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取多種形式,展現數學魅力
數學教學與研究
作者:白彩紅
常聽人說“數學枯燥無味,難學難懂”。但是,如果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這個問題就能迎刃而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教師必須研究的課題。現我就將自己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點點滴滴記錄下來,與大家共勉。在教學中我采取多種形式,調動多種感官,使學生在愉悅的學習氛圍中積極主動學習,從而展現出數學的誘人魅力。
一、巧設導語,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導語是在新的教學內容或活動開始之前,老師引導學生進入學習狀態的行為方式。導語設計的巧妙、恰當,能緊扣學生心弦,激發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學生熱情高漲,精神振奮地投入到新知識學習中。
例如:在講“能被3整除的數的特征”時,老師這樣設計導語:“同學們,今天老師要賣弄一下我的本領。你任意說出一個數,我都能很快判斷出它是否能被3整除,你們相信嗎?”學生說:“不信。”老師:“那好,你們出數,當堂驗證。”緊接著學生出數,老師判斷,學生驗證。此時,學生一定感到吃驚:“老師怎麼算得那麼快呢?”於是產生了疑問,激起了興趣。老師趁機設疑:“你們想有這樣的本領嗎?”學生:“想。”老師:“那好,今天這節課就讓你們有跟老師一樣或比老師還要強的本領。”板書課題《能被3整除的數的特征》,學生積極地投入學習,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二、利用多媒體資源,營造愉悅的課堂氣氛
自90年代以來,多媒體技術迅速興起、蓬勃發展,多媒體技術對教學也產生了積極效應,能為學生提供最理想的教學環境。特別是低年級學生,他們的思維多是形象思維。多媒體在教學中的應用,可將圖、文、聲、像融為一體,使教學活動變得更豐富多彩,又可以寓知識學習、技能訓練、智力開發於生動活潑的形象畫麵之中,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寓教於樂,使學生在輕鬆愉悅的氛圍中學習新知,提高空間想象力。
例如:在講10以內的加法應用題時,用多媒體課件出示:貓媽媽帶小貓到河邊釣魚,貓媽媽釣了4條魚,小貓釣了2條魚,請同學們幫它們算一算一共釣了多少條魚?學生一看畫麵,精神大振,紛紛舉起小手,問題在愉悅的氣氛中得以解決。
三、合理運用直觀描述,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描述性講解是教師在敘述性講解的基礎上,增加了修飾的成分,增強語言感染力,喚起學生的情感和想象,使他們更好地感知教材,再加上一些事物、動作的描述,把難以理解的知識直觀形象地展現在學生麵前,幫助學生理解記憶,從而達到由表及裏之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