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市場發展對審計的影響
經濟研究
作者:王舒
【摘要】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軌,使我國經濟快速騰飛,目前,我國已經躍居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經濟的發展也帶動了資本市場的發展。為了使資本市場能夠持續穩定健康的發展,我國審計相關領域的工作也一定要進行改革,避免因為改革的滯後而影響資本市場的進一步發展和完善。
【關鍵詞】資本市場 審計 影響
一、資本市場的發展對經濟的作用和意義
資本市場主要是通過證券信用方式融通資金,利用證券交易活動引導資金流動,並通過有效合理地配置資源來推動和促進經濟發展的係統。資本市場的功能按照其發展邏輯可以界定為資金融通、產權中介和資源配置三個方麵。我國的資本市場發展曆程較短,改革開放後,我國開始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軌,資本市場作為市場經濟的產物應運而生。
資本市場與經濟的發展相輔相成。與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的資本市場,可以促進經濟的快速發展,起到助推劑的作用。反之,與經濟發展水平不相適應的資本市場,無論是超前或是滯後,都會阻礙經濟的發展。
二、資本市場發展與審計的關係
盡管改革開放後,我國的資本市場取得了進一步的發展,資本市場的規模不斷擴大。形成了由主板市場,中小企業板市場,創業板市場組成的多層次資本結構,能夠為不同層次的,不同需求的籌資主體,提供多樣化的融資渠道,幫助他們快速融通資金,提高效率,合理配置資源,推動了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盡管如此,資本市場的發展依然麵對許多問題與挑戰。中國經濟與資本市場尚未形成聯動機製,股市是宏觀經濟晴雨表的說法並未實現,這並不是資本市場的常態。究其背後的原因還是資本市場的發展存在諸多弊端。
三、上市公司審計監管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一)審計質量不過關。
根據我國監管製度的規定,所有上市公司的年報,中報,招股說明書等財務信息都必須經過注冊會計師審計後出具審計報告。因此注冊會計師在會計信息審計中扮演重要角色。注冊會計師出具的審計報告直接反映了公司的經營狀況以及財務信息,對投資者的投資決策產生直接影響。然而,這樣一個重要的角色卻並未發揮其應有的職能。近年來爆出了大量因為注冊會計師審計過程中沒有發現被審計單位存在舞弊造假的行為而出具了標準審計報告。如“紫鑫藥業”就是通過注冊虛假的關聯公司,進行了大量虛買虛賣,來做大公司業績。而注冊會計師沒有保持應有的職業謹慎,以至於沒有發現該重大舞弊行為。
(二)資本市場的審計尋租行為。
審計舞弊行為的一個主要原因是上市公司和注冊會計師的尋租行為。而尋租行為的產生是由我國產權製度和上市公司法律規範缺陷導致的。站在企業的角度來講,資本市場審計尋租行為的產生是由於企業想要獲得上市資格,以及通過增發股票再融資來實現收益,資本市場四兩撥千斤的籌資功能給企業帶來了極大的誘惑,導致企業為了爭奪資本市場的資源而進行尋租活動。為了通過政府的嚴格審查和控製,企業采取的途徑具體表現為:第一,通過招股說明書和申報材料陳述虛假信息,隱瞞重大事件,從而達到欺騙政府部門和投資者的目的。第二,利用我國資本市場不完善的漏洞,尤其是不健全的資本市場退市機製。部分公司運用資本運作的手段利用市場中的“殼資源”來實現借殼上市的目的,比如進行反向購買。第三,直接向部分政府官員賄賂已到達尋租的目的。站在事務所及注冊會計師的角度來講,由於目前市場競爭激烈,導致獨立審計部門之間的競爭深入人心。而且我國審計市場主要是買方市場,審計需求嚴重不足,再加上事務所還要麵臨國外強大的競爭對手,而我國的注冊會計師行業並不完善,在激烈的競爭壓力下就導致了審計尋租現象的出現,這是從市場經濟下資本市場宏觀供求關係的角度來分析的。其次,從法律製度來講,我國的會計法律體係中雖然較多的涉及到注冊會計師的責任,但是法律中涉及的有關審計責任的條文有很多存在矛盾,以致在實際中標準不一,難以把握;另外,法律中對注冊會計師和事務所的處罰較輕,往往隻限於罰款和吊銷執照,而且針對一些嚴重的問題也並未形成完善的民事賠償機製,這就無意中降低了注冊會計師和事務所違法違規的成本,讓他們更敢於冒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