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9節 彼得大帝(3 / 3)

這也是安娜隻與清寒雅淡的石清霜最為投契的緣故,兩人的性格都有些清高自許。

他與阿曼達的兒子李本吉,擁有顯赫的英國貴族頭銜與封號,並且已經接管了母親手中的兩大基金會以及在英國的財團。

石清霜的兒子李平安也開始執掌李秉衡與他母族的金融帝國,這是一個實力更甚於李秉衡與阿曼達一手打造的在英國財團更加龐大的財團,包括了德弗蘭財團這樣的龐然大物。

顧佳韻的兒子李佳宇也一直在南洋,憑借顧家的財力,以及南洋財團的影響力,並不遜於他的兩位兄長。

李秉衡當年起家的南洋財團是他的經濟帝國中最為龐大的,胡水雲的兒子李光秉雖然還小,但也能繼承一部分,同樣不容忽視。

而維多莉亞的兒子拉塞爾,李朗,名下有許多南太平洋島嶼,以及群島上的資產,加上在非洲的產業,在德國與普魯士的產業,比起任何一位兄弟也不遜色半分,如今又成為普魯士親王,西裏西亞大公,更加顯赫。

這些安娜斯塔西婭公主都看在眼裏,她不希望自己的兒子落後於人。

現在彼得成為了俄羅斯帝國的皇儲,未來的彼得四世,她也沒有覺得能夠揚眉吐氣,她希望自己的兒子能夠成為一位偉大的帝皇,能夠像他的父親一樣,為世界所矚目。

李秉衡被公認為是東方近千年來最為偉大的領袖,偉人,許多西方學者都在研究他,希望能夠進一步發掘他身上的秘密。

科學界也希望能夠在李秉衡死後得到他的遺體解剖,與愛因斯坦兩人被並成為科學界最想解剖的名人。

安娜希望自己的兒子是李秉衡所有子女中最為出色的一個,這並不是好高騖遠,俄羅斯帝國曾經輝煌過,她想要讓自己的兒子重塑輝煌,沒有什麼錯。

也許李秉衡的這麼多子女裏,唯有彼得能夠成為帝皇,這已經是安娜斯塔西婭足夠驕傲的了,但是俄羅斯帝國還是個弱小的國家,不如南洋財團那樣的龐然大物讓人信服。

對於這位小妻子的賭氣,李秉衡啞然失笑。

“彼得大帝是俄國曆史上乃至世界曆史上聲名赫赫的人物,他在自己任期內銳意改革和進取,使俄國由歐洲的窮鄉僻壤變成了世界強國。他不僅造就了一個時代,而且成就了一個歐亞大帝國。彼得大帝並不單單是一個順乎潮流的君主,而是一位站在時代前列的人。完全有理由認為是他的先見之明使曆史發生了變化,改變了方向。”

“我們的小彼得要成為這樣的一位君主,那麼,就要同樣銳意改革與站在時代前列。君主專製早應該被淘汰,與時代潮流對抗,不是明君所為。反而,一個能夠毅然開創新時代的君主,才能成為彼得大帝那樣的偉大帝皇。”

安娜斯塔西婭似乎豁然開朗,“你的意思,是要在彼得即位之後,將君主立憲的最終任務交到他手上嗎?”

她似乎能夠看到曆史對於彼得四世的讚譽與肯定,即便他沒有開創一個偉大的時代,但是他成功的以大毅力完成了承前啟後。

從君主專製到君主立憲,從一個擁有實權的帝皇,到名譽上的閑散皇室,這需要多麼大的勇氣與膽略。

她隻是一個過渡,一個美好的過渡,然後由她的兒子,彼得四世,來獻上一份美好的禮物。

一切為了俄羅斯帝國。

她希望自己能夠努力的,為自己的兒子創造一個更美好的前景,那就是利用歐洲的戰爭,來使得俄羅斯帝國更加的強大。

進入了1946年之後,戰爭更加的激烈了。

新年剛過,盟軍就發起了意大利戰役,同時,蘇俄紅軍也開始了他們的突擊。

德軍統帥部命令“北方”集團軍群不惜一切代價堅守列寧格勒和諾夫哥羅德地區,以保障德國艦隊在波羅的海的自由行動以及同瑞典芬蘭的暢通,保持德軍對列寧格勒和蘇軍北翼的威脅

為了徹底解決威脅列寧格勒的德軍並殲滅北翼德軍集團,蘇軍的3個方麵軍在波羅的海艦隊和遠程航空兵的支援下,對德軍“北方”集團軍群展開了強大的進攻,經過1個多月的激戰,殲滅德軍3個師,重創23個師,同時蘇軍向西推進220~280公裏。

徹底解除列寧格勒的危險,為進一步解放波羅的海沿岸地區和消滅卡累利阿地峽和斯維爾河地區的芬蘭軍隊創造了有利條件。

同時,蘇軍為了徹底殲滅戰場南翼的德軍集團,解放整個第聶伯河西岸烏克蘭地區,並為以後向巴爾幹進攻和從南麵殲滅白俄羅斯境內的德軍“中央”集團軍群創造條件,向烏克蘭發起了突擊。

這次突擊是在廣大的地域展開的,地形極為複雜,況且當時正直早春,融雪、降雨、河水泛濫、地麵泥濘,德軍根本沒有料到蘇軍會在這種不利於作戰的季節發動大規模戰役。

蘇軍的突然襲擊使德軍“南方”集團軍群受到重創。此次突擊殲滅德軍10個師又1個旅,重創56個師,同時蘇軍在400公裏的正麵上前出到國境線,把德軍防禦分割成2個部分。

這場戰役解放了整個第聶伯河西岸烏克蘭,而且,更加重大的意義在於,戰爭開始在敵占地區打響。(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www.,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