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節(2 / 2)

蔡福對又追問了一句:“那沙馬爾哈為什麼也走了,他可沒有殺那條蛇?”

沙馬日使答道:“還記得出發前我兒子突然得病嘛?他懷疑會不會是神靈提前給他的警告,他也要回去看看自已的兒子和家人怎麼樣了。”

趙建民問了一句:“日使兄弟,你難道不擔心你的家人麼?”

“我麼?”沙馬日使搖搖頭,“自從五年前發生了那件奇怪的事以後,我也不知為什麼,我不是很相應那些神啊鬼的了。”

一陣陣蛇肉的香味從帳篷裏傳了出來。眾人圍坐在一起品嚐著難得一遇的蛇肉大餐。

沙馬日使正躺在帳篷裏休息。馬明枕走了進來,說道:“日使兄弟,你們彝民不吃蛇肉,剛才聽你說過,你現在不相應這些神鬼的事情。所以我過來問一問,要不要給你弄一些蛇肉過來補一補身子。”

沙馬日使答道:“雖然我現在不太信神鬼了,但是,多少年來的飲食習慣不是一天二天能夠改變的。更何況我不吃東西也從來不會感到餓。所以你們不要管我,自已吃吧。不過你們最好吃快一點,不然,他們兩個回來了,看到你們吃蛇,也許會不高興的。”

“謝謝你的提醒!我這就去跟他們說一聲,讓他們快點吃。”說著話,馬明枕一溜風,鑽出了帳篷。

眾人聽了馬明枕的提醒,都加快了進餐的速度。沒用多長的時間,那條大條就隻剩下滿地的骨頭了。

黑竹溝的夜晚同外麵的世界相比,則要更早地降臨。密林中的夜晚,充滿了寂靜與神秘。在夜幕的籠罩下,加上滿山穀的迷霧,使林中的樹木顯得比白天更加的陰森。每一棵樹都像是一個巨大的蜘蛛,那四處伸展的樹枝,有如蜘蛛的爪子,張牙舞爪地隨時準備抓捕眼前的獵物。

阿約爾拉和沙馬爾哈在天黑沒多久的時候,就趕了回來。

大夥圍坐在帳篷裏,詢問著兩人回家後的情況。

阿約爾拉說道:“家人都還好,沒有什麼變化。我們回去的目的主要是找村子裏的畢摩,讓他替我跟神靈說說好話。告訴神靈,我殺它是迫不得已,希望它不要降罪於我的家人。”

李傑插了一句:“爾拉大叔,畢摩是誰呀?有這麼大的本事!”

阿約爾拉介紹說:“畢摩是我們彝族人的巫師,祭司,或經師。在我們彝人看來,祖先、神靈、鬼怪操縱著並且影響著人丁的繁衍、以及五穀的豐登、和六畜的興旺、以及家族的發展的壯大。而人與鬼神之間的關係一旦發生了衝突和損害,就會危及到我們人類的物質生產和生活。神鬼,祖先等神靈有善有惡,時好時壞,善惡交替。善的時候則保佑著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惡的時候則可致禍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於是我們彝族人在這種予盾的心理當中,即讚美神鬼、感激祖先,同時也憎恨神鬼,畏懼祖先。在與鬼神、祖先的互動中,為了去禍納福,逢凶化吉,隻有通過畢摩用念誦經文,以語言的魅力讚美、教導、規勸、詛咒、影響神鬼、祖先,並輔之象征性的祭祀、大小送等方式來處理和調解與神鬼、祖先之間的關係,促成與神鬼、祖先之間的和解,互助,或者驅使或控製他們與神鬼甚至祖先脫離關係,不再互相影響和幹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