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尚看著他笑笑說:“你一定不明白,為什麼我沒有像你一樣客套。這是因為,這非出於我的本願。剛才,你推讓多的一碗給我,而我原本就是想吃多的一碗的,如果推回給你,非我本願。後來,你又將少的一碗給我,我本來就沒有吃飽,所以我也沒有推辭。而你兩次的謙讓,是出於你的本心嗎?”
此人頓時大悟,謝過高僧的教誨。
謙讓似乎沒有錯,但那個人的謙讓不但並非出於本心,而且謙讓過頭。不要以為你做出違背本意的決定,別人就會感謝你,因為人家還以為你是心甘情願的。
在一個美麗的花園裏,長滿了各種各樣的樹木和花草,蘋果樹、梧桐樹、橡樹、玫瑰花、梔子花,每一棵樹都充滿了生機和活力,每一朵花都嬌豔欲滴,競相開放。可是,在很長一段時間裏,有一棵小橡樹總是愁容滿麵。可憐的小橡樹一直被一個問題困擾著,它不知道自己是誰。蘋果樹認為它應該成為一棵蘋果樹,而玫瑰認為,做一棵玫瑰花顯然更幸福。不過,小橡樹悲哀地發現,自己既結不出蘋果,也不開出玫瑰花。
一天,園中飛來了一隻美麗的小鳥。看到可愛的小橡樹悶悶不樂,便飛上橡樹為它唱歌。
“人家這麼傷心,你還有心情唱歌!”
“你為什麼不高興呢?”
“因為我既做不了蘋果樹,也成不了玫瑰花。我是一棵沒有用的樹。”
“你是小橡樹呀!你永遠不可能成為蘋果樹,更不可能成為玫瑰花。你隻有做回真正的橡樹,才會真的開心起來。記住,你是一棵橡樹。”
小橡樹茅塞頓開:從此,它安心地做一棵橡樹,每天都開心地成長,長得又高又直。
印度大師奧修說過:“玫瑰就是玫瑰,蓮花就是蓮花,隻要去看,不要比較。”的確,別人的優異和出色,固然可以為我們所借鑒,但自己就是自己,一定要保持自己的本色。
作家勞倫斯·彼德曾經這樣評價一些著名歌手:“為什麼許多名噪一時的歌手最後以悲劇結束一生?究其原因,就是因為,在舞台上他們永遠需要觀眾的掌聲來肯定自己。但是由於他們從來不曾聽到過來自自己的掌聲,所以一旦下台,進入自己的臥室時,便會備覺淒涼,覺得聽眾把自己拋棄了。”我們常常在意自己在別人的眼裏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形象,為了給他人留下一個比較好的印象,我們總是揣測別人對自己的看法,盡量讓自己符合別人喜歡的形象。其實,一個人是否實現自我並不在於自己比他人優秀多少,而在於他在精神上能否得到幸福和滿足。所以,淡定的人,永遠不會在乎別人怎樣評價自己,是得是失,是癡是愚,是成是敗,這些都不能成為幹擾我們幸福的因素。贏又如何,輸又如何,我隻做我自己,過我自己的日子。我的幸福與任何人無關,隻與我自己的心有關。
7.悅納苦難,將心事交付清風浮雲
有人說,上帝造人就是為了讓人類遭受苦難的,這或許是讓人類以此贖掉原罪吧。所以,每個人從生下來開始,就與苦難結了緣。無法擺脫苦難,我們就要悅納苦難,甚至將苦難變為人生的一筆財富。
喬達摩出生時,一個婆羅門相者來到皇宮,他的父親釋迦族國王被告知,這個小王子長大後會離家修遊,成為一個出家苦修的聖人。國王非常驚恐,因為他隻有這一個王子,作為國家唯一的王位繼承人,他不能夠讓這個孩子成為出家人。婆羅門告訴國王,不可以讓他看見任何不幸的事物,如死亡,疾病等,也許,這一切還可以避免。國王為了讓王位後繼有人,就禁止他離開皇宮,讓王子享受榮華富貴,不受到一點委屈,不讓他眼中看到任何不幸,哪怕是一片落葉。
就這樣,喬達摩長大了,他不知道人世間除了富貴還有苦難,除了青春還有衰老,除了美麗還有醜陋,除了生還有死。後來,他娶了美麗的耶輸陀羅公主為妻,生下一個可愛的兒子。不過,婆羅門的預言還是應驗了。這一天,喬達摩坐著馬車,出了皇宮。
他坐在馬車裏,很好奇地向車外看去,他看見一個衰老的女人,老得牙齒都沒有了,臉上的皮膚幹枯如一截樹皮。他問趕車人:“這個女人怎麼了?”趕車人告訴他,每個人都會衰老。連國王也不能幸免。
接著,喬達摩又看到一個失去雙腿的人,趕車人告訴他,每個人都可能麵臨疾病的折磨。這時,路上走來一列抬著屍體的送葬隊伍。趕車人告訴他,每個人都要死去。喬達摩感到人生是那樣的可怕,美麗會從年輕的臉上消退,疾病會侵襲身體,死亡會取代生命。就在他對這一切感到迷惑和苦惱時,迎麵走來一位老者,那個老人已經很老,可是,他依然精神矍鑠,麵帶微笑,神色平和安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