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小學數學優質課堂構建的研究
數學教學與研究
作者:孫勝利
摘 要: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我國的教育事業也隨之不斷進步。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跟不上新課程改革的要求。為了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效率,優化學生的學習效果,本文對小學數學優質課堂構建進行研究,並針對如今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的現狀進行描述,並提出相應的解決策略,以此構建小學數學優質課堂。
關鍵詞: 小學數學 優質課堂 構建研究
小學數學作為教學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對促進學生的思維發展和邏輯思維的形成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1]。數學是一門較抽象的學科,小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難免會提不起興趣。為了使教學效果更好,小學數學優質課堂的構建顯得尤為重要。
一、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現狀
1.教學思維過於傳統
受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雖然素質教育和新課改要求在全國範圍內廣泛推行,但小學數學老師在教學過程中仍然以提高學生學習成績為目標進行教學。這樣的情況直接導致小學數學課堂缺少活力,老師一味地講解,學生隻是在被動地接受知識,難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不利於小學數學優質課堂的構建。
2.教學方式過於單一
在教學過程中,老師很少站在學生的角度講解數學概念。大部分老師隻是為了學生的成績而使用傳統的教學方法進行講解,通過板書和講解概念的方式解釋知識點,這難以實現優質課堂的構建。雖然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習效率,但是教學方式過於呆板,難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3.互動方式過於缺乏
由於傳統教學思維的束縛,老師在課堂上通常掌握著支配的主權,而本應該作為學習主體的學生反而變成了被動的客體。為了節約時間,老師很少在課上與同學進行互動,學生與學生之間也很少進行對相關數學問題的討論。這樣的狀況導致數學課堂枯燥乏味。
二、小學數學優質課堂的構建策略
1.營造輕鬆的教學氛圍
營造輕鬆愉快的教學氛圍是構建小學數學優質課堂的基礎。老師需要摒棄傳統的教學理念,學生的成績固然重要,但是小學生作為思想不成熟的個體,傳統的教學方式隻會讓他們對抽象的數學更厭惡。老師應當針對小學生的個性特點,在教學過程中采用適合他們的講解方式。
比如在學習“單價、數量、總價”的時候,老師可以讓學生在模擬的小超市的情景中進行表演[2]。利用學生所擁有的文具,如書本、書包、鉛筆盒等放入“小超市”中,將學生分別分配不同的角色,如收銀員、顧客等。顧客拿起超市的商品讓收銀員計算價格,收銀員的任務就是要記錄相應的價格和數量進行價格的總計,在完成一輪之後再讓扮演顧客和收銀員的學生進行角色互換,讓學生通過這種方式了解“單價、數量、總價”之間的關係。通過這樣的方式將抽象的數學概念融入到生活實際中,讓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中,既活躍課堂氣氛,又增添學習樂趣,有利於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