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高中美術新課程教學方法探究(2 / 2)

三、開設課堂畫廊,促進情感交流

課堂教學作為學校審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有效的時間內營造學生繪畫的氛圍,是課堂教學的關鍵,而開設課堂畫廊,是活躍課堂氣氛的有效途徑。在課堂畫廊中,先讓創作者談自己的感想,然後讓學生欣賞、評估。在評估中,各抒己見,使學生的情感得到充分表達。課堂畫廊激發了學生的繪畫動機,在創作中,他們全神貫注,大膽嚐試,並不時地傳出學生的呼叫、哼曲、自言自語、咕噥。這樣的創作環境使學生的思想、情感都熔鑄於畫麵中,使整個創作過程充滿激情、愉快、滿足。

四、以教師的賞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賞識是為人之道,也是為師之道。捷克教育家誇美紐斯曾說:人性最深層的需求就是渴望別人的欣賞,而且隨著年歲的增加,“渴望”會變得更加深沉和熾烈。每一位學生都有自己的閃光之處,因而教師要賞識學生,尊重學生人格,激勵他們奮發向上,有所作為。教師應該為他們創造機會,讓每位學生都感到自己被同學、老師、班集體接納,感到老師、同學在關注自己,使其相信自己一定能行。尤其後進生,他們在求學道路上極少獲得成功,挫折使他們心理產生障礙,產生厭學心理,成績落後,但應發現他們身上同樣有許多閃光之處,在一定場合給予陽光、雨露,他們同樣會燦爛。事實上,學生被教師賞識之時也是學生向教師敞開心扉之時,學生會隨時向教師道出真心話,教師抓住機會適時引導點撥,往往教學效果奇佳。

當前的教育對教師的綜合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對美術教師的要求同樣如此。美術教師除了需要掌握必需的美術知識和技能,強化專業外,還需要多渠道、多角度、多學科豐富自己的知識層麵,擴大視野,不斷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同時,需要教師提高對學生心理的掌握及辨析能力,不斷研究如何使學生學會創造具有美感和表現力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