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還原股票作手李佛摩(2 / 2)

行業類股的走勢是判斷趨勢的關鍵,股票不會單獨行動。假如美國鋼鐵上漲,伯利恒等鋼鐵股遲早也會跟著上漲。因為美國鋼鐵業績受股市青睞的基本麵也同樣適合同行業的其他鋼鐵股。所以,如上文所述,李佛摩隻操作主流行業類股中的領導股,買入同一行業類股中的佼佼者。

尋找長期趨勢的主要轉折點“反轉關鍵點”的能力是股票作手最重要的技能。成功的操盤手必須順著市場行進的方向交易,沿著最小阻力線的方向操作。李佛摩采用測試法來判斷趨勢,他會先買進一個小部位,先做測試,看看自己的判斷是否正確,然後才大部位介入——放出風向球測試自己的判斷力和時機是否成熟,並借此找出最小阻力線的走向。李佛摩要求做多的時候每一筆買入價必須比上一次買入價要高,做空則與之相反。

在完美的心理時刻建立倉位

預測趨勢之所以如此困難全是因為人性,控製和征服人性是最困難的工作。所以,李佛摩曾告誡他的兒子,必須要持之以恒的控製自己的情緒,克製內心的恐懼。因為人們在開始賠錢的時候就會變得害怕,判斷力也會減弱。希望、無知、貪婪和恐懼,全都在扭曲人的理智。但是,我們不但不能否定人性,而且還必須要了解人性。

因此,李佛摩是研究市場心理學的好學生,他孜孜不倦的學習,甚至去上夜校的心理課程,期待能對人性有更好的了解。主宰股市的重要因素不是理智、邏輯或純粹經濟麵,而是永遠也不會改變的人性。股市操盤手必須看清眼前情況的背後意義,仔細分析。每個人基本上都接收同樣的資訊,有人成功而有人失敗,一切就看你如何詮釋手上的資訊。

一般大眾總是一起行動,烏合之眾、成群結隊,因為人們需要同伴所帶來的安全感。他們害怕一個人,因為人類的信念是身在團體中比較安全,就像羊不會獨自呆在狼群出沒的荒郊野外一樣。因此,跟隨趨勢移動的確比較安全。

李佛摩大多數時間裏和群眾一起行動,但他一直努力尋找趨勢改變的蛛絲馬跡,隨時讓自己脫離眾人的集體想法而往相反的方向走,保持心理的彈性。李佛摩喜歡這樣的孤獨感,一切的一切都是源自他個人的判斷。這與當今投資家索羅斯著名的“反身性理論”極其相像。

“當一切看起來淒風苦雨時,驚慌失措的氣氛總是驅策我去做多;相反的,當一切看來完美樂觀時,我總想到也許該去放空了;在景氣和恐慌時期進出股市,就可以積累財富。我走在其他人之前,看到別人看不見的東西。”李佛摩的這句話要早於後來巴菲特的名言“在別人恐懼時貪婪,在別人貪婪時恐懼”。從這個角度來說,投資的最高境界是超越流派,大道若簡,萬物相通。

李佛摩入市交易時就是在基本麵、趨勢麵和心理麵上找出關鍵點,在完美的心理時刻建立頭寸。無論哪一筆交易,隻要市場表現與他的判斷相違背,他就停下來等待或出脫持股,絕對不允許本金出現10%的損失。

活學活用

華爾街和股票投資從來沒有發生過任何新鮮事,過去已經發生過的事情將來還會再次發生,一次又一次。因為人性沒有改變,人類的情緒深植在人類的本性之中,他們總是妨礙著人類的智慧。

至少筆者在讀完李佛摩的相關著作後學以致用,受益匪淺,尤其是擇時能力大大提高。筆者曾在2012年10月17日建倉雅士利,該股票當天放出大量,成為趨勢反轉的關鍵點,之後股價再也未低於買入價。筆者參考的行業類股是合生元,一直抱牢雅士利倉位,直到兩隻股票在2014年1月份再也無法創出曆史新高,尤其合生元做出了明顯的頭部,繼而出清所有雅士利股票,獲利超過3倍。在做空上也同樣適用,筆者曾在2014年6月3日成功擇時做空澳門博彩業股票,當天公司反彈無力掉頭下跌,形成了一個下行的關鍵點,筆者抱牢空頭倉位一直到2015年3月,收獲頗豐。

李佛摩尋找領導股的觀點放在中國股市依然受用,譬如2005-2007年大牛市實質是以基建地產行業類股所驅動的,其中誕生的領導股萬科、蘇寧及資源股等多與此相關,當時買入這些行業類股的投資者收益頗豐。然而在本輪的牛市中,物換星移,在中國經濟轉型的大背景下,智能互聯類股成為領導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