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中國大媽”順勢而為
專欄
作者:洪灝
港股在複活節假期後出現一波曆史性暴漲行情。一方麵,4月9日,恒生指數取得20年來第八大的點數升幅,然後在4月10日創下第四大的點數升幅。另一方麵,恒生國企指數的升幅為1995年以來的二十大之一,不但市場成交量破紀錄,港股通額度更連續兩天被用盡。正當市場認為升勢將會衰竭時,恒指又再上升超過300點,全周以高位強勢收結。港股暴漲之後將何去何從?
在此之前,我與中國某私募基金合夥人就全球市場的前景進行交流。我以港股估值極度便宜和流動性改善為理由,提出了看好港股的觀點,這與他們的意見不謀而合。他們認為上海股市上漲將會帶來擴散效應。隨著上海股市急升,A股和其他市場(例如香港和美國)上市的中國相關股份的估值差距正在擴大。由於內地市場流動性充足和得到政策支持,內地資金必將利用這種價差進行套利,填補全球中國相關投資標的物的估值“窪地”。近來行情的演繹也的確如此。
我們對過去幾天的曆史性行情的量化分析顯示,這種極端的交易情況往往集中在市場拐點附近出現,例如2007年底、2008年底和2009年初,換言之,這種極端的交易情況往往出現在牛市中後期、熊市尾期和牛市初期。
索羅斯曾經觀察到,“當長期趨勢失去動力,短期波動往往隨之出現,原因不難理解:因為追隨趨勢的群眾失去了方向。”盡管我們無法單單從過去幾天的曆史性行情判斷目前到底是處於牛市中後期或牛市初期,但由於估值低廉,加上恒生指數終於有效突破2009年以來的運行區間,所以處於牛市初期的可能性很大。此外,恒生指數的長期漲跌趨勢線在2015年1月初已經運行到了其長期支持位置,並開始反彈。由此來看,香港股市的升勢似乎還未衰竭。
消息麵對香港股市亦構成利好。港交所總裁李小加稱,2015年滬港通額度將顯著擴大,深港通肯定將會推出。與此同時,中國公布了一係列扶持政策刺激經濟,市場回購利率近期繼續大幅下降。總理李克強調研了中國東北地區,宣稱振興東北地區的工業將是其工作重點之一。此外,他強調政府將會加大投資鐵路建設。隨著市場飆升和房地產調控放寬,排隊購房的情況又開始了。近期,允許單一期貨交易賬戶持有的股指期貨合約數目從1200手上升至5000手,這個規則的改變使投資組合加杠杆變得更為容易並將放大市場運行的趨勢。此外,個人獲準持有不同券商的多個交易賬戶。這種變化將進一步推高目前每日人民幣1.5萬億元的驚人的成交量。
不僅恒指的長期漲跌趨勢線已達到重要的長期底部,恒生指數及恒生國企指數的市淨率仍然非常便宜,同時也觸及其長期支持水平。這種低估值和技術支持的格局加上流動性的改善適合做多市場。假設恒指市淨率從目前的1.5倍水平回升至長期平均水平1.8倍左右,估值修複將會推動恒指從現在的點位水平進一步上漲17%左右至32000點,這將是自2007年11月峰值以來的新高。基於恒生國企指數回報率的貝塔值大約是恒指的1.2倍,恒生國企指數應可升至19000點以上。
當然,港股的升勢並不是毫無風險的。當上海股市觸及我們設定的4200點價格目標的頂部範圍或有可能開始牛皮、甚至發生逆轉,在這種情況下, A股市場高估值的小盤股將會下跌,而價格便宜的藍籌股則將緩衝指數下行空間。中國市場的波動將不可避免地傳導到香港股市,暫緩後者的升勢。而A50和A500股指期貨的推出可觸發大盤藍籌股與小盤股之間的表現分化。美聯儲加息早於預期也是一項風險。然而,隨著通縮壓力升溫,美聯儲6月加息的概率正在下降,讓港股有時間從極低的估值水平上繼續修複。即使在32000點水平,恒指的市盈率也僅為13.5倍,與世界其他主要市場相比仍然是估值最便宜的市場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