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藝術高職院校人文素質教育研究(1 / 2)

藝術高職院校人文素質教育研究

藝術教育研究

作者:賴超

【摘要】 針對藝術高職院校人文素質教育存在的問題,從哲學的角度,分析了藝術高職院校人文素質缺失的原因。同時,通過借鑒國外高校人文素質教育的經驗,提出了應對藝術高職院校人文素質教育薄弱的方法。

【關鍵詞】 藝術高職;人文素質;教育;培養;校園文化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2010年10月,藥家鑫故意殺人案件的發生,引起了社會、高校和家庭對藝術專業類大學生人文素質教育缺失的關注。本案實際上反映了當前藝術專業類大學存在人文素質教育缺失的問題。從社會影響的角度看,此類案件的發生給社會、藝術高等院校和家庭造成了無法挽回的損失。另外,雖然本案隻是藝術高等院校教育失敗的個案,但是它從一定程度上給藝術高等院校的人文素質教育敲響了警鍾,值得教育者們深入地思考。這裏,我們主要談談有關藝術高職院校的人文素質教育問題。

一、藝術高職學生人文素質教育存在的問題

當前,藝術高職學生普遍比較關注專業課程學習,對人文素質課程不重視。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麵:

第一,多數學生對人文知識不感興趣,隻專注於專業課程的學習。藝術專業學生本來在入學前文化課基礎就相對比較差,成績比較低。進入大學學習後,一些學生對文化課更加不重視。從對待文化課程的態度來看,一些學生認為這些課程學了沒有用處,因而考試不及格也無所謂,反正有補考。於是,他們就產生了諸如曠課,在課堂上睡覺、玩手機的現象。

第二,大多數學生法律意識淡薄,缺乏法律信仰。一些大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就沒有自覺地遵守法律規定。例如,他們鄙視他人、出口傷人;以自我的利益為中心,對他人的權益漠不關心;在上網時隨意攻擊別人;在遇到自己的權益受到侵害時,不懂得如何保護,采取了妥協退讓的態度;還有的故意傷害他人生命,無視法律的存在。比如文章開頭提到的案例,藥家鑫的行為說明他在意識到自己的行為可能引起嚴重的法律後果時,扭曲了法律意識,缺乏對法律的尊重,為了逃避法律責任而動刀殺人。[1]

第三,一些學生心理和人格存在問題。一些家長過分寵愛孩子,或者對他們期望過高、進行嚴格的管教,而學校沒有及時地進行心理輔導,這些因素都有可能造成學生的心理和人格的不健全。還有一些學生在學校期間無法適應大學生活,基本的自立自理能力都沒有,缺乏社會責任感。他們在遇到突發事件時,無法控製自己的情緒,從而導致了危險的結果。

第四,一些學生缺乏人文素質的教育和修養。在學校期間,學生隻對專業課學習感興趣,認為一些人文素質的課程學習無關緊要。有些學生出口髒話連篇,更有甚者動手打人、破壞校園公共財物等,這些都從某種程度上反映了學生缺少人文素質的教育,基本的道德修養也有所欠缺。

二、藝術高職院校人文素質缺失的原因

內因是事物發展的主要原因,外部環境是外因。外因通過內因使事物發展變化。從哲學的角度出發,我們可以分析藝術高職院校人文素質缺失的原因。

第一,多數學生文化課分數比較低。從以往的錄取情況看,有些新生的文化課分數還不到200分。同時,高職院校的生源又比較靠後,本科錄取完了才開始。這樣,進入高職院校學習的學生文化程度參差不齊,自身的素質又比較差,導致了學生的文化底蘊和綜合素質較為薄弱。

第二,受到社會功利主義的價值取向的影響。在當前社會經濟、政治、文化日趨多元化的背景下,社會競爭日益激烈,社會壓力不斷加大,使一些大學生的觀念傾向於功利化。現在社會上藝術從業人員的收入較高,社會關注的程度也高,這些都使得一些大學生認為藝術專業很容易取得成功。有些大學生並不是真正的熱愛藝術,比如素描專業的學生學畫畫,一開始還有耐心,時間長了就失去了興趣,到後來還是在老師的監督下才完成的作業。有些學生學習沒有主動性和自覺性,創作也都缺乏自主創新的能力,隻是一味的模仿。對待本身專業的態度尚且如此,更何況是人文素質方麵的文化知識。

第三,藝術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方案不完善。有些藝術高職院校剛升格不久,辦學時間不長,有些院校的工作重點不是在培養大學精神和人文環境,而是重在提高辦學規模、提升硬件等方麵。比如在一些課程的設置和安排上,主要是想與市場接軌。在培養目標方麵,過分關注就業率,專業課程方麵花費了大量時間和精力,但是卻忽視了學生的人文素質方麵的培養。有些學生由於受到電視、廣播、報紙等媒體的影響,以及網絡的廣泛宣傳,看到有些人一夜成名,於是就產生了浮躁和虛榮的心理。[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