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琴海
愛琴海是地中海的一個大海灣。克裏特和希臘早期文明的搖籃。位於希臘半島和小亞細亞之間。長611公裏,寬299公裏,麵積21.4萬平方公裏。東北通過達達尼爾澳海峽、馬爾馬拉海和博斯普魯斯海峽與黑海相連,南至克裏特島。其間大小島嶼星羅棋布。愛琴海的海岸線曲折,有無數海灣、港口和避風小港。最深處在克裏特島東麵,達3543米。盛行北風,但每年9月到次年5月有時刮溫和的西南風。希臘半島與埃維亞島之間的海潮以凶猛多變聞名於世。表層海水夏溫達24度,冬溫度10度。在490米深處,溫度波動在14至18度之間。從黑海流向愛琴海東北的大量低溫水流,對愛琴海的水溫產生一定影響。黑海水流含鹽量少,降低愛琴海海水的鹹度。海中缺少營養物,故而生物稀少。但海水清澈平靜,溫度很高,因之有大量魚群從其他地區遊來產卵。由於島嶼眾多,過去亦名群島海。大部分島嶼多岩石,十分貧瘠。北部島嶼一般比南部島嶼樹木繁茂。
地中海東部的一個海域。在希臘(Greek)和土耳其(Turkey)之間。南北長610公裏,東西寬約300公裏,麵積21.4萬平方公裏。克裏特島以東,最深處3,543米。鹽度36—39‰。大小島嶼星羅棋布。東北以達達尼爾海峽、馬爾馬拉海、博斯普魯斯海峽通黑海。沿海主要港口有薩洛尼卡、比雷埃夫斯(希臘)和伊茲密爾(土耳其)。
地中海是世界各國達官名流與觀光客向往的度假勝地,而位於其東部的愛琴海,不僅是西方歐洲文明的搖籃,現代民主的濫觴,對我國旅客來說,更是浪漫情調旅程的象征,沒有乘船到愛琴海的島嶼玩上幾天的經驗,簡直不夠格稱為國際級的玩家。奧運之後,我們乘興踏上行程,領略愛琴海的魅力。
關於愛琴海的傳說
在遠古的時代,有位國王叫彌諾斯,他統治著愛琴海的一個島嶼克裏特島。彌諾斯的兒子在雅典的阿提刻被人陰謀殺害了。為了替兒子複仇,彌諾斯向雅典的人民挑戰。在神的懲罰下,雅典正充滿災荒和瘟疫。在彌諾斯的挑戰下,雅典人向彌諾斯王求和。彌諾斯要求他們每隔9年送7對童男童女到克裏特島。彌諾斯在克裏特島建造一座有無數宮殿的迷宮,迷宮中道路曲折縱橫,誰進去都別想出來。在迷宮的縱深處,彌諾斯養了一隻人身牛頭的野獸米諾牛。雅典每次送來的7對童男童女都是供奉給米諾牛吃的。這一年,又是供奉童男童女的年頭了。有童男童女的家長們都惶恐不安。雅典的國王愛琴的兒子忒修斯看到人們遭受這樣的不幸而深深不安。他決心和童男童女們一起出發,並發誓要殺死米諾牛。
雅典民眾在一片哭泣的悲哀聲中,送別忒修斯在內的七對童男童女。忒修斯和父親約定,如果殺死米諾牛,他在返航時就把船上的黑帆變成白帆。隻要船上的黑帆變成白的,就證明愛琴國王能再見到自己的兒子忒修斯了。忒修斯領著童男童女在克裏特上岸了。他的英俊瀟灑引起彌修斯國王的女兒,美麗聰明的阿裏阿德涅公主的注意。公主向忒修斯表示了自己的愛慕之情,並偷偷和他相會。當她知道忒修斯的使命後,她送給他一把魔劍和一個線球,以免忒修斯受到米諾牛的傷害。聰明而勇敢的忒修斯一進入迷宮,就將線球的一端拴在迷宮的入口處,然後放開線團,沿著曲折複雜的通道,向迷宮深處走去。最後,他終於找到了怪物米諾牛。他抓住米諾牛的角,用阿裏阿德涅公主給的劍,奮力殺死米諾牛。然後,他帶著童男童女,順著線路走出了迷宮。為了預防彌諾斯國王的追擊,他們鑿穿了海邊所有克裏特船的船底。阿裏阿德涅公主幫助他們,並和他們一起逃出了克裏特島,啟航回國。經過幾天的航行,終於又看到祖國雅典了。忒修斯和他的夥伴興奮異常,又唱又跳,但他忘了和父親的約定,沒有把黑帆改成白帆。翹首等待兒子歸來的愛琴國王在海邊等待兒子的歸來,當他看到歸來的船掛的仍是黑帆時,以為兒子已被米諾牛吃了,他悲痛欲絕,跳海自殺了。為了紀念愛琴國王,他跳入的那片海,從此就叫愛琴海。
愛琴那島——宙斯情人的住地
愛琴那島是距離雅典最近的一個島嶼,航程僅需一個半小時。這裏曾是美麗的人間仙境,宙斯最動人的情婦就在此掩藏,也許那滿山遍野的無花果樹就是當年他們愛情的果實。真正讓愛琴那島揚名的是拯救希臘的薩拉密斯。2480年前,波斯王澤爾士率領龐大水師進犯希臘,蝗蟲般的艦隻遮天蔽日。小小的雅典城邦危如累卵,但是,希臘有他們的英明統帥鐵米斯托克力思,是他,率領精悍的水師在薩拉密斯水路一舉消滅了3倍於己的戰艦,讓希臘的太陽重新升上天空。島上建於公元前6世紀末5世紀初的阿菲亞神廟,是希臘古典時代後期典型代表建築。
伊茲拉島——藝術家之城
伊茲拉島離雅典約3個多小時航程,小島細長細長的,幹幹淨淨的小巷裏,毛驢載著遊人悠閑地晃來晃去。白的牆、藍的窗、粉紅的屋頂,襯得小島越發的可愛。小院裏不時探出一叢叢紅花、紫花,檸檬樹上結滿了明黃的檸檬果,累累的,壓得枝頭都彎了。這裏海水的透明度是最高的,而且,海岸上有許多深入島內的河口、海灣。這些僻靜的河口是那些喜歡獨處的遊人遊泳的好去處。
18—19世紀,伊茲拉的海上貿易非常發達,有不少的商人因此腰纏萬貫。在1821年開始的獨立戰爭中,他們武裝自己的船隊,積極投入作戰,作出了巨大貢獻。直到現在,伊茲拉島在希臘人的心目中依舊是英雄的島嶼。島上有不少豪宅大院,都是這些富商的家產,也是島上的風景之一。因為小島寧靜優美,自古以來便有世界各地的年輕藝術家來到此地從事藝術創作,因此有“藝術家之島”之稱。他們製作的金銀首飾、玻璃瓷器、裝飾品都擺出來任人選購,常常會看到一些造型獨特的工藝品,價錢也算公道。10歐元可以買到一個很別致的手繪玻璃瓶,賣東西的小姑娘笑得很純淨,“這玻璃瓶真的很好呀,價格也是最好的了,我媽媽過生日,我都給媽媽買了好幾個。”小姑娘最後的一句話打動了我,我買的玻璃上的HYDRA島,有純淨的天空,純淨的人。
這個島上禁止一切汽車和摩托車進入,這恐怕也是人們喜歡此地的原因之一。
波羅斯島——白屋森林
波羅斯島是座風光秀美的島上山城,山城上點綴著檸檬樹和橄欖樹的青翠,蔥蘢中掩蓋著清晰明亮的白色屋簷。島上的建築以白色為主,式樣古拙,在白牆的氛圍中不時透出爛漫的花叢,雲濤海浪中,一條石板鋪就的甬道蜿蜒而上,漸行漸遠,延展到今。
古希臘的曆史
希臘位於歐洲東南部巴爾幹半島南端,其首都雅典以天神宙斯的女兒、智慧女神雅典娜的名字而命名,而傳說中雅典娜之子———也就是長著雙翼、手拉神弓的愛神丘比特,更是賦予了這座神秘的山城濃濃的愛意。在這種愛的光芒下,讓人期待雅典的旅途中,也能得到愛神的眷顧。
浪漫邂逅:多數遊客是從雅典衛城和希臘神話認識雅典的,而在雅典尋找浪漫的邂逅則最好從愛琴海開始。獨自坐在愛琴海邊的餐館裏,輕輕的海風像是在訴說美妙的情話,映入眼簾的是愛琴海的湛藍,也許,在你不遠處,就坐著一位期待與你相識的人。
英俊美麗的希臘人也是雅典的一大風景。希臘人就像傳說中的希臘天神一樣,男士有著俊朗的輪廓、卷曲的深色頭發和濃密的睫毛,眼神顯得特別深邃,女士則有火辣的身材和金黃的秀發。愛琴海邊的浪漫邂逅指數頗高呢。
浪漫進行時:愛琴海的小島之旅能讓遊客可進一步走近愛琴海,而這也是一個相遇愛情的好地方。愛琴海上的小島星羅棋布,無論是以“天體海灘”而盛名的米科諾斯島、以藍色屋頂而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桑托林島,還是古典風味十足的羅德島,每個島都有著不同的特色,你都可以在這些海島中尋找自己的浪漫,邂逅同樣是孤身前往的另一半。
古希臘文明的興起
早在古希臘文明興起之前約800年,愛琴海地區就孕育了燦爛的克裏特文明和麥錫尼文明。大約在公元前1200年,多利亞人的入侵毀滅了麥錫尼文明,希臘曆史進入所謂“黑暗時代”。因為對這一時期的了解主要來自《荷馬史詩》,所以又稱“荷馬時代”。在荷馬時代末期,鐵器得到推廣,取代了青銅器;海上貿易也重新發達,新的城邦國家紛紛建立。希臘人使用腓尼基字母創造了自己的文字,並於前776年召開了第一次奧林匹克運動會。奧林匹克運動會的召開也標誌著古希臘文明進入了興盛時期。前750年左右,隨著人口增長,希臘人開始向外殖民。在此後的250年間,新的希臘城邦遍及包括小亞細亞和北非在內的地中海沿岸。在諸城邦中,勢力最大的是斯巴達和雅典。
希波戰爭
在希臘城邦向地中海沿岸擴展的同時,西亞的波斯帝國也在擴張,強大的波斯帝國征服了小亞細亞半島上的艾奧尼亞希臘諸邦。前499年,小亞細亞半島上的米利都等希臘城邦發動起義,得到雅典的支持。波斯國王大流士一世在鎮壓起義後,就準備進攻雅典。前490年,波斯大軍渡海西侵,但在馬拉鬆戰役中被人數居於劣勢的雅典重裝步兵擊敗。希臘人贏得了第一次希波戰爭的勝利。
前480年,波斯國王薛西斯一世率50萬大軍再次進攻希臘。希臘各城邦也結成同盟,共禦強敵。希臘聯軍的陸軍以斯巴達人為主力,海軍則以雅典艦隊為主。希臘陸軍在溫泉關阻擊波斯陸軍,雖然兵敗,但為希臘海軍的集結贏得了時間。波斯人攻入了雅典,將全城焚毀,但希臘海軍在薩拉米海戰中一舉擊潰波斯海軍,波斯人麵臨補給被切斷的危險,不得不撤退。希臘人乘勝追擊,解放了小亞細亞的希臘諸邦。第二次希波戰爭以希臘的勝利告終。
伯羅奔尼撒戰爭
希波戰爭以後,雅典成為希臘的霸主。雅典海軍是希臘各城邦中最強大的軍事力量,雅典的民主製也在伯利克裏執政時期達到黃金時代。希波戰爭中,希臘各城邦建立了以雅典為首的提洛同盟,戰後逐漸成為雅典實現其霸權的工具。以斯巴達為首的伯羅奔尼撒同盟不滿雅典的霸權,雙方爆發多次摩擦。前431年,斯巴達的同盟底比斯進攻雅典的同盟普拉提,正式引發了伯羅奔尼撒戰爭。雅典依靠其強大的海軍進行封鎖,斯巴達則攻入雅典,試圖迫其決戰。雙方互有勝負,但都未能取得決定性勝利,遂於前421年締結和約。和平未能維持很久,前415年,雅典對西西裏島斯巴達的盟邦敘拉古發動大規模遠征,結果以慘敗告終。西西裏遠征使雅典元氣大傷,無力抵禦斯巴達的攻勢。前405年,雅典海軍被全殲。次年,雅典向斯巴達投降,斯巴達成了希臘的新霸主。斯巴達的霸權也未能長久,希臘各城邦陷入混戰之中。
馬其頓的崛起
馬其頓位於希臘的北部,處於希臘文明的邊緣,被希臘人視為蠻族。但從公元前4世紀起,馬其頓逐漸成為希臘北部的重要國家。前395年,菲利普二世即位。在菲利普的治下,馬其頓成為巴爾幹地區首屈一指的軍事強國。麵對馬其頓的崛起,希臘建立了以雅典為首的反馬其頓同盟。前338年,馬其頓在喀羅尼亞大敗希臘聯軍,取得了對整個希臘的控製權。前336年,菲利普遇刺身亡,其子亞曆山大即位。亞曆山大即位後很快就平定了希臘城邦的起義,鞏固了政權。前334年,亞曆山大率大軍渡海東征,拉開了他征服世界的序幕。亞曆山大最大的敵人是強大的波斯帝國。亞曆山大先後在格拉尼卡斯河和伊蘇斯擊敗波斯軍隊,從波斯人手中奪取了敘利亞和埃及。波斯國王大流士三世試圖求和,但被雄心勃勃的亞曆山大拒絕。前331年,亞曆山大和大流士三世之間具有決定性意義的高加米拉戰役爆發。亞曆山大再一次取得了勝利,並乘勢攻下巴比倫,波斯帝國滅亡。亞曆山大繼續東進,直到印度河流域方才折返。前323年,亞曆山大病死,他龐大的帝國也隨之分裂,古希臘曆史結束,希臘化時代開始。
影響
15世紀意大利文藝複興時期,很多知識分子(以僧侶和貴族為主)為了擺脫基督教日益腐朽的世俗化統治與思想禁錮,開始重新學習逐漸被遺忘的古希臘著作,例如《荷馬史詩》、亞裏士多德的《詩學》,和一些先古基督教會文章。古希臘的精神遺產第一次得到了全麵複興和繼承。
可是到了18~19世紀,隨著啟蒙運動的興起,學者們不再把《聖經》上寫的當作真事,而且把古希臘的知識歸於同類,把前776年第一次奧運會之前的事情統統算為神話,而非曆史。1870年HeinrichSchliemann在希臘Troy出土文物,這一考古發現讓西方人重新認識到古希臘不是虛無縹緲的神話傳說,而的確經曆過燦爛的文明。從此學者開始仔細研究古希臘流傳下的著作,區分神話,傳說和曆史。
古希臘文明及其影響
古希臘哲學:
古典希臘哲學,或稱早期希臘哲學集中在辯論與質詢的任務。在很多方麵,它同時為現代科學與現代哲學鋪設了道路。早期希臘哲學家對後世產生的影響從未間斷,從早期穆斯林哲學到文藝複興,再到啟蒙運動和現代的普通科學。
前蘇格拉底的哲學家:
西方哲學的曆史從古希臘開始,特別是一群通稱為前蘇格拉底時期的哲學家。這不是為了否認其他在古埃及、閃族以及巴比倫文化裏出現的早期哲學家而作的謠傳。誠然,每個文化中都存在偉大的思想家和作家,而我們有證據證明一些最早的希臘哲學家可能至少接觸過某些埃及和巴比倫思想的作品。然而,早期希臘思想家與他們的前人相比至少增加了一種元素,使他們與前人的思想區分開來。在曆史上,我們首次在他們的作品中發現他們對於世界規律並不是教條式的主張,而包括了他們對這些理論的各種論點。
事實證明了,幾乎所有早期希臘哲學家提出的各種宇宙論是極度和明確的謬誤,但這並不會降低它們的重要性。因為即時以後的哲學家立刻拋棄了前人假設的答案,但他們不能逃避前人所提出的問題:
一切事物從哪來?
它到底是由什麼製造的?
我們如何解釋大量事物組成的本質?
為什麼我們能用單一數學來描述它們?
而希臘哲學家所追隨的形式和傳達他們的答案方法,變得與他們所問的問題一樣重要。前蘇格拉底的哲學家拒絕傳統的神話對他們周遭所見現象的解釋,而讚同更理性的解釋。換言之,他們依靠推論和觀察來闡明圍繞他們周圍的真實自然界,而且他們使用合理的論點突出他們的觀點來告訴他人。盡管哲學家對關於理性和觀察相關重要性尺度有所爭論,但2500年來他們基本上一致使用由前蘇格拉底學派最早發明的方法。
爭議常出現在確定前蘇格拉底哲學家的思想,以及確定他們用以支持自己獨特觀點的論據的方式。這個問題並非來自他們自身或思想上的一些缺陷,純粹是由於他們的曆史與我們相隔太遠的緣故。雖然多數前蘇格拉底哲學家創作出標誌性的著作,但我們並沒有任何一本著作的完整版本。我們隻有後世的哲學家和史學家對其作品的引用,與偶爾發現的原文片段。
泰勒斯
阿那克西曼德
畢達哥拉斯
艾菲索斯的赫拉克利特
色諾芬尼
巴門尼德與其他愛利亞學派(Eleatic)的哲學家
留基伯(Leucippus)、德謨克利特與其他的原子論者(Atomists)
普羅泰戈拉與智者(Sophists)
蘇格拉底
蘇格拉底是一位雅典的哲學家,成為西方哲學傳統中最重要的偶像。他提問的方式是對西方的思維方式有最重要的貢獻。請參看他寫的文章得到更多信息。
柏拉圖
柏拉圖,一個非常有影響力的古典希臘哲學家,受教於蘇格拉底,並教導了亞裏士多德。他最著名的作品,《理想國》描繪了他幻想的“完美”國家。他也寫了《律法》和許多蘇格拉底的對話錄。柏拉圖在年輕的時候就成為了蘇格拉底的學生,而且(據他自己敘述)參加了對他老師的審訊,雖然並非由他執行。與蘇格拉底不同,柏拉圖寫下了他的哲學觀點,並留下相當多數量的手稿。請參看他寫的文章得到更多信息。
亞裏士多德
亞裏士多德與柏拉圖一起,被稱為對西方思維方式產生重要影響力的兩人之一。
他們的作品,雖然在許多基礎的方麵有關聯,但在風格和主旨方麵卻截然不同。柏拉圖寫下了數打哲學對話錄(以談話的形式來辯論,通常由蘇格拉底以參與者身份出現)和少量信函。雖然早期的對話錄主要是關於獲得知識的方法,而且大多數在最後關於公正和實際的倫理,但他最著名的作品陳述一個關於倫理學、形而上學、推論、知識和人類生命的概要觀點。其突出的思想包括,通過直覺(感觀)所獲得的知識總是會留下困惑和不純的觀點,而且對所謂“沉思的心靈能從世界中獲得‘真實’的知識”感到厭煩。隻有靈魂能掌握知識的結構、事物的真實本質,我們看到的世界僅僅是一個充滿瑕疵的拷貝。這樣的知識不僅有倫理的重要性,而且有科學的重要性。我們可以把柏拉圖視為一個唯心主義者和理性主義者。
相比之下,亞裏士多德更重視從感觀獲得知識,而且將相對的更多地獲得經驗主義者的現代標簽。因此亞裏士多德為之後最終發展進入科學方法的世紀做好了準備。如今仍然存在的亞裏士多德作品以論文的形式出現,大部分並未被作者所發行。最重要的包括了物理學、形而上學、(尼各馬科)倫理學、政治學、論靈魂(在靈魂之上)、詩學和很多其它的作品。
之後的古典哲學家
西塞羅
基提翁的芝諾
愛比克泰德
伊壁鳩魯與盧克萊修(Lucretius)
恩培多克勒(Empedocles)
古希臘的民主
在人類曆史上,民主及民主思想源遠流長,可追溯到古代。民主一詞源於古希臘文δη~μοs,這個詞來源甚古,邁錫尼文化線形文字B有da-mo(village村落),這與δη~μοs是同義語。而荷馬史詩《伊利亞特》、《奧德塞》中有δη~μοs出現,但不是舊日的線文B形式,而是由新來者從希臘語用字母寫成的。之後δη~μοs的含義逐漸擴大,由“地區”到“人民”,而後在公元前5世紀,希羅多德用上了“民主”或“民主政治”,即後來翻譯的德謨克拉西(δημoкρáτιа),英文為democracy。一般認為,民主一詞最早還是見於古希臘曆史學家希羅多德《曆史》一書[1]。即希羅多德記公元前5世紀希波戰爭曆史事件時始用此詞。從詞源學來說,古希臘文δημoкρáτιа(民主)是由δημos(人民)和κρaτοs(權利)兩個詞組合而成,含義為人民的權利,即由人民執掌政權共同治理國家之意。後來,西方國家文字將此直譯為德謨克拉西(英文為Democracy),在近代作為政治術語使用時,內涵有所延伸和擴展,主要是指人民主權,與古代含義不盡一致。
在古希臘,民主是指一種國家形式即政體,按近代政治術語稱之為民主政體、民主政治、民主製。而按照希羅多德及其他古典學者根據當政人數及其宗旨和方法手段劃分政體類型的傳統方法,可分為三種正宗政體及其相應的三種變態政體:實行一人統治的為君主製和僭主製;體現少數人統治的為貴族製和寡頭製;實現多數人統治的則為民主製和極端民主製(或稱暴民政治)[2](pp.133~134)。在本文中所說的民主,乃是奴隸占有製城邦的一種政體。這種政體在把整個城邦的利益置於首位的同時,確實能夠保證絕大多數公民有一定的參政權利,使其對國家生活的各個方麵發生積極影響,確實能夠使絕大多數公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得到一定保障。
根據目前史料,古希臘城邦中,雅典民主政體的建立在時間上先於其他城邦,因此可以認為雅典是古希臘民主政體的發源地,而雅典民主政體的成因即可視為古希臘民主政體的成因。這些成因不外是:原始社會民主遺風;工商業發展及獨立小生產經濟的穩定;平民力量增強和貴族內部的分裂;以梭倫等為代表的個人作用等等,均為雅典民主的產生提供了可能。
人類社會中的民主曆史長河的源頭,可追溯到人類的史前時期。恩格斯在《家庭、私有製和國家起源》一書中說到:“雅典人國家的產生乃是一般國家形成的一種非常典型的例子,一方麵,因為它的產生非常純粹,沒有受到任何外來的和內部的暴力幹涉……另一方麵,因為在這裏,高度發展的國家形態,民主共和國,是直接從氏族社會中產生的。”[3](p.115)……盡管史學界關於原始民主因素對日後各國家尤其對雅典的影響仍有分歧,但是摩爾根《古代社會》、恩格斯《家庭、私有製和國家起源》中都承認,雅典民主蘊涵有原始民主的遺風。在生產力不很發達的情況下,原始民主有效地平衡和協調著氏族社會內部各種利益關係和矛盾衝突。原始民主內容主要包括:氏族成員在社會生活中享有平等的權利等內容[4](pp.44~45)。而到了原始社會末期,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剩餘產品、私有財產等社會因素的萌芽,原始民主在一些原始氏族中過渡到軍事民主製。恩格斯曾將這種軍事民主稱作原始氏族製度“所能達到的最發達的製度”,“是野蠻時代高級階段的模範製度”[5](p.142)。軍事民主製下的人民大會、部落議事會和軍事首領這三個氏族部落管理機關,也體現氏族製度的民主原則。總的來說,原始民主因素在世界各地進入國家後影響不甚相同,而對雅典的民主製的影響卻是顯著的,雅典民主機構及運行機製,一定程度均帶有原始民主遺蘊。因此雅典民主產生的重要因素之一即原始民主的影響。
雅典民主在承繼古代原始民主遺風的同時,其本身經濟的發展也是促進雅典民主製產生不容忽視的重要的因素。雅典的自然條件決定其工商業的迅速崛起。經濟作物種植、工藝品乃至航運業均有不同程度的發展。雅典商業利益遠遠超出了其城邦的邊界,甚至遠達西西裏、埃及、腓尼基等地[6](p.43)。這些說明了雅典工商業活動的興盛,其造就的工商業奴隸主,在雅典民主發展軌跡中發揮了不小作用。工商業的發展也為中小手工業者和小農階層提供了更多的致富機會,開辟了更廣的財源。目前史學界關於雅典究竟是商本還是農本社會仍然有分歧,但是雅典工商業以及小農經濟的發展,的確為民主製產生造就了一個堅實的經濟基礎。
而推動古代雅典民主政體演變的最重要的力量,是廣大自由平民的鬥爭。雅典相對廣大的地域,眾多人口,加上既能發展農業又能發展工商業、采礦業的自然條件,為中小所有者隊伍即平民力量的擴大和發展,創造了有利的條件。這些獨立的中小所有者數量眾多並且有力量,是發展民主、鞏固民主不可缺少的因素。強調平民在民主政體的作用,這也是亞裏士多德《政治學》中論述的重點之一[2](pp.183~192)。平民即社會中下層群眾經濟狀況的改善和政治力量的壯大,構成了民主派的骨幹力量和基本群眾。這裏說的社會中下層群眾,主要指活躍於公元前5世紀的、梭倫改革劃定的,第三、四等級,第三等級包括中小工商業奴隸主和小農階層,第四等級主要是無地貧民。而正是由於工商業與小農經濟的發展,民主力量不斷壯大,貴族勢力相對削弱,從而引起階級力量對比的變化。一般認為平民是民主政體的中堅力量,因而社會中下層群眾力量壯大,促進了民主確立並成為雅典民主堅實的階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