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公允價值計量對銀行業的影響(1 / 2)

公允價值計量對銀行業的影響

經濟研究

作者:範潔慧

【摘要】為了適應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我國會計準則不斷的改進和完善。我國銀行業的資產和負債幾乎都是金融工具,而金融工具是使用公允價值計量最多的項目,由此可見,公允價值計量對我國銀行業將產生很大的影響。本文根據公允價值計量在銀行業的具體運用情況,隨機選取了5家銀行2011年至2013年的財務報表數據作為樣本,分析了公允價值計量對銀行業的影響,並提出了相關建議。

【關鍵詞】公允價值計量 銀行業 影響

一、 公允價值的概念

在我國財政部2006年2月25日頒布的新會計準則中,將公允價值定義為:“在公允價值計量下,資產和負債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況的交易雙方自願進行資產交換或者債務清償的金額計量。”從定義可以得知以下幾個特征:交易雙方必須處在公平的地位;必須是自願的、熟悉情況的雙方進行交易;必須要以當前的市場價格為基礎。

二、公允價值計量對銀行業的影響

由於公允價值計量的資產在總資產中占有較高的比重,一旦金融資產比例發生變化,銀行的資產結構也將隨著變化,進而引起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較大的波動,給銀行業帶來不可忽視的影響。

(一)積極影響。

1.增加財務報表的透明度

財務報表披露是否透明直接關係到投資者的利益、決策者的判斷以及監管部門對存在問題的發現。在以往,我國銀行業對財務報表披露是一項比較薄弱的環節,采用公允價值對銀行業的金融工具進行計量和確認,可以把不同類的金融工具進行分類計量,分別顯示出不同種類金融資產的變化。公允價值計量讓銀行安全、透徹的運營,也加強完善對報表的編製機製,資產與負債的變動也及時反映在報表中,增加了財務報表的透明度。

2.使用者及時發現問題

使用公允價值計量不僅可以從財務報表中得到各項金融資產所占的比重,還可以得出各種相關指標,有效的分析各個指標對整間銀行的影響,反映出這家銀行實質性問題。而在曆史成本計量模式下,不具備這個優勢。由此可以看出:公允價值將變動計入淨利潤或虧損,所得到的財務報表更加及時、可靠、真實,使用者能及時的發現銀行所存在的問題,製定相應的對策。

(二)消極影響。

1.增加財務報表的波動性

新會計準則要求資產負債表是以公允價值計量的金融資產和金融負債來進行核算,並把衍生金融資產和衍生金融負債納入表內核算,這樣能加強真實情況的反映。現在資本市場變幻莫測,資產負債表中金融工具的價值受到影響,從而導致利潤表的利潤也經常在變化,傳遞給市場不好的信息,引起市場的波動,這種波動可能會造成投資者和監管者的誤讀,認為存在極大的風險,要求更高的投資回報率,銀行的資本成本增加。

2.影響銀行的資本充足率,改善經營方針

根據《巴塞爾協議》的要求,商業銀行的資本充足率應達到8%,資本充足率的變動來源於銀行資本和加權風險資產的變動。加權風險資產風險係數最高的是證券類資產,一旦證券類資產有較小的變動將會引起加權風險資產較大的波動,而衍生金融工具按照新會計準則由表外到表內核算,改變加權風險資產結構,又由於衍生金融工具的價值波動比較大,對銀行資本的影響會更明顯,從而影響銀行的資本充足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