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創造良好的口語教學課堂環境
教學很大程度上是一種個人創造性活動,不同的教師對同一課堂的教學可能做出不同的安排,但不管怎樣安排,課堂氛圍在一堂好課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我每次總是邊進課堂邊跟學生們熱情地打招呼:Good moring,boys and girls!How are you today?等等,一進課堂就營造了一種輕鬆歡快的氛圍。授課時,我也總是盡可能地站到學生當中,成為他們中的一員。因為口語總是要在輕鬆、愉快、和諧的氣氛中才能進行的,隻有在這樣的氛圍中,學生們才會暢所欲言。著名教育學家Robert說:“教師在傳授知識時,應該熱情、敏感和寬容。”這種態度有利於形成和諧的師生關係,創造良好的課堂氣氛。應該指出從交談中學會語言的重要性,很少說話或不敢說話是學語言的學生最大的錯誤,不糾正這個錯誤,就無法學好口語。對基礎差的、害羞的學生,應多給他們機會,以各種交流的方式來幫助和鼓勵他們,使每個學生都能夠在課堂上減少懼和壓力感,使他們大膽主動地進行口語表達,哪怕他們在課堂上取得一點點成績,也要及時地給予表揚和鼓勵。中國有句老話:“數子一過,不如獎子一功。”。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情感投資是非常重要的。
三、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及開口說英語的勇氣
學習外語的興趣和信心是成功的前提。愛因斯坦曾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沒有興趣的學習是消極被動的學習。因此,首先要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勇氣,鼓勵學生不要怕犯錯誤,勇敢地“Open your mouth”。隻要你開口講出第一句英語,哪怕是最簡單的一句“Good morning”,就意味著你邁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為了激發學生說英語的勇氣,我總是不斷創造讓他們說英語的機會。我常利用課堂時間就上節課所學內容與學生交流,形式可以是“一問一答”、“兩兩對話”,或是就重要語言點進行造句比賽等,每天5分鍾左右的時間,長期堅持下來,收獲頗豐。
指導學生的課外學習,豐富其文化背景知識和談話內容。比如讓學生學唱一些淺顯易懂的英語歌曲,能使學生不僅了解異國他鄉的風土人情,而且能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從而提高他們的口頭表達能力。例如讓學生聽Do—Re—Me,經過反複地聽和學唱,學生一聽到此旋律,就會情不自禁地跟著唱起來。我們還可以組織學生通過聽英語廣播、英語講座,或看英語電視節目及英語電影等進行聽說的訓練。通過上述多種形式的課外學習,學生能夠學到很多社會與文化方麵的知識,從而豐富口語交談的內容。
總之,“在遊泳中學會遊泳”,多練、多說是中學生學好口語的關鍵。它是嘴上功夫,更是心上曆練,腦子裏要不斷重複和創新。我相信,隻要我們平時注重加強口頭表達能力的訓練,做到持之以恒,學生的英語口頭表達能力一定能大幅度提高。
參考文獻:
[1]童華.淺析課改中學生英語口語能力的培養[J].新課程(教育學術),2011(05).
[2]梁燕.改革英語口語教學淺談[J].南方論刊,2005(06).
[3]譚焱.培養學生英語口語交際能力的策略探討[J].北華航天工業學院學報,2007(04).
[4]李濱.英語口語教學的現狀及建議[J].廣東職業技術師範學院學報,2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