更加高效。
3.2 事業部製下工藝管理評價體係的建立
經過廣泛調查和深入研究,借鑒已有的研究成果,結合麵向產品全生命周期的工藝售後服務與工藝管理的密切關係,對傳統企業工藝管理水平評價指標和指標體係進行了修訂與豐富。采用三維劃分法建立工藝管理評價模型。該模型分別從產品全生命周期維度、事業部維度和協同維度出發,涵蓋了從產品調研階段開始直至產品回收和再造階段的全過程。它將產品各個階段中相關事業部的工作以及財務管理、設備能源管理等協同部門的工作分為小模塊進行研究,從而明確了各事業部和協同部門的工藝管理職責,使整個模型具體化、並行化、協同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