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一直強調這是增量資金入市的牛市,個人、機構、杠杆資金是三大增量資金主力。2014年11-12月資金加速入場時,超級大戶是主力,超級大戶(1億元以上)、大戶(500萬到1億元)、中戶(50萬到500萬元)、小散戶(50萬元以下),賬戶規模環比增速為22.4%、17.4%、14.9%、10.3%。2015年3月以來資金加速入場,四類賬戶規模環比增速為25.4%、34.2%、32.7%、15.5%,中大戶加速入場。

此外2014年下半年偏股型公募及陽光私募新增份額1448億元,2015年以來為2677億元,機構資金增長迅猛也顯示資金入市加速。融資餘額目前1.62萬億元,較年初增長6000億元,動態測算2015年融資餘額上限可達2.4萬億元(假設2015年券商淨資產增長10%,融資占總資產比例40%)。

不過,從換手率、交易活躍度(單周參與交易的賬戶數/總賬戶數)來看,近期市場熱度明顯上升,參考過去曆史,市場波動率將加大。令人欣慰的是,3月資金第二次加速入場以來,杠杆交易占比在下降,這與資金入市結構變化有關。

策略:無需恐高,繼續做多

上證綜指站上4000點,低點來看累計漲幅100%,恐高心態出現很正常,但以更長遠的視角展望牛市,對比二戰後海內外牛市,當前的漲幅、市值/GDP、市值/M2還太小,而且引發牛市中期調整的三種因素並未出現,因此無需過慮,牛市順應趨勢勝於猜測拐點。

增量資金入市的趨勢性行情中,價值股、成長股輪漲,創業板轉型牛是整個大戲的主角,金融因改革創新現階段戲份多。存量債務置換和信貸資產支持證券發行注冊製緩釋信用風險、光大理財業務拆分、興業綜合金融拓展、招行員工持股計劃都將釋放銀行製度活力,券商業績靚麗。

此外,從盤麵看,過去3個月與2007年“5·30”前相似,價值股漲幅小、成長股(概念股)漲幅大,而“5·30”市場進入中期調整期金融股相對收益明顯。由此可見,即便考慮向下風險,風險收益比角度,金融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成長股中我們強調大環保(新能源汽車+環保),政策麵,“水十條”方案已在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汽柴油國五標準將提前推行,新能源汽車補貼及招標等也有望陸續落地。基本麵上,新能源汽車3月銷量超預期。資金麵,目前已經募集完畢在建倉的新能源分級基金約94億元。此外,以一級半投資看成長子行業估值,相比定增價,新能源汽車、環保相對低估。

區域聚焦大上海,上海是經濟重鎮、股市票倉,從自貿區到國企改革,改革轉型中上海已在發揮領頭羊、試驗田作用。近期上海建設科創中心方案有望推出,2.0版上海自貿區將以推動長江經濟帶通關一體化為核心,進一步發揮上海區位優勢,大上海主題將持續發酵。

作者為海通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