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人文理念在小學語文教育中的培養(1 / 3)

人文理念在小學語文教育中的培養

語文教學與研究

作者:趙院娥 閆明崗

摘 要: 在新時代新課改的大背景下,“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漸漸凸顯了重要性,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很好地融入人文教育值得我們每一位小學教師思考。本文主要以甘肅某農村小學為例,探討小學語文教學中出現的問題和加強語文教育中人文理念培養的措施。

關鍵詞: 小學語文 人文理念 培養策略

一、人文精神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

人文精神的核心是以人的和諧發展為本。進行人文精神培養,不僅體現了素質教育的完善,而且是對人類的價值和尊嚴的肯定。然而,小學生的人文素養與中學生、成人不同,處在這一階段的學生還沒有形成主要三觀,這一階段的人文理念培養會影響他們以後的人生。對小學生的人文教育,應主要培養學生如何處理好與自然、社會、與人之間的關係,這種以人文理念為核心的教育與小學語文教程息息相關,現行小學語文課本在選取課文時很重視這一點。有專家說過處在六到十二周歲這一階段的兒童向前走去,他看到什麼自己就想變成什麼,他所獲取的一切信息就好比吃了進去,會長成血肉,影響到他的一生。由此可見在小學教育中進行人文理念的培養是多麼的重要,小學語文教學應義不容辭地承擔起這個重任。這就對語文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意味著語文教師應加強對學生的人文關懷,在學校的任何時候,老師都要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保護好每一個學生的天性,時刻注意規範自己的言行,樹立好的榜樣,給學生傳遞正能量。

在學校教學中,要時刻關注學生的心理感受,注重人文理念培養,語文課堂教學應更加係統地培養學生的人文理念。小學生對世界的感受和對社會的認知能力,大部分來源於老師的教導和周圍教育環境的影響,小學語文教師要時刻注意他們的心理感受,尊重每一個學生的創造思想並提出建議加以引導。語文課文中包含大量的人文情感和主觀色彩內容,課文中的人文理念和素材更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健全人格。這一點我在平時的教學中深有體會。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我教二年級語文,在上父親和鳥這一課時,在教學的最後我問學生:“上完這節課,你有什麼感受,大家隨便說說。”稍做思考之後,一個個小手慢慢地舉了起來,我讓其中一個學生回答,他說他知道了父親是一個熱愛自然保護自然愛護鳥類的人,他為文章中的父親感到驕傲和自豪。又有人搶著舉手,他站起來說:“我更愛我的父親,我有一個偉大的父親。”我繼續追問:“那你覺得父親哪裏偉大呀?”他說:“父親很愛媽媽和我,他很辛苦地賺錢養家,給我們一個幸福的家。”孩子的回答有些出乎我的意料,雖然表達得有些生澀,但句句出自內心最真摯的感受。孩子們七嘴八舌地說著自己的想法。這節課讓我對這些孩子有了新的認識,他們的內心是豐富的,隻是平時課堂上我們忽略了他們內心的感受,隻是一味傳授知識應付考試,缺少了人文關懷。我布置了家庭作業,讓他們回家為爸爸或媽媽做一件事或談一次心,第二天在課堂上交流過程和感受,大家都非常高興地答應了。第二天我剛進教室,他們就迫不及待地開始說話了,他們一個個爭先恐後地說著自己的想法,其他學生認真聽著。這樣教學,不僅結合了生活中的實際,而且豐富了學生的經曆,使學生的情操得到了陶冶,更充分肯定了人文理念在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我意識到學生不僅需要知識,他們的內心也需要人文關懷和人文營養的滋補。

二、學校語文課堂教學的現狀

1.老師的課堂教學理念有待提升。

我們學校老師的老齡化嚴重,大多由民辦老師轉正,沒有受過專業的師範教育,專業化不強。大部分教師對語文學科教學性質和教學目的認識不充分,導致語文教材和教學方法分析不透徹,僅僅將教學停留在對學生進行語言文字訓練的應試目標上,想方設法追求成績,而對其他能力的培養全然不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