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機構風險積累很大程度上來源於其本身金融機構內在的不穩定性,一方麵的金融失調就牽扯到整個金融體係的動搖。金融誠信以及金融頭腦的思考方式都嚴重的製約著金融市場的運轉。宏觀上的金融監督機構的製度不完備,使得體係抗打擊能力減弱,不能保證金融體係的穩定性。
四、加強我國金融風險管理的應對策略
我國金融體係和金融製度中存在的問題日益突出,為完善我國金融市場,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建立合理的金融風險管理機製,需要政府、企業和個人等多方麵的共同會努力。
(一)增強法製建設,加強政府監管。為了提高中國金融風險管理能力,加強法製和全社會信用體係的建設至關重要。科學技術不斷發展使得金融風險管理得到不斷的創新。加快發展和完善金融市是推進金融體製改革的一項重要前提。
(二)加強金融風險管理,提高企業禦險能力。企業所麵臨的金融風險不僅與外部的金融體係有關,也同樣與企業內部的管理機構有關,企業應努力完善金融機構設置,建立積極的監管機製。管理人員應及時發現企業內部存在潛在風險,選擇合適的金融工具,靈活應對金融風險的發生。與此同時,各級監管部門要及時通報金融風險現狀,對易發度高的各類金融風險和高風險的地區迅速提請各級領導高度重視和警
惕,出現問題要及時果斷處理。
(三)加強宣傳,提高風險意識與法律意識。防範金融風險,首先要從宣傳教育入手。要在全社會範圍內廣泛深入開展金融知識與金融法規政策的教育,加強全民特別是領導幹部的金融風險意識教育,以使他們懂得金融風險是金融業和全國人民共同麵臨的風險。隻有提高了風險意識與法律意識,金融風險管理的順利有效進行才能得到保證。
(四)加強內部控製製度建設,充分發揮內部監督部門的職責。根據《企業內部控製基本規範》的要求,商業銀行首先要建立健全本企業的內部控製製度。這裏主要的環節,是對風險的評估與控製,將風險控製在可承受度之內。企業要隨時預測識別經營活動中與實現內部控製目標相關的風險,了解所麵臨的來自內部和外部的各種不同的風險,能夠準確的識別阻礙經營發展的風險因素是商業銀行各級管理人員所應具備的素質,所以徹底扭轉重經營輕管理、製度的執行流於形式等的現象已是重中之重。各級管理人員要在內部控製活動中率先垂範,起表率作用,帶動全員風險防控,讓風險防控意識紮根於員工的頭腦中。
五、結語
金融風險對一國經濟的影響巨大。一個更為高效、合理的金融支持是中國經濟穩定快速發展的必要條件。經濟全球化在給我國帶來重大機遇的同時也隨之產生了眾多的金融風險,隻有我國建立完善的金融風險監管機製才能很好的抵禦各方麵的金融風險,規範金融市場,促進我國經濟健康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趙國旭,淺談金融風險防範[J].北方經濟,2005,(7).
[2]黃海峰,馬弘毅.論中國金融風險管理的主要方法[J].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2005(9).
[3]王猛.金融市場風險管理雛論[J].經濟研究,2006,12.
[4]王春峰.金融市場風險管理[M].天津:天津大學出版社,2005.
[5]黃宗遠.國家金融風險的形成及防範[J].經濟問題,2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