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淺談如何做好發電廠電氣設備檢修工作(2 / 2)

三、對狀態檢修管理的實踐

(一)收集基礎數據,完善原始資料。以現代化信息管理手段,詳細記錄現場數據。采集設備實時狀態數據,加強定期測試,累計試驗數據。形成原始資料,利用這些數據、資料、定期全麵分析,判斷設備狀態,從中可以發現問題,使檢修更具有針對性。關於數據采集的具體做法如下:

1.分門別類地將全廠設備的技術參數、廠家設計規定,按設備台帳方式建立數據錄入計算機;

2.建立設備現有的備品備件數據庫;

3.實現電站計算機監控係統,有選擇地采集現場的一些實時數據,通過不斷積累和加工,進行分析整理,建立數據信息庫;

4.建立表示設備運行狀態的電量、水頭、溫度、振動、擺度、壓力流量等參數的直方圖以及變化趨勢的曲線等;

5.定期(每日或每季)進行分析,做出結論,判斷設備是否運行正常。

(二)完善設備狀態監測係統,加強設備異常狀態分析。根據目前實際情況,我廠對機組等主要設備安裝了一些在線監測裝置,主要有:機組的振擺度測量;定轉子的測量,溫度、壓力等。當設備有異常情況出現時,實行異常狀態分析和重點跟蹤,采取了強化跟蹤監督措施,掌握狀態變化規律,找出故障的根源,利用小修機會進行了徹底處理,現在運行正常,保障了設備的安全運行。

(三)加強設備維護保養工作,及時消除設備缺陷。設備維修保養工作的好壞,對設備運行狀態有著重要的影響,如透平油的處理,潤滑油的加注,設備輪換運行,甚至設備吹灰等清潔工作,每一項都不應該忽視。我廠的調速器為進口產品,對油質要求相當高,因此采取現場循環濾油,故障率比以前明顯減少,大大提高了設備的可靠性,延長了設備的壽命周期。對設備存在的缺陷應及時消除處理,做到大缺陷不過天,小缺陷不過班。確保設備處於健康運行狀態。

(四)應用統計數據,預測設備狀態,首先要找出統計數字與機組狀態參數之間的聯係。對機組運行小時數、發電量、啟停機次數等進行統計分析,發現有些設備雖然檢修周期已到,但其運行小時累計比其他同類型設備少,於是就適當延長了設備的大修周期。而有些設備雖然未到大修周期,發現一些重大缺陷及時進行了處理。由於運用了這種方式進行了預測,每次小修前,就做好了相應的技術準備工作,節省了檢修時間。

(五)合理確定檢修項目,盡量縮短檢修工期。由於對設備進行了較全麵的狀態監督和技術分析,掌握了設備的實際運行情況,廢除了一些不必要的檢修項目,如:每次大修,根據設備的原始監測數據,分析設備各部件的健康情況,大膽取消了一些重大項目,對機組以往大修都是全拆,吊出轉輪體,工期長,工作量大。拆出後未發現轉輪存在問題,又重新裝複回去。而近幾年,隻拆到發電機部分,節省了大量的檢修工期,每台機可節省15天工期。

總之,發電廠的電氣設備檢修管理科學化是現代企業組織生產和管理的重要手段,搞好發電廠電氣設備的檢修管理工作是保證發電設備安全、經濟運行的重要措施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