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政工人員在企業文化建設中的職能轉變
企業與管理
作者:王晨聰
【摘要】企業文化建設要解決的最根本問題是企業的價值觀問題。而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及員工的價值觀呈現出多元化的態勢。這就需要企業在遵循法律法規和黨的方針政策的前提下,用積極向上、健康有為、各具特色的企業文化明確方向,統一意誌、凝聚人心、規範行為。而大量繁重的宣傳、教育實施和落地工作,都需要企業政工人員去運作。因此,隻有轉變企業政工人員的職能和工作重心,才能完善企業文化建設。
【關鍵詞】政工人員 企業文化
一、國有企業改革發展要求企業政工人員工作職能必須轉變
國有企業經過無數次的改造、改革、改組的洗禮,呈現出新的活力與生機。企業的發展也走過了許多坎坷不平之路,實現了脫胎換骨的新景象,企業所處的環境從計劃經濟、商品經濟再到改革開放後的市場經濟、知識經濟的經曆,企業身份從國營企業、國有企業再到公司製企業的變遷,職工身份從固定工到合同製工人的變化等等,致使企業和職工認識和關注問題的“熱點、焦點”都發生了曆史性的轉折,而職工的行為導向因素、價值取向定位與發展方向走勢,都較過去有新的更大的選擇空間及自主權。這就向思想政治工作及政工人員提出了如何與時俱進的新命題。而從思想政治工作的現實現狀看,以教育、引導、溝通、協調等方式來影響人的情感、責任、理想、信念等非強製性的管理要素為主的思想政治工作,隻能作為規定、紀律、製度等行政管理手段的重要補充,在國有企業和員工麵臨的新形勢、人們的思想呈現多元化的情況下,是難以達到完美的境界的。
思想政治工作是以教育、引導、激勵、關心的方式來期望達到團結協調、共同努力來實現組織目標的,這一外因最終要靠內因的變化來取得。盡管思想政治工作和企業文化都不直接作用於人的行為,而是通過影響人的意識形態、培養員工對企業價值觀的認同、對組織使命的責任感和對組織前途的憧憬發揮作用的。但企業文化對於以物質資料生產為主要任務的企業來講,是以文化為內容的管理思想,它通過培育企業共同的價值觀和行為準則,形成企業文化個性和對內對外的文化影響力,追求持久的企業競爭優勢,具有明顯的文化和經濟特征。
企業文化這一特征盡管與思想政治工作的範圍等屬性不同,但都是作用人的軟性管理手段。企業文化對企業而言,在作用範圍上更大,係統化程度上更高。再者,作為最具融合力的文化,對於加入WTO後與國際接軌,參與更大競爭,取得效益最大化的企業而言,則更具親和力和影響力。這就要求企業正工人員把思想政治工作融入企業文化管理之中,在堅持做好日常的“明理、解憂、凝心、鼓勁”這一思想政治工作的同時,實現職能的轉變和工作重心的轉移,用更多的精力、更大的魄力投入到企業文化建設之中,投入到企業價值理念的宣傳和落實實施中,以此獲得員工對企業的“歸屬感”,提高組織的“凝聚力”和“親和力”。
二、市場經濟體製的不斷完善,要求企業政工人員工作職能必須轉變
市場經濟是法製經濟、人才經濟和利益經濟,它所表現出的最大特征就是競爭和效益最大化。我國加入WTO後要求企業走出國門,參與國際競爭,這就為國內企業提出了如何融入國際社會,提高核心競爭力的問題。而作為最具融合力、溝通力和“偷不去、學不來、拆不開、帶不走、溜不掉”的具有自身特色的企業文化,很快就被我國的企業及企業家所認同和接受,也解決了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問題。在一定的社會大文化環境影響下,經過企業領導者的長期倡導和全體員工的積極創造、認同和實踐,所形成的整體價值觀念、信仰追求、道德規範、行為準則、經營特色、管理風格及傳統和習慣的總和的特色企業文化,要真正在我國的企業中完全落地且形成企業及員工的自覺行為和習慣,既需要企業的領導者長抓不懈、更需要我們的政工人員的教育、培養、引導、督查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