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常見疾病的中醫調理(2 / 3)

感冒

一般是冬天或氣候突然變冷、變熱時,易發感冒。症狀較輕的會有鼻塞、流鼻涕、打噴嚏、鼻燥熱感等,症狀嚴重的會有發燒、喉嚨痛、咳嗽、肌肉酸痛、頭痛等現象。

生活調理:根據溫度變化選擇衣物,注意保暖,冬天裏邊不要穿太厚,準備厚外套;夏天進地鐵或空調屋外邊穿薄外套(如薄線衣、薄夾克等);適當增加體育鍛煉,經常用涼水洗臉,增強體質,提高抵抗力;按揉穴位預防感冒;注意通風,每天開窗通風半小時到1個小時;盡量避免出入公共場所等,流感主要通過飛沫傳播,到人多的地方最好戴口罩,注意衛生,勤洗手。

飲食調理:感冒初期多喝液體如果汁等;忌食辛辣油膩之品;多喝白開水,多吃水果,多服用維生素C。

藥物調理:除了接種流感疫苗外,自備一些感冒藥(感冒清熱衝劑、正柴胡飲、銀翹片)。

穴位按摩:迎香、風池、太陽等穴位的反複按壓,有助於緩解感冒初期症狀。

注意:感冒若是持續幾天不見好轉或有發燒現象,則應和醫生聯絡,以免轉成其他疾病或引起並發症。

頸肩、腰背酸痛及頸椎病

長時間一個姿勢,如在電腦前長時間工作,或局部受涼,容易導致頸肩腰腿痛的問題。

生活調理:避免長時間保持一個姿勢,看書、寫字、使用計算機、開汽車、烹調、打掃衛生等時間不宜太長,一般工作50~60分鍾後應起來活動活動;坐有靠背的椅子,頸背部挺直,臂部與膝部成90度;注意保暖,避免受涼;經常活動頸、肩、腰部,如習練頸肩部的保健操、八段錦等;消除緊張情緒。

穴位按摩:指壓、按摩、拍打穴位。可以經常按摩、揉擦大杼穴,沿著大杼穴上下拍打,每天抽時間做2~3次,每次10分鍾,可以促進氣血暢通。

注意:對於因長期使用電腦而導致的頸肩痛,還要選擇可調整高度的桌椅,注意坐姿,打字時手腕應與前臂維持直線或稍微向上,且不要留長指甲。避免長期連續打鍵盤,經常活動手臂、指關節並培養運動的習慣。避免長時間注視屏幕,使用防幅射線板,並經常做眼部運動及看遠處。若已發生問題,應及早向醫師求診,愈早治療,效果愈好。

頭痛

由於睡眠不足等原因或者本身的緊張性頭痛、偏頭痛等。

生活調理:注意生活規律,保證充足睡眠,避免精神緊張、過度疲勞、壓力過大,防治亞健康狀態等。

穴位按摩:用手指捏按頭部及手部穴位;全頭部的梳理或輕叩。

臨界高血壓病或輕度高血壓病

生活調理:注意休息充足,避免情緒緊張激動;適度運動。

飲食調理:飲食應注意少吃鹽,高鹽飲食會令血壓升高;盡量限製飲酒量,健康人每日飲酒量以女性不超過1杯、男性不超過2杯為宜;黃豆、番茄醬、菠菜、比目魚和小扁豆等富含鉀的食物,核桃、豆腐、大豆、菜子油等含有豐富的α-亞麻酸的食物,麥片、糙米、杏仁、榛子、菠菜和牛奶等富含鎂、鈣的食物及菠菜、豆類、蘆筍等富含葉酸的食物,有利於控製血壓,降低血壓。

穴位按摩:用手指揉按頭部穴位,用手指捏按內關、合穀、三陰交等穴及足底按摩等。

注意:檢測並密切關注血壓變化,如果出現嚴重症狀如頭暈、惡心嘔吐等,應及時就醫。

情緒異常(抑鬱、焦慮等)

由於環境改變,或者精神壓力較大的緣故導致的情緒失常。

生活調理:積極主動地去改造環境,進行創造性適應,不能消極被動地去順應環境;對挫折要有一定的抵抗力;調整心態,改變認知,梳理情緒,消除心理壓力;適度運動、放鬆;與人溝通、傾訴;參加群體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