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766—約830),字仲初,潁川(今河南許昌)人。出身寒微。大曆進士。晚年為陝州司馬。擅長樂府詩,與張籍齊名,世稱“張王”。
【宮中詞】(一百首之三十六)
延英引對碧衣郎,江硯宣毫各別床。天子下簾親考試,宮人手裏過茶湯。
【詳解】
王建所作《宮詞》一百首,全麵係統反映宮中生活,頗有名。此詩描述朝廷舉行科考,皇帝親臨考場,宮女獻茶,體現了唐代最高統治者直接提倡飲茶,熱衷茶事。
張文規,唐代詩人,本範陽(今北京市)舊姓,其祖出仕後,遂家蒲州(今山西永濟)。受裴度薦引後出仕,曾為吳興太守,終桂管防禦觀察使。
【湖州貢焙新茶】
鳳輦尋春半醉回,仙娥進水禦簾開。
牡丹花笑金鈿動,傳奏吳興紫筍來。
【詳解】
此詩描寫當時宮廷中聽到紫筍新貢茶到京後的喜悅心情。
吳興紫筍,即產於浙江湖州顧渚山區的顧渚紫筍茶,其色近於“紫”,而形似“筍”,故名。從唐代開始,此茶即被奉為貢茶。據古書記載:“唐中葉以後,顧渚歲造萬八千斤,謂之貢焙。”可見顧渚茶不僅品質極佳,而且產量也相當可觀。
【吳興三絕】
蘋洲須覺池沼俗,苧布直勝羅紈輕。
清風樓下草初出,明月峽中茶始生。
吳興三絕不可舍,勸子強為吳會行。
【詳解】
張文規曾為吳興太守,吳興顧渚山區的顧渚紫筍茶在唐時享有盛名,奉為貢茶。而明月峽中生長的茶葉,更是顧渚茶中的絕品。《全唐詩》中,張文規僅存詩兩首,這兩首都是盛讚吳興所產貢茶的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