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關於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思想的研究(2 / 2)

基於網絡對大學生的影響及對網絡平台的認識,我們必須調整工作思路,製定和實施適合網絡時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對策。第一,主動出擊,建立主流網站和網頁,特別是要有目的地組織、幫助一些德育工作者建立思想政治教育方麵的網頁,提出一些社會熱點問題,開展與熱心網友的溝通、對話、辨論、答疑、谘詢活動。第二,合理利用技術手段,引導學生登錄主流網站和網頁,即通過對現有的、學生樂於登錄的網站和網頁進行一定的技術處理,通過一定的程序設置,引導學生登錄我們的主流網站和網頁。第三,發揮人才優勢,建立一支有深厚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素養、較高的網絡技術水平、快速的反應能力、強烈的開拓進取精神的網上思想政治工作隊伍。第四,開辟交流空間,讓網上思想政治工作隊伍進入“聊天室”、“BBS”或者公開他們的QQ號,讓他們參與學生們的聊天,洞察學生思想脈絡,因勢利導。

(二)確立以人為本的教育教學觀,貼近大學生的思想實際。

確立“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把大學生培養成為具有自主學習能力,能夠自主創業、立誌成才的人,是高校思想政治課教學改革的核心理念。過去我們隻重視理論觀念的灌輸,而忽略了對學生品德、素質、能力的培養,這不利於學生的成長。因此,思政課教學模式的創新,其首要問題是觀念的轉變。我們應當用“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指導思政課教學改革,把培養全麵發展的社會主義新人作為思政課教學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把實現學生全麵、自由、和諧發展的需要作為教育教學改革的內在要求,對學生的個體價值和人格獨立給予足夠的關注,達到提高學生全麵素質的育人功效。

(三)不斷加強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伴隨著經濟和社會的發展,特別是涉及大學生切身利益的各項改革,大學生麵臨的社會環境、家庭環境和學校環境日益複雜多樣,大學生的壓力特別是學習壓力、經濟壓力、就業壓力等普遍加大,由此引發的心理問題明顯增多,這對大學生心理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不斷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融思想政治教育於心理健康教育之中,是新世紀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徑。

當前必須做好兩方麵的工作。一是要進一步提高認識,把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看作是新形勢下全麵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看作是促進大學生全麵發展的重要途徑,看作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二是要認真落實《教育部關於加強普通高等學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見》、《普通高等學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實施綱要(試行)》精神,在理論建設和師資隊伍建設上有所突破,在建立工作製度、拓展工作途徑和方法上有所進展,在研製運用適合我國國情的心理評估工具上有所推進,進一步推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走向科學化、製度化和規範化。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麵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1996,6.

[2] 鄧小平:.鄧小平文選[M].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