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中如何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數學教學與研究
作者:李鳳芹
引言
21世紀是終身學習的世紀,不會自主學習的人將無異於文盲。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由被動的接受式學習轉變為主動的探究式學習,是這次新課程改革的重點之一。要切實實現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自主學習是基礎。事實上,新一輪課程改革要求廣大教師在教學中要逐步形成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而小學數學是一門邏輯性較強的學科,需要學生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這與新課改的要求不謀而合。因此,在小學教學活動中如何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是當前小學教育中備受關注的課題。
1.營造輕鬆的教學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要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首要的是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而營造輕鬆的教學氛圍是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的主要手段。在小學教學活動中,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學生的心理特征等創設相應的情境,為促進教學的開展營造輕鬆的學習氛圍。
如在蘇教版小學數學六年級上冊第二單元《長方體和正方體》的教學中,教師可以事先帶一些長方體和正方體形狀的盒子和沒有形狀的紙片帶到教室,讓學生親自動手用尺子量一量這些盒子的長寬高,並將這些數據記錄下來。接著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一些輕音樂,拿出沒形狀的紙片讓學生自己動手,做一些長方體和正方體形狀的紙盒,完成之後,教師可以提出相應的問題,如你們認為做這些紙盒需要多數紙片?這些紙盒能裝多少東西?(可以通過自己量好的長寬高計算出體積)等等。學生在這種輕鬆的學習氛圍中,能更有效地發揮主觀能動性。
2.完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教學方法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將教學內容以一種有效的方法向學生傳遞的重要手段。當前,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學法是增強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重要方法。PBL是在問題式基礎上形成的一種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重要學習方法,在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上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小學數據教學活動中,運用PBL教學法可以從提出問題、組成學習小組、自我探究、小組討論分析、班級討論、學生評價、學生反思及教師反饋等方麵展開,這其中提出問題是整個PBL教學的基礎,也是引導學生開始自主學習的重要步驟。
如在蘇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第十一單元《解決問題的策略》教學中,教師可以設計這樣一個問題:“同學們,你們喜歡姚明嗎?喜歡看NBA嗎?老師就很喜歡,記得以前看火箭和熱火的比賽,姚明在兩場比賽中投籃35次,投進了23次,得到49分;鯊魚奧尼爾在四場比賽中投籃52次,投中40次,得到81分。同學們幫我個忙好不好,你們覺得姚明平均每場比奧尼爾多得了多少分?”通過提出問題,教師讓學生自主選擇解決問題的方式,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展開談論,在小組中有結果後,再在班上進行討論,教師根據同學給出的答案進行反饋。整個過程下來,學生很自然地養成了自主學習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