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節 狀元實業家(2 / 3)

“當然,若不是季直公數年前種的樹,如何來今日的順理成章,此事有賴季直公,也要多仰仗季直公。務必要讓世界知道我中華並不落於人後,科技與文化並不全麵認輸,世界當有我中華一隅之地。”

這倒不是狂妄,中國能人異士多不勝數,作為文明古國,又是四大發明的發源國度,積累了龐大的底蘊。

雖然西方近百年來發展迅速,中華徹底沉淪,但未必沒有亮點,若不是時局政治以及經濟因素,機關槍、潛艇、飛機以及一係列的科學技術必定是先誕生在中國,隻是可惜了,中國沒有提供一個舞台。

這便是張謇身上值得學習的一點,那就是行動起來,沒有人給舞台,那麼便自己找舞台,自己搭舞台。

除致力參與國際博覽會外,張謇還嚐試在國內舉辦博覽會。最具代表性的當推在江蘇江寧舉辦的“南洋勸業會”;雖為江蘇地方創辦,卻是一次全國性的博覽會。

這次博覽會,最初由時任兩江總督的端方,在1908年11月上奏朝廷申請舉辦;但以張謇為代表的東南紳商卻是實際上的策劃者和組織者。

1909年2月,張謇在江寧成立勸業事務所,清廷於8月正式下諭,同意舉辦。各省協讚會、物產會、出品會,分頭準備,精選優良物品,送往江寧。張謇被委任為勸業會審查長,主持展品審查。

經過一年多籌備,勸業會於1910年6月召開。全國有22個行省提供展品,各地紳商大賈、政學官員,紛紛前來參觀。東南亞諸國,美、英、日、德,也派出代表團,並送展品參賽。半年中,參觀人數達30多萬人次。勸業會規模、影響,不亞於世界博覽會,可說是世博會在中國的一次成功預演。

“這次國家主導博覽會,不但要把南華的許多寶貴經驗與先進科技帶到國內,我們也要組織國內的科技與文化上的精英露麵,希望他們能夠為振興中國實業貢獻力量。這次其實也是一個總體項目展覽,許多即將要進行的振興實業計劃都會列入其中,國內想要投資實業的,不但可以得到滿意的項目,也可以得到銀行的評估,以決定貸款規模。”

就在前天,發展與規劃委員會發布了最新政策,降低銀行準備金率,並且製定了計劃,盡快將從德國、美國等手中取得的借款轉貸到各家銀行,為國內有實力有想法的實業家提供充足的資金。

張謇好奇的問道:“難道要走日本的道路?”

日本不惜代價的扶持大型財閥,具有它本身的特殊意義,與中國的國情當然是不一樣的,李秉衡笑了笑,說道:“我們走自己的路,無論哪個模式,都可效仿,但不可以絕對效仿。”

“財閥要扶持,但我們中國人口太多了,不像日本可以有數十萬個小作坊專門為幾個財閥加工。我們必須在農村發展農村經濟,在全國城市鼓勵私人投資實業,讓有產者向實業家靠攏,讓無產者向有產者靠攏。大型企業、重要國防工業,部分由國家直接興辦,部分則選擇有實力的財閥進入。必須使得國有企業、私有企業並存,並且逐步達成融洽。”

張謇也知道西部開發並不是那麼容易,首先地方的排斥性就很難克服,華東財團很少會到西部去投資,就在於西部的教育與交通都是製約。

李秉衡清楚後世許多到外地興辦企業的有許多都是在地方的壓榨之下無奈收場,必須要盡快將落後地區的教育與交通發展起來。

“華東財團大佬們可以選擇另一種方式去進行再投資,比如投資西部鐵路,投資西部開發銀行,為西部的工業建設提供資金。財團不一定要親力親為,用資本來操控就好了。”

李秉衡給他指了條路,他卻笑笑,以沉默來表示並不很認同,反而問道:“不知道什麼叫做有產者,什麼叫做無產者?”

“這個問題很難回答,也好回答。全世界目前都怕無產者起來鬧革命,比如沙皇就曾經下令屠殺起來革命的工人農民。在中國,必然要進行此類防範。有產者,也包括有房子居住,在銀行有存款,有一技之長這個階級。無產者麼,便是那些沒有謀生能力,沒有謀生資本的階級。”

張謇笑了起來,如果隻是沒有謀生能力,那麼恐怕這樣的無產者就少之又少。

李秉衡知道他並沒有聽進去,也不以為意,笑道:“國家準備在後年正式啟動社會保險機製,並且將慈善方略寫入憲法,通過各種手段,讓國家來保障那些天生殘疾之人的生存,保障低收入階級的溫飽。”

“是否有工傷等保險?”

“不錯”。

上海多家保險公司經營數年,已經頗有成就,張謇當然知道是怎麼回事,不過他並不清楚次保險非彼保險,不過李秉衡並不打算說破。

“當前處處要資金,這社會保險麼,是否要慎重些,給教育等讓讓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