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較於新三板擴容的速度以及融資交易金額的爆發式增長,新三板當前的並購交易金額處於萌芽階段。
根據中信證券的統計,按首次披露日統計,在不考慮交易進度的情況下,從2012年至今,新三板掛牌企業作為買方發生的並購交易總計有41次,累計金額僅為12億元,平均每筆並購交易金額僅為3010萬元;而新三板掛牌企業作為交易標的方發生的並購交易次數總計36次,累計金額為154億元,平均每筆並購交易金額為4.29億元。
雖然,整體交易規模不大,但是進入2015年後,新三板並購交易的熱度開始逐步升溫,2015年新三板掛牌企業被並購和主動並購的金額分別為63.22億元和5.72億元,分別占所有年份累計發生金額的41%和46.4%。
目前,新三板企業主動並購交易金額最大的一宗是汽牛股份4.89億元對其大股東旗下養殖企業春茂集團的的收購,汽牛股份通過將春茂集團整體注入公司實現扭虧。
同時,新三板企業與主板公司的接觸逐漸增多。按照中信證券的統計,已完成的主板企業收購新三板公司股權的案例主要有露笑科技(002617.SZ)收購海博小貸(831199)10%股權;市北高新(600604.SH)收購維珍創意(430305)19.11%股權;東富龍(300171.SZ)收購建中醫療(430214)27.91%股權;浙江永強(002489.SZ)收購東都節能(831502)21.12%股權;旭光股份(600353.SH)收購儲翰科技(831964)42.99%股權;新文化(300336.SZ)收購哇棒傳媒(430346)10%股權。
中信證券認為,2015年以來,隨著一係列製度建設的推進,新三板流動性欠佳的難題正在得到逐步改善。而華圖教育借殼*ST新都上市一旦獲批將至少帶來三個層麵的改善:首先,它對掛牌企業具有良好的示範效應,鼓勵掛牌企業管理層進一步改善公司治理,提高經營業績;其次,對於那些具有優秀的商業模式,穩定的盈利能力以及達到一定規模的新三板掛牌企業而言,是進一步提升估值中樞的機會;最後,它為投資者提供了一條可行的退出渠道,有助於擴大投資者類型並進一步改善市場的流動性。
轉板將成主流
華圖教育為新三板企業借殼主板上市公司開了頭,這是否會成為今後的一個趨勢呢?
在業內人士看來,華圖教育的模式可以成為部分優質新三板企業的一個借鑒,但不會成為流行趨勢,因為這隻是作為注冊製及轉板機製實現之前的權宜之策,一旦注冊製實現,優質的新三板企業會更願意單獨IPO。
按照預期,注冊製在2015年年底前實施的概率很大,而轉板機製將在注冊製實現不久後出台,即,新三板企業在2016年以後去主板的可能性越來越大,轉板將成為主流的模式,沒有必要為在主板上市支付不菲的借殼成本了。
平安證券表示,新三板公司的成長性較高,充滿了朝氣。對資本市場而言,這些公司相對較低的估值無疑是一片窪地,對投資者來說則是充滿了誘惑。一旦轉板機製落地,新三板掛牌公司股票的流動性將會大大增加,同時由於其相對較高的成長性,這些公司的估值水平也會得到很大的提高,對於國內高風險偏好投資者而言,這無疑成為極佳的投資場所。
平安證券認為,轉板預期帶來估值提升,增加了新三板市場的投資機會。隨著注冊製等配套製度的日益臨近,以及政府部門的一再表態,市場對於新三板轉板機製的到來充滿了期待,這些期待不可避免地會反映到對於新三板掛牌公司的估值中,新三板市場中企業的投資價值將得到大大增加,因此那些符合條件的新三板公司非常值得關注。
同時,平安證券也指出,轉板對於創業板市場可能造成短期衝擊。政府部門一再表態,可能會在創業板中設立一個單獨的層次,以滿足那些符合一定條件,但尚未開始盈利的互聯網公司和高新技術公司,這無疑是在給新三板轉板創造條件。轉板開閘初期,符合轉板條件的新三板公司數量可能較多,加上投資者的喜新情緒,大量資金的湧入短期可能會對創業板中其他層次的上市公司造成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