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果表示,目前的A股市場麵臨著與2007年非常相似的情況。從估值來說,隨著A股的持續上漲,A股與港股估值差不斷擴大。AH股的溢價率的平均值已經達到0.94,而各規模的指數估值也全麵高於港股。港股市場價值窪地的情況明顯。

在資金流動性方麵,繼推出滬港通之後,深港通也將要推出。2015年1月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視察深圳期間表態滬港通之後應有深港通,第二日香港特首梁振英表示深港通對國家和香港均是利好,香港會爭取中央支持盡快開通深港通。這標誌著繼滬港通之後,深港通也將進入籌備階段。

從時間點上來看,根據媒體報道,李小加在港表示,對於投資者期望已久的深港通,下半年開通在時間上“比較現實”。

陳果認為,由於已有滬港通的經驗,深港通在下半年推出的阻力不大。深港通也將與滬港通有所區別,可能在港股方麵範圍向中小盤股票擴大,這將具備重要意義。而證監會與保監會政策口子的放開則將A股市場與港股市場的互聯互通穩步推進。

陳果認為,今天和2007年不同的是,2007年的港股直通車胎死腹中,預期行情隻演繹了3個月,但是今天的兩地市場互聯互通已經開弓不會有回頭箭,滬港通已經運行,深港通預計就在下半年,可以預期未來的互聯互通還會不斷擴大,而今天的內地投資者對港股市場的熟悉程度也顯著強於2007年。

“我們預計,未來A股資金不斷湧入港股之後,有望改變遊戲規則,爭奪港股的定價權,尤其是在港股的中小盤板塊,實現港股中小盤A股化,這將進一步提升港股中小盤股票的流動性以及對內地投資者的吸引力,這是大勢所趨。今天,基於未來流動性改善從而估值提升的邏輯,大量投資者進入了新三板市場掘金。當前港股的中小盤板塊,是同一個邏輯,而且存在相當多的優質公司,堪稱一場不可錯過的盛宴。”陳果表示。

瑞信也認為,此次港股上漲雖然類似2007年“港股直通車”憧憬期間的走勢,但有四方麵不同,包括:目前A股、H股估值都較當時低很多,唯一例外是目前A股流通盤較小的股票已經接近泡沫估值;相比2007年,目前港股反彈幅度很小;現在A股交易活動較2007年活躍很多;預期政府支持會趨強勁,但建議不要過度依賴,因為政策隨時會變。

瑞信認為,港股近期仍可能走高,因為現時估值仍屬合理區間。同時,瑞信將恒指2015年底目標由27000點調高至28000點,將國企指數目標由13500點調高至15000點。此外,摩根士丹利也將恒指12個月目標由26800點調高至30000點,國企指數未來12個月目標由12500點調高至15000點。

而在交銀國際首席策略師洪灝看來,在估值便宜、政策紅利、跨境流動性強勁和技術麵利好的支持下,港股將進入牛市,恒指有可能升得更高。洪灝給出的恒指和恒生國企指數的目標分別為32000點和19000點以上,均為2007年以來的新高。

洪灝同時也提醒,港股的升勢並不是毫無風險的。其中一個風險就是來自A股的傳導,當上證指數觸及4200點目標的頂部範圍或有可能開始牛皮,甚至發生逆轉時,A股市場高估值的小盤股將會下跌,而價格便宜的藍籌股則將緩衝指數下行空間。然而,中國市場的波動將不可避免地傳導到香港,暫緩香港市場的升勢。而A50和A500股指期貨的推出可觸發大盤藍籌股與小盤股之間的表現分化。

A股資金分流

即使A股市場如“湖泊”,但高高在上的水位不斷流向港股的“池塘”,對於A股市場而言也是不能承受之重,更是被分析師視為將是壓倒創業板,甚至是整個A股的最後一根稻草。

國金證券表示,對於近期港股熱以及未來深港通政策預期所引發的資金分流,市場主要存在如下兩個擔憂:一個是,深股通特別是中小、創業板估值太高,可能無法吸引海外投資者進入;相應的深-港股通(下稱新港股通)部分可能會開放小票(恒生小型股),是否會對A股小市值股票產生明顯的分流效應,從而成為一個可能的風險。

對於上述問題,國金證券試圖從在美中概股與國內創業板的對比來找到答案。國金證券研究發現,在美上市的中概股含有很多優質成長股,且這些成長股可以在相當的時間內表現不佳,且估值低於創業板。

因此,國金證券稱,外資對於無投資障礙的中概股尚且不感興趣,為什麼投資估值偏高,且投資手續繁瑣的創業板?隻有稀缺性標的或相對估值有優勢的股票才會受益。

國金證券認為,香港與國內的股票(特別是成長股)有著巨大的估值差,短期內加上深港通催化導致資金跨境投資非常合情合理。

根據國金證券對滬港通的研究,市場往往在滬港通開通前期做布局,隨著開通的臨近,市場出現“證偽憂慮”,老港股通整體(包含大票與小票)均跑輸香港所有股票均值。真正開通後,老港股通大票表現顯著好於小票。

恒生小型股中小市值的股票占比非常大(市值小於50億元的股票的個數占到了恒生小型股指數的近50%),由於恒生中小市值個股相比A股中小市值的估值便宜,短期來看,資金流出會造成一定的擾動。

但長期來看,國金證券認為高估值板塊不會因深港通出現係統性轉向,主要原因包括:一、滬港、深港通並非當年的港股直通車(港股直通車基本相當於開放資本賬戶),資金流向與可投標的皆有限製,跨境資金可控;二、香港股市製度設計相對於A股有利於大股東,嚴重偏離價值時大股東非常容易套現,投資港股的遊資有所避諱;三、外資價值投資的理念+全球配置的能力形成了股票上漲中的障礙;四、老港股通中的小票在滬港通開通後有較大的負超額收益,以及中概股可以長時間低迷也說明跨境“套利”的不易。

關注恒生小盤股

陳果認為,恒生小盤股指數有望成為深港通標的,值得關注。

相比於滬市,深市小股票所占比例明顯偏高,根據截至2015年2月底的數據,滬市股票平均市值為251億元,而深市平均市值為93億元。中小板及創業板上市公司平均市值較主板而言規模更小。開通深港通必然要考慮到深圳市場小股票占比高的特點,並在標的上有相應的調整。

目前,深交所已經宣布將深成指的數量由40隻擴充至500隻,新的指數中,中小板與創業板的比例明顯提高,更加全麵地代表了深圳市場。深成指全麵擴容之後,有望成為深港通的標的指數。

如果深圳成份股指數成為了深港通標的,那麼相應的在港股標的中,也應涵蓋一部分小盤股。目前的滬港通標的所涵蓋的港股標的為恒生大盤股與中盤股指數,如果要納入小盤股,采用恒生小盤股將是一個優先的選擇。因此,恒生小盤股有望成為深港通的標的,打開A股投資者投資於港股小票的機會。

而且,小盤股中新興產業的比例較高。

陳果認為,港股對於新興產業通常並沒有給出很高的估值,因此小盤股中新興產業的比例較高。在這些公司中,按照A股的估值體係,有不少的標的都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值得去挖掘,擁有新興的概念,符合A股的審美邏輯。

此外,陳果認為小盤股的定價權易於取得。

取得標的的定價權是投資於港股並且獲利的一個很好的方法,也是未來A股投資於港股的大趨勢。由於港股機構投資者的比例較高,對於大型的股票來說,投資股票可能麵臨現有機構投資者賣出的壓力,同時還麵臨著港股賣空製度所帶來的風險。對於小盤股來說,這樣的壓力與風險就可控了很多。

陳果也提醒,由於港股發行製度實行的是注冊製,交易機製上存在較多沽空行為。因此雖然目前港股中小公司存在較高的預期收益率,但也存在一定風險,需要選擇優質公司。從總體上看,港股公司質地好於新三板。同時,當前在一些大型公司中,也存在一些公司與同股同權或者同類型的A股公司存在較大估值差異,也具有一定的安全邊際和投資價值。

由於此前港股短時間內的急速拉升,在時間上,行情在非常一致的市場預期下可能演繹得比較急促,因此投資時間窗口可能會比較狹窄。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投資者需要珍惜當前的時間窗口。

而從中期看,陳果依然認為港股存在很大的研究與投資價值。港股市場還會存在相當未被充分研究與挖掘的機會,而兩地的趨同化尤其是港股中小盤股票的定價權向內地資金轉移的趨勢不可阻擋,最終兩地的估值差距也就會趨於一個相對穩態的結構。

AH股折溢價的交易機會

中投證券(香港)表示,投資者如要參與港股盛宴,可關注AH股差價主題,恒指雖然已創7年來的新高,但仍有部分H股價格較內地A股有較大折讓,炒AH股價差收窄將是2015年持續的投資熱點。

中信證券的統計顯示,從證監會對於公募基金通過港股通投資港股的新規出台後第一個交易日的情況來看,漲幅前20位的股票平均漲幅達到14.3%,最高漲幅達到20.7%,其中有18隻是A+H同時上市的股票,平均折價率達到60%(折價率=1-H 股價格/A股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