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案例呈現的方法。
案例選取之後,如何在教學過程中把案例恰如其分地呈現給學生,也有多種方式。教師給學生呈現案例的方法有多種:既可以給每個學生發一份文字案例說明,又可以形象地口頭描繪案例的內容,還可以運用多媒體技術呈現案例,還可以假設某一環境來模擬真實的案例。
不管采用什麼手段來呈現案例,都必須要講清楚案例的背景,引導學生從中發現問題。如“冒泡排序法”案例就期望學生能發現數據排序法的關鍵就是在於把握排序法的思想,總結排序法的規律。教師在呈現該案例時,采用的就是首先描述案例的內容,然後運用多媒體技術模擬呈現案例,並通過不斷的提出問題解決問題,讓學生在此過程中學會思考,發現規律,對學生能起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作用。
(三)案例的分析討論。
案例教學法是將案例討論的方法運用到課堂教學活動中。它是教師根據課堂教學目標和內容的需要,通過設置一個個具體案例,引導學生參與分析、討論等活動,讓學生在具體的問題情境中積極思考、主動探索,以提高學生對學習的關注度。在有效呈現案例後,學生自己會產生解決該問題的見解,這時就可以步入分析討論環節。通常可以如下方式:個人意見表達,小組討論,全班集體討論。討論的問題經過歸類提取,而後再集中彙總較好,這樣學生可以充分發表意見,參與的積極性較高。在案例分析時,教師要引導學生圍繞重點問題,從不同的角度分析和討論案例,讓學生將所學的理論知識轉化為能力和素質。
(四)案例的點評總結。
在案例點評時,教師不能簡單地告訴學生一些結論性的東西,關鍵是要對學生們提出的不同觀點進行概括和評析,揭示出案例分析的思路和方法。在進行實踐教學過程,引入案例教學法可以有效地解決“學與用”之間的協調。以“冒泡排序法”為設計的案例。假設有十個整數,要求按照由小到大的順序升序輸出。應用該案例的時機是在學生學習了循環語句和數組的相關知識點。學生已經掌握的知識點有:雙重循環語句的運用,一維數組的定義以及輸入輸出方法。通過該案例的學習,學生可以在現實生活中的諸如期末成績排序等予以運用。
三、結語
教學實踐證明,案例教學運用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也更新了教師的知識結構,改進了教學方法,豐富了互動式教學形式。在案例教學的過程中,學生興趣高,教學容量大,知識點的前後聯係緊密,學生對通過案例教學的方式傳授的知識點印象深,逐步提高自身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項目來源:吉林建築大學高等教育教學研究課題(案例教學在程序設計語言課程中的建設研究)
參考文獻:
[1]譚浩強.C語言程序設計(第二版)[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2.
[2]朱金生.劉耀輝.案例教學法在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理工高教研究,20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