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給信息技術學業水平測試複習支招(1 / 2)

給信息技術學業水平測試複習支招

教學園地

作者:嚴秀華

2000年,江蘇省根據《全國中小學教育工作會議》精神,率先將中小學信息技術課列入高中會考科目。這一舉措體現了江蘇省教育廳對信息教育的重視。以前信息技術課在中學都被稱為計算機課,是小學科而不被重視,因此在不同地區的學校中,開設課程的程度也不一樣,這對高二廣大考生和信息技術教師來說都是一個重大問題。根據10多年的情況,筆者對信息技術學業水平測試的複習過程進行了分析總結,以方便考生能順利通過信息技術學業水平測試。

學生進入高二年級後,對信息技術課的主要任務是複習。而複習主要是為了讓學生判斷和彌補課堂學習的不足,促進學生熟練掌握知識。通過複習鞏固,使學生的大腦再一次受到刺激,從而強化理解、完善記憶,同時也能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最終提高學習水平,順利通過學業水平測試。

高二學生麵臨著小高考的壓力,隻有兩三個月的時間就進行信息技術的學業水平測試,難度大,時間又緊,任務量很重。作為一名高二的信息技術科任教師,指導和幫助學生搞好複習工作是筆者的責任和義務,使他們取得較好的成績,以輕鬆的心態進入高三,接受高考的挑戰。在這裏,筆者將這幾年幫學生複習的經驗作了整理,和同仁一起探討。

1 做好計劃,要嚴格執行

詳細的計劃有利於目標順利達成。目標是由係統的計劃一步一步累積達成的,明晰而具體的計劃是達成目標的第一步,因此做好信息技術課的複習計劃很重要。在開學初期,筆者組織所有信息技術教師,通過集體備課討論,定出本學科的複習計劃。先要根據信息技術這門學科的特點和內容,指派每位教師的任務,每個章節內容都落實到人,目的、要求要明確。信息技術這門學科的學習過程,主要經曆三個過程:1)知識點的初識;2)把相關知識點聯係起來,構成係統的知識鏈,形成知識結構體係;3)結合應用,提高應用能力,也就是動手能力。而知識點結構的形成和提高學生動手應用能力是信息技術複習課的教學目標重點階段,要從這兩個方麵對信息技術複習課作詳細的分析解剖,使學生喜歡信息技術課程,愛上信息技術課,使信息技術複習課上起來不再那麼“困難”。

2 精講精煉,避免題海戰

1)高二複習,做題目避免不了,但很容易使學生陷入題海中,整天做題、講題,然後再做,學生沒有理解深化的過程,很難把知識點掌握到位。針對這個學科特點,課後學生絕對不會分出一丁點兒的時間來整理知識點,那麼習題的解答、分析、講解就要在一堂課上來完成,因此所出的習題不能多,而要精煉。這就要教師認真把握學生的知識了解情況,把握課程的重點與難點,對“症”下藥,而不是進行題海戰術。

實驗物理學家盧瑟福帶學生時,曾問一學生:上午幹什麼?學生回答:實驗室。再問學生:下午幹什麼?學生再答:實驗室。隨後再問學生:晚上幹什麼?學生再答:實驗室。盧瑟福追問了一句:如果你整天都在實驗室做實驗,你哪來的時間進行思考問題呢?這個事例表明,無論做事還是學習,都要先動腦想了,再動手做,做了後還得有個反思的過程,這樣知識才能深化,水平才能提高。為了達到精講精練的目的,教師必須要熟悉教材,鑽研大綱,掌握知識的重點難點。課前,教師在出試題的時候,可以挑選一些好的試題,但盡可能不要用原題,要在原有的基礎上稍加變動,覆蓋的知識點要盡量廣。一來學生不會感到枯燥無味,同時也提高教師對知識的掌握度以及組題的水平。雖然教師要付出相當大的時間和精力,但是學生在課堂上的寶貴時間會被節省下來,大大地提高複習的效率。這樣也就不用去擠占其他學科的時間,當然也就沒有拖課占課的現象,學生心理上就很喜歡這樣的老師,從而對這門學科也就很感興趣。

Tip:网页底部有简繁体切换,我们会帮您记住选择。