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鋼琴彈奏的觸鍵最佳點(3 / 3)

總之,獲得觸鍵最佳點的條件是全身協調一致地積極參與和指尖直接細膩地傳達力量兩個主要因素。德普教導學生“當手和手指得到自由運動的手臂的支持和加強後,力量就會分配到從肩膀到指尖的每個彈奏部位”。鋼琴彈奏應“確保手臂、手腕、手指自然地協調工作,成為一套完整的運作係統”[2]19。

三、觸鍵最佳點的心理條件

從上述表述不難得出,自如鬆弛的音響與身體協調自如之間的關係十分密切。然而,文字表述的內容在具體演奏中存在很多可能。比如放鬆,肘、臂、肩、胸哪個放鬆?比如支撐,指、掌、臂究竟哪個支撐?比如協調,如何協調?有哪些可能?不同的理解導致的彈奏動作可能完全不一樣,因此演奏者良好的內心聽覺和敏銳的聽覺鑒別能力才是調節、校正彈奏動作以獲得觸鍵最佳點的“大師”。德普認為彈奏的首要問題是“喚醒學生頭腦中對優美音色的敏銳感受力,訓練耳朵與技術練習的結合”,“音色的優美永遠是他最先考慮的內容”[2]20。

通常比較一致認同的良好音響的標準是:琴聲多泛音,或音響能遠傳,具有傳播至遠處的穿透力等。反複聆聽自己的彈奏音響,不斷嚐試不同音響所需要的相應動作及其要領,找到身體放鬆、發力與手指一端,以及與琴槌擊弦的對抗感覺和協調關係。在獲得全身參與的整體彈奏要領之後,保持和弦整體發聲的觸鍵方式,進一步探索單音觸鍵的音色和力度。

四、享受彈奏

從上述論述中可見,獲得觸鍵最佳點不僅要求觸鍵動作和力量集中,而且要求彈奏者聽覺感受敏銳,並集中注意對彈奏動作隨時進行調整。可以說觸鍵最佳點是彈奏者內心沉浸、精神集中、身心逐步協調的行為活動。從這個角度而言,觸鍵最佳點的尋求既是練琴又是練心的過程,是追求身心一致的藝術實踐。從生理上,美妙的音響是彈奏者身體協調運動的結果;從心理上,美妙的音響是彈奏者情感傾訴、思維指引、精神愉悅的一種音響表達。生理協調舒適為心理暢快抒發提供了條件。換而言之,美妙的音響是身心協調舒適愉悅的行為的結果,彈奏者身心協調舒適才能創造出美妙的音響,與此同時,美妙的音響也能滿足彈奏者身心舒適的需要。總之,合理彈奏行為本身是一種身心愉悅的享受,即,享受彈奏。

筆者倡導“享受彈奏”的鋼琴彈奏與教學理念。一方麵批駁那些認為“梅花香自苦寒來”的、非人性、反生理的艱苦訓練與教學。尤其是那些以為練琴要拚命的觀念,不僅會傷害彈奏者的生理而且將扭曲他們的心靈,造成他們行為與心理的分離,結果彈奏出的音樂也難以美妙動聽。另一方麵是積極倡導彈奏者享受彈奏行為和過程本身,在探索科學、正確彈奏活動中體會身體協調運動的快樂、聽覺愉悅的快樂、自我意誌實現的快樂。這裏的快樂不能簡單地理解為高興,更多地是內在的、深層次的精神滿足。總之,鋼琴彈奏實踐既有豐富音響的聽覺樂趣,也有設計構思及實現的精神樂趣,同時也存在彈奏時身體各部位有機協調運動的快樂,它是“指尖上的舞蹈”的藝術。

參考文獻:

[1](匈)約瑟夫·迦特.鋼琴演奏技巧[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0.

[2](美)喬治·考切維斯基.鋼琴演奏的藝術:一種科學的方法[M].朱迪,譯.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